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耳边妙语通性灵

2011-01-25 22:01 作者:孙梦秋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与洛阳白马寺方丈释印乐法师一席谈

英国诗人布莱克写过一首流传很广的诗歌《天真的预言》,其诗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当我们决定拜访释源白马寺时,这熟悉的诗句就一直在我的脑海萦绕。

——题记

出发的时候,小淅淅沥沥下了起来,而且越下越大,不久,车窗外雨声万马奔腾,马路上雨点万箭齐发。朋友的心忐忑起来,担心此行会否顺利?在满耳呼啸的雨声中,我忽然想起一幅对联:“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渡无缘之人”。行前两天,我们已经和白马寺方丈释印乐法师通过电话了,自忖应该不是与佛无缘的人吧,于是放话,到不了白马寺雨就会停下来的!

果然,快到白马寺山门前的时候,骤雨初歇。

朋友说:还真让你猜对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而此时,我的心里却在想,大名鼎鼎的释印乐法师是个什么样子呢?

三道清茶里的三千大世界

清癯的面庞,慈和、淡定的神情,眼神温暖而睿智,充满着包容一切的宽宏,和度化一切的慈悲。黄色的大褂随着瘦长身躯的每一次走动,抖擞出高僧大德身上的庄严。

当法师双腿盘绕端坐于蒲团之上,一杯清香沁心的铁观音在面前袅袅时,我们突然感到,这间朴素的禅房里,充满了温馨随和的氛围。无数话语的种子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灵苗拔节的吟唱,清晰地在我们心里缭绕。而话题恰在此时展开。

印乐法师说,作为白马寺方丈,我常常感知到人们对我们的好奇和困惑。在很多人眼里,白马寺的和尚好像不是凡体肉胎的人,而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或者是介乎于神与人之间的神人。可是,我们确实是凡胎肉身的人,只是我们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和尚。由于白马寺在佛教界特殊的历史地位,我们承受着四方信众太多的信仰寄托。所以,白马寺僧人就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和尚,而是时时刻刻孜孜矻矻,沿着古大德留给我们的修行之路,提高自己的修为。弘扬佛法,倡导和谐。

很多关心白马寺的人对我说,白马寺应该如何如何,有些建议确实很不错,但是白马寺有白马寺特殊的情况。白马寺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承载着四方信众虔诚的精神寄托,而且,白马寺在中国佛教界乃至于世界佛教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印度的两任总理拉奥和瓦杰帕伊都曾经来过白马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多次到白马寺视察。因此,白马寺的发展方向仍然要依托传统,集多方之睿智而定。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沿着佛指引的方向默默修行,沿着古大德走过的路小心翼翼地走下去。

我感到我们与古大德之间的差距很大,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默默修行佛法,这也是每个佛教徒应该遵从的基本戒律。

佛是什么?佛就是一个觉者和智者,是一个自己觉悟又能使他人觉悟,智慧圆满、功德无量的人。在汉传佛教中,佛即佛陀的简称,佛陀是梵语Buddha的音译,有些佛经和典籍中也称作休屠、浮图、浮陀等。

沿着佛指引的方向默默修行,这是每个佛教徒的基本戒律。在佛传记载里,释迦牟尼佛,释迦是其族姓,牟尼意为“寂默”,能人、能仁等,即能以仁之心来悯念人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之心。以自己心中本来具有的智慧光明,返照自己的心源,断除烦恼,智慧圆满,这是佛所具足的智德。

佛祖具有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与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用他的名号,给后世佛教徒立下了修行的基本准则。因此,我们以古大德为镜鉴,以沉默能仁的基本准则要求僧众。

“那么,释迦牟尼佛是不是最高的佛呢?或者说,他是所有佛陀的最高领袖呢?”我向印乐法师请教。

法师回答说,对佛教不太了解的人,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释迦牟尼佛就是佛教的最高领袖,类似于人间传说中的国王一样。2500多年前,如果乔答摩·悉达多太子没有放弃迦毗罗卫国继承人的地位,他也许会继承其父亲净饭王的王位,成为一个国王。事实是他放弃人间所有的荣华富贵,包括王位,从而悟道成佛,成为了佛祖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在佛教理论里,只要能使人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为佛。因此,佛这个词汇并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专称,而是觉者和智者的称谓。

在佛经记载里,无量数劫以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修行有巨大功德,因此在这一世得以悟彻心源,断除烦恼,成为觉者和智者。这一世的悉达多太子是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身,他不再转生。从此之后,释迦牟尼佛就成为了功德圆满、智慧无量的天人之间的导师。成为悯念人间悲苦,用如来的智慧劝导人们,使之觉悟世间一切现象的无常,从而修习至高无上的佛道,以至脱离生死的苦海,抵达没有痛苦烦恼的彼岸世界的指路人。

释迦牟尼佛曾说:“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这几句言简意赅的话把佛所开悟的道理一语道破,就是众生心与佛心无二别,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众生就实体而言,其实是三位一体的。众生的修行,其实就是要修心,只有把心修好了,才能断除一切烦恼,成为真正的佛。

前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在印乐法师娓娓从容的佛纶之音中,时间不知不觉飞逝,茶碗里的清茶,亦已换过数道。轻松愉悦的心境中,我们觉得,法师不仅是一个修为高深的方丈,还是一个深谙茶道的高士。

他说,众生的一言一默,一动一静中,都会流露出佛的真如妙心。

于是,我想起了来此之前常在脑际萦回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话,想起那个叫做布莱克的外国人对佛的感悟,顿感佛法的深宏和细微,精妙与证得。三道清茶,三千大世界,智者的对话让我心有所得。

滚滚红尘中的坚守与淡定

佛教的核心是觉悟,自觉,觉他,除烦恼痛苦。

达成觉悟的是般若智慧,它是斩断无明的最上法门。

因此,佛教不仅要求有戒、定,而且更要求有智慧。戒、定、慧是修佛的不二法门。

白马寺僧众一天的功课从凌晨四点开始,打板之后,全寺僧人起床,漱洗,然后云集大佛殿做早课,根据戒蜡高低,两序大众分东西两单,念楞严咒、大悲咒、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然后唱祝愿偈,绕佛,三皈依,唱韦陀赞等。早课约在六时结束,然后是过堂,斋毕,僧众简单地收拾后开始打扫卫生。白马寺僧人每人都分有卫生区。上午七时开山门,按照分工各司其职。

十七时打板,僧众云集大佛殿做晚课。十九时十分晚斋,二十时,僧众可以自己研习佛经,但不能无故串寮。天天如此,年年如是。看似简单枯燥的生活,然而,对僧人而言,信仰是基石、是方向、是力量、是智慧,这简单枯燥的生活,是砥砺僧众心性和信仰的磨刀石。

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寺里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僧众统一学习。除宗教内容外,尚有书法、绘画、诗词、摄影、政策、法律、甚至电脑知识等。

毕竟是信息时代了,寺里僧众可以上互联网,通过宗教网站与信徒交流。

白马寺的僧人经常出坡。寺院现有千余亩土地,耕种、除草、管理、收割等一应农事,都是僧众自己及部分信众完成。每次出坡,都有组织,有分工。在劳其筋骨的过程里,加深僧众对人生和佛法的理解。

印乐法师告诉我们,修佛的必由之路是由戒入定,由定生慧。

我想,佛教徒的戒和定,是否就是我们平素所说的对于精神家园的坚守与执著?如果是,那么,白马寺僧人每天都在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的确是一件看起来平常,做起来艰苦的灵魂工程啊!

印乐法师说,坚守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去年秋天,白马寺僧众播种的黄豆大获丰收,有商贩闻风而至。可是白马寺没有把黄豆卖给商贩。法师说,这不是价格的问题,从内心里我们不愿意把僧众的劳动成果卖给商贩,让其渔利。我们宁愿用它回报社会。后来寺院从这些黄豆中拿出一万多斤,分包成500克和1000克两种包装,放在山门前,给四方信众及游客结缘。

法师说,僧人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惠及信众,心里感到很快乐。

大中国有佛 佛聚大中国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官方建造的第一所寺院。因此,它有祖庭、释源、中国第一古刹的美誉。在《洛阳伽蓝记》、《后汉书·西域传》以及《四十二章经序》等古代典籍中,都记载有汉明帝“永平求法”的典故。其大意是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翌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求佛取经。蔡愔、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回到洛阳,暂住于鸿胪寺,进行翻译工作。其后,汉明帝命人在洛阳兴建寺院,以安置印度高僧,储藏他们带来的经像等物品,这座寺院就是今天的白马寺,据说寺名是由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相互吸收、互相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现在说中国的传统文化,都离不开儒、释、道三家。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理念,也都直接来源于佛教文化。

白马寺建寺近2000年来,王朝更迭,兵连祸结,人世沧桑,风剥雨蚀,寺院屡兴屡毁,屡毁屡兴。然而,不管历史如何变迁,白马寺始终钟磬相续,传灯有属。从竺法兰、摄摩腾至今,有众多高僧大德在白马寺的历史上青史有名。

作为祖庭和释源,白马寺不仅是中国大陆汉传佛教的摇篮,东亚以及周边国家的佛教,其根源亦可以追溯到白马寺。唐代的时候,日本的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化,其中就包括佛教文化。唐代高僧鉴真也曾经数次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广布佛种。今天,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佛教,都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

行前,我们查阅资料得知,印乐法师一九六六年生于河南桐柏,一九八二年在桐柏山剃度出家,一九八六年在中国佛学院学习。二零零三年到白马寺主持工作。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一日,升座任白马寺方丈。

在佛的传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佛对弟子说:“一滴水怎样才能永不干涸?把它放在空中,它就会被风吹干;把它放在地上,它就会被泥土吸收;只有将它放在海中,和海水融合在一起,才能永不干涸。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在人间建立佛法,普度众生的原因。”

离开了众生,佛也就不存在了。

离开了众生,白马寺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行文至此,想起了印乐法师赠送的《白马寺志》,其中有明代先贤作的一首《马寺钟声》饶有意味,录以抒怀,权作结尾罢——“白马来天竺,禅宗肇见崇。刹名垂浩劫,钟梵有余声。响发群缘动,声闻四境空。耳边能妙语,自觉性灵通。”

本文是为香港《大公报》所写的一篇关于白马寺的历史、现状、佛教、方丈等内容的随笔。发表于2009年8月31日的大公报上。提交本网时稍有改动。本文是本人原创作品。请勿越权使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95854/

耳边妙语通性灵的评论 (共 1 条)

  • 清风凛冽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