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物劳动”创造价值

2018-07-29 16:27 作者:向宁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物劳动”作为“劳动”指物化在产品中的过去的人类劳动。作为“生产资料”指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原材料。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过去劳动”的物劳动是不会创造价值的,它只会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其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章中作了深刻的分析:为什么从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的人类价值不会大于生产资料中的人类成本价值?马克思用了棉花和纱锭生产面纱的例子来说明之:因为棉花和纱锭的生产也要消耗人类劳动,因此马克思认为,棉花和纱锭的生产实际上是棉纱生产的前一阶段,而凝结在棉花和纱锭中的过去人类劳动,是“最后的纺纱劳动开始以前的一个阶段支出的。”所以说,“棉花生产上必要的劳动时间,是用棉花作原料的棉纱生产上必要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资本论》第1卷183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这种观点的实质用马克思的话说,是因为物劳动“没有劳动力”,如果说“物劳动”会创造价值,那就会陷入“价值创造价值”的循环谬误中。所以,在生产中,物劳动不会用来生产使用价值。现在看来,马克思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马克思证明他的观点所用的理论,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以及分子热力学等现代物理知识。

在本文,有必要运用以上知识,也就是自然经济学中的劳动法再论证这个理论,这个过程大致如下:在工农业生产中,花费的人类劳动会以分子键的形式转移储存在生产工具和原材料中,从而使生产资料的热能提高。但这种储存在生产资料中的分子能量不能长久保持,因为它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转移。当周围空气的温度低于生产资料的温度时,生产资料中的分子能就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向周围空气转移。当劳动产品的温度低于生产资料的温度时,生产资料中的分子能也会通过热传递向劳动产品转移,但转移的数量不会多余生产资料中的分子能量。这就证明了马克思所提倡的,物劳动不会创造剩余价值,它只会向产品转移自身价值的观点。

马克思的另一观点是,物劳动“没有劳动力”,因为物劳动作为生产资料的分子内能,它不会用来对劳动对象做功,从而不会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物劳动只会以不变的能量形式转移到劳动产品中。因此说,在自然经济学中,通过劳动运动法,完全可以证明马克思关于“物劳动不会创造价值”的观点。在自然经济学中,还要证明如下观点:作为生产资料的物劳动,它是会创造价值的,那么,物劳动是怎样创造价值的呢?要证明这个科学理论,同样要用到劳动运动法。

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生产要素包括人类劳动(活劳动)和物劳动。物劳动则包括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它们合称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分两种:一种是自然界生产的,如矿物、原始森林、空气和水等。一种是经过人类劳动生产的,如钢材、水泥和木材等,它们称原材料。生产工具也有多种,原始的如骨器、石器和铁器铜器等。现代的有机械、机器人等。无论原材料还是生产工具,它们都是经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那么,人类劳动是怎样创造生产资料的呢?人类劳动在生产资料中又是如何运动的呢?在本文要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人类劳动创造生产工具。现代工厂中的机械,如缝制衣服的电车、切割金属的车床,金属冶炼厂的冶炼炉等,乃至机器人都是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这些生产工具都是用钢材或其他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当钢材运到机械加工厂后,工人用锯子切割钢材,使它符合尺寸,然后把一段段的钢条焊接成机械或机器人。根据热力学知识,工人在锯钢材时,他付出的机械劳动,是用来克服钢材阻力做功,从而使人类劳动转化成了钢条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即热能。然而这种热能很快会通过热传递,向钢材周围的环境扩散,并通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向空气中转移,而且会使钢条锯口的温度降低,从而使钢条内部的热能与未锯之前保持相等。

焊接钢条也要付出人类劳动,这种劳动就是工人手握氧焊管,对准钢条接口进行放电焊接。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工人付出很多脑力劳动,以及少量的体力劳动。前者向空气中转移了,后者主要用来维持焊接工具的位置平衡。这和人提一样很重的东西维持一个高度相同,它需要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如脂肪不断地分解放热,而这种热能最后也会向空气中转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通过以上生产工序,生产工具生产出来了,然后,它必须装运到购买厂家安装使用。在产品的装运过程中,需要搬运工人付出搬运劳动,还需要汽车司机付出开车劳动。然而,这两种劳动都是因为用来克服人对地面或人对汽车的摩擦阻力做功。因此没有使生产工具机械或机器人的动能和势能发生改变,而是转移到了地面环境或汽车内部去了。

在工厂中,机械安装需要花费工人一定的劳动,这种劳动主要用在搬运组装和拧紧螺帽。因为它们的性质都是用来改变机械零部件的位置,因此,这种人类劳动并没有改变机械的动能和势能,而是用来克服机械本身或地面的阻力而做功。拧螺帽劳动使螺帽做圆周运动,因此使螺帽的位置改变了,而且这种劳动是用来克服钢条锯齿对螺帽的阻力而做功。这种劳动虽然会转化为机械内部的分子能量,但通过热传递最终又会转移到空气中。

组装好的机械可用来生产物质产品,这个过程需要人来操纵。在生产操控中,工人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而工人开动机械的劳动主要花费脑力劳动,如工人控制机床切割金属。只有少量的体力劳动用在开动电源开关等仪表上。在制衣电车上,人类劳动则主要用在,把布料准确送到电车缝纫针上进行加工衣服。无论是开仪表还是送布料,因为这两种劳动都是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位置,所以是用作克服机械本身的阻力做功,而这种能量最终也会转移到空气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或机器生产物质产品,对劳动对象进行直接加工的劳动不是人类劳动。因为人类劳动作为成本劳动,并没有转移到物质产品中,或者转移到了劳动产品但又扩散到了空气中。因此说,人类劳动不能成为物质产品的制造者和价值确定者。根据自然经济学的价值确定原则,只有转移到产品中的劳动(能量)才参与价值决定。如果劳动不转移到产品中,即使是生产中的必要劳动,也不会参与价值决定。所以说,在工农业生产中,产品的制造者和价值确定者是由燃料(如汽油、电力和媒等)燃烧释放的自然劳动。

第二、人类劳动生产原材料。以汽油生产为例,汽油是由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石油是自然界生产的矿物,它没有花费人类劳动。正如马克思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和人类脱离了联系的物品,“都是自然已有的劳动对象,例如水中捕获的鱼,从原始森林采伐的木材,从矿山采出的矿石。”(《资本论》第1卷173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

然而,人类开采石油需要花费劳动,工人利用钻井这种机器来对地壳打洞捞取石油。人的劳动主要用在搬运钻井机械、机械组装、操控机械作业等。在这个过程中,工人的劳动都会首先转化成机械内部的分子内能,但它很快又会转移到空气中。事实上,开采石油主要靠燃料燃烧释放的自然劳动来完成。

开采上来的石油要运输到冶炼厂冶炼,而这个过程也要花费人类的搬运劳动,它也会转移到地面或空气中。在冶炼厂,石油要倒进锅炉中加热提炼,而人的劳动还是搬运,操纵机器进行作业等,而这些劳动也会转移到空气中。石油在冶炼炉中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如蒸馏、裂化、重整等步骤,最终会转化成汽油等产品。而完成这个过程也主要靠自然劳动。

当汽油生产出来后,它必须靠人力和机车运输到全国各地,供工厂车间使用。而这个过程所费的人类劳动也会转移到空气中。汽车司机的劳动主要用于操控方向盘,当汽车沿着弯道前进时,司机就应用力于方向盘上,从而保证汽车轮子的运动方向与弯道保持一致。而司机付出的劳动主要用于克服方向盘的阻力,并不会转移到汽车上的汽油产品中。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在劳动对象和原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类劳动并没有转到到劳动对象或原材料中,而是向生产环境空气中转移了。当以上两种生产资料参与物质生产时,生产生产资料所耗费的人类劳动,不会转移到物质产品中,它虽然会以成本价值的形式在产品得到表现,但它是虚拟价值。

第三、在纯手工作业的农业生产中,农业劳动的工序有:耕地、插秧、耘田、收割和运输等组成。其中每一工序都花费了人类劳动。那么,人类劳动是如何运动的呢?

在耕地阶段,农民用锄头先要插入土中把土块挖出地面,因此要克服土壤阻力做功。接着把土块倒转覆下。由于上下层的土壤相碰,致使土壤分子内能升高。总之,耕地会使土壤内能升高,即人类劳动会转移到土壤中。

在插秧阶段,农民先要拔秧,然后把秧苗运到农田,最后才插秧。拔秧时,农民要对秧苗做功,把秧苗从土中拉起,因此会受到土壤阻力,致使土塘内能升高。农民运输秧苗时要对地面做功。在插秧过程中,农民要把秧苗插入土中,因此也要克服土壤阻力做功,从而使土壤内能升高。

在耘田阶段,农民要拔除田间杂草,因此会遭到土壤反力作用,因此会使土壤升温。接着,农民要翻转禾苗空行中的土块,这样也会使土壤升温。

在收割阶段,农民要用禾镰把禾秆割断,因此会遭到禾秆阻力,人的劳动最终也会使禾秆升温。割下的禾秆要用打谷机脱粒,农民用脚踩动打谷机的踏板,使打谷机滚动起来,这时农民的体能转化成了打谷机的机械能。当禾秆通过打谷机时,打谷机会给谷粒一个动能。谷粒获得的动能分成两部分开销:一是用来使谷粒与穗柄分开,使谷粒从禾秆上分离下来。这样,人类劳动要克服穗柄阻力做功,从而使穗柄和禾秆都获得一部分分子内能。二是获得动能的谷粒向打谷机墙板冲去,谷粒上的动能有一部分会传递到打谷机的墙板上,还有一部分会转移到谷粒的分子内能。

在运输阶段,从打谷机中打下的谷粒,就要用箩筐麻袋装好,接着农民用肩膀把它挑回家中。在这时,农民的双脚要克服地面做功。而谷粒不会获得任何运输劳动。

应当指出,在农业生产中,无论土塘还是农作物产品,它们所获得的人类劳动都会以分子内能的形式存在。当获得这种能量时,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但当物体的能量通过热传递向空气中转移时,农作物的温度就会下降。因为农作物的分子内能只是储藏在物体分子之间,它只会使农作物内的分子热运动加剧。但是这种热运动不会稳定,它会通过热交换转移出去。

还应当指出,在农业生产中,太阳能参与农产品生产,是以化学键的形式固定在农产品如稻谷内部的原子之间的。它不会通过热传递向外转移。可见,在农业生产中,所花费的人类劳动虽然会向土壤和农作物转移,但它只会储藏在土壤或作物的分子之间,而且它会随着热交换向外转移。所以说,谷粒上虽然凝结了农民的脱粒劳动,并一时使谷粒的温度升高,但这种分子内能很快会向空气转移,并使谷粒的温度降下来。总之,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够凝结到作物产品中的劳动只有自然劳动即太阳光能。而人类劳动不会转移到农产品中,因此不会参与作物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决定。这就证明了农产品价值是由自然劳动创造的观点。

还应当指出,以上探讨了人类劳动生产各种生产要素,人类劳动在生产要素中转化成分子内的动能,以及这种分子动能在产品生产时的转移情况。事实上,当人类劳动在生产生产要素时,通过对劳动对象(原材料)的加工,会对原材料产生挤压、拉伸和收缩的作用。这时,原材料分子之间的距离也会增大或减少,从而使分子势能增加。比如,用钉子钉木头,钉子会挤压木头,并出现空洞,使木头分子之间的距离缩小,势能增加。但是应当知道,人类劳动虽然有一部分转移成了木头分子势能,但在后来的生产中,这种势能并不会转移出去,它会永远停留在钉子周围,而不会参与使用价值的再生产。(2018.7.26)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zawen/vevjskqf.html

论“物劳动”创造价值的评论 (共 9 条)

  • 听雨轩儿
  • 刘振明
  • 红尘使者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淡了红颜
  • 襄阳游子
  • 雪儿
  • 心静如水
  • 东湖聚李胤德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