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阳谷脸谱葫芦的制作技艺与阳谷哨

2019-09-24 14:12 作者:清风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阳谷脸谱葫芦制作技艺

自述:辛福

图文:辛淑英

葫芦上画脸谱,在村民们看来是闻所未闻的事。

他们原本要瞧我笑话,认为好好良田瞎种。当他们看了我在葫芦上画的脸谱时,纷纷瞪大了眼睛。他们认识脸谱上的人,不就是戏里的人物——薛刚、侯淳、黑风利、袁绍、项羽、包拯、曹操、张飞、如来……看着,数着,忽然咋舌惊喜叫喊。我在一旁嘿嘿直乐,心里想的,就是让脸谱葫芦能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产品。说这话,事情过去十多年了。

自那后,每一年的秋末,我把收获来的大大小小葫芦堆满院子,个个如获至宝,晾干去皮,打磨得光滑圆润。拿每一个葫芦在手里掂量,以我绘画者的眼神,画什么脸谱,就心中有数了。一般我采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手法,先分别画出人物的不同轮廓,然后颜料填色,晾干后刷一层清漆呈现亮度,脸谱葫芦就漂亮多了。难掌握的是,葫芦上画脸谱和宣纸上画技不一样。葫芦是球形状,难找角度,得讲究对称和比例关系 ,心里没数,画出来的脸谱扑塌塌,没立体感。再说画的过程中,一手举着一手执笔,磨的是心智和耐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画葫芦脸谱是这样。对那些长得朴拙、怪壮的葫芦,你没办法改变它的长就,但可以给它补拙,巧取葫芦中蕴含的美,它的形状适合画什么?就是什么造型。比如人物,花,虫鱼,兽,大象,山水等,勾勒出的墨线条组成图形后,可以遮挡其丑,再填上颜料,就成了一个个造型别致的葫芦工艺品。有一次我看到村民家的柴草窝里,有个被风吹淋后发霉的大葫芦,捡了回家打磨一番,画出来一看相当漂亮,欢喜得我都跳起来了。

画得多了,经验也多。由人们给予葫芦文化的欣赏水平看。还是那些蕴含文化气息较浓的京剧脸谱葫芦比较受欢迎。脸谱葫芦在各种会上一展示,戏迷们就看到了自己的偶像了,亲得很。有几年,我光画脸谱葫芦,展销会上,别人的都不是这样的,我比他们的销售都好。自那后,阳谷脸谱就出了名了,久之,成了阳谷县的一个传统文化品牌。

其实,葫芦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产品,追溯起来,早在新时期时代,甚至更早期,人类就开始种植葫芦。古人把葫芦当作生活必需品,用来装物或盛酒;民间更是把葫芦当作宝,葫芦籽和葫芦蔓繁多,让人联想到多子多福,繁茂吉祥的意蕴;葫芦本身性味苦寒,不招虫害,挂在家中或身上,可以祛邪健体;葫芦圆润美观的造型,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了无不喜。葫芦发展成工艺品,是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贵族们把葫芦雕刻或绘画,用来观赏,把玩,赠送益友。

鲁西一带,除了民间使用葫芦,在早源自于黄河中下游流域,渔民打鱼时记号,利用它的浮力起到“救生圈”的作用。

从葫芦发展的历史渊源看,可见它有多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平凡的葫芦,披上了绘画的外衣,就有了新的生命;一个个精致的葫芦,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承载着传统手工艺人精益求精的匠心。画的葫芦,是比不上机器的制作速度,但它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温度。

阳谷脸谱葫芦作为阳谷县的一个传统文化品牌,我带着他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山东省首届文化艺术博览会》,《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及五届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为使阳谷脸谱葫芦这个传统品牌打得更响,传播得更远,在有生之年,我要不遗余力地去绘画和制作,让阳谷脸谱葫芦技艺更加发扬光大。

阳谷哨

自述:辛福春

图文:辛淑英

阳谷哨源自于古乐器“埙”。是由山东省阳谷县四棚乡大碾郭村民李保正研制的,距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走街串巷给人画像期间 ,认识了阳谷哨艺人李宝正,据他说他制作的泥哨当时已很有名气。一九五二年,他还拿着泥哨在人民大会堂给国家领导人演奏,当时吹奏了《送情郎》《十杯酒》《二姑娘要陪送》《四贝上工》,山东民间小调《锔大缸》《斗鹌鹑》《卖饺子》,山东民间戏曲曲牌《四根弦大原版》《大帮子原版》《大梆子开门》《秧歌舞》等十几首民间曲调,很受欢迎。并受到中国音协副主席查阜西同志,北师大音乐系教授杨大均、院长赵沨等领导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受到原国家宣传部副部长丁西林的接见时,被推荐到中央美院陶瓷附属厂实验制作陶瓷哨,并派专人教他识谱。参加的第二届全国文代会上,他把改良好的陶瓷哨赠送给与会的音乐家们。从此,名不转经转的“咕咕虫”“吱喇燕”有了响亮的名字——《阳谷哨》流传至今。

那一别,接下来的十年里,我饱受生活的困苦,再没见过李宝正老人。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又允许我背起画家出门给人画像了。忽然想起泥哨的事情来,不久就骑车下了四棚,问了好些人才找到老艺人的家,他已七十多岁了,不认识我,我一提当时给他画过像才记起来,随后留我吃饭。吃饭时我说想学做阳谷哨的事,老人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我心想老人是不想教,便回去了。

过了半年,李保正老人让他大女婿张小四来叫我,说是老艺人生病了要见我。我去了一看果真病得不轻,形体消瘦,头发枯黄,眼睛凹陷直勾勾地看人。我心里一阵潮热,上前抓住老人的手。他也很激动,用微弱的声音和我说话“我这辈子共收了二十多个徒弟,都没长性,没有一个学会的,我看你准行,老实本分又会画画”他接着又说“这是一门老辈人留下的手艺,我到了这份上了,再没人学就失传了,死不瞑目啊,你要把这手艺传下去”。老人亲手做了几个泥哨让我看,算是手把手教了我。并把他在北京吹哨时报道他的《北京晚报》及其他省市报道他的资料拿给我看。那些资料纸质发黄变脆 ,但字迹还清晰,之后他把做泥哨的工具一股脑都给了我。不久老人去世了,为此我还留了几滴泪水。

自那以后,我查找了大量音乐文献资料,拜访音乐内行,一边学习音乐简谱,一边学做阳谷哨,失败了也不怕,重新再做。

得天独厚的是鲁西平原上干凅的沟渠到处都有,下面的淤泥俗称胶泥。我挖胶泥,摔胶泥,做泥哨,到了痴迷地步。经过反复研究琢磨,终于做成了阳谷哨的雏形,由不响到响。按照老师传授的,我再参照哨管,唢呐 ,笛子,埙的造型,做成六个孔,一扁嘴,后加一风孔。

正是在阳谷哨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一步。有原来的六个孔,后来我又发展成九个孔,十个孔,可吹出包括五个半音的十二平均率的曲调。利用我的绘画,雕刻技艺,分别做出仿古乐器埙,十二生肖,鱼,鸟,虫,兽等造型奇特的五六十个品种的阳谷哨,打上彩色很惹人眼目。参加首届《聊城市江北水城民间艺术节》时,我赶做的三百多个阳谷哨均销售一空。泥巴能赚钱,这使我做阳谷哨的劲头更足了。

经验告诉我,做阳谷哨是技术活,在选择胶泥和十几道的工序上,都要细心把握,精益求精。

二00二年起,我作为阳谷哨的第二代传人,连续参加各届《聊城市江北水城民间艺术文化节》,并获得第五届《民间绝活现场制作,吹奏演艺大赛》金奖。二00六年五月,我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遗产博览会》同年六月,又参加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山东省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阳谷哨以发出的音质清晰,音调悠扬高亢深得国内外游客喜爱,引来河南,山东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订货。

阳谷哨先后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商报》《齐鲁晚报》均有报道。

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聊城电视台》都有阳谷哨的纪录片播放。

阳谷哨被《中华伏羲研究会》编入世界大典,编入《中国民间乐器曲集成——山东卷》、《中国民歌曲集成——山东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入《活化石》、《阳谷县志》、《阳谷掌故》、《匠心神韵聚聊城》、《老干部之家》等书刊中。

作为阳谷哨的唯一传人,我要把阳谷哨的制作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 ,使它永远成为阳谷县的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在有生之年,做出我的微薄力量。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tjcpkqf.html

阳谷脸谱葫芦的制作技艺与阳谷哨的评论 (共 5 条)

  • 烟雨流峡
  • 紫色的云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