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华·印象(二)

2010-11-09 11:21 作者:雨·凡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09年3月31日,我从图书馆看书回来,其实说看书只是个借口,说白了就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而已。

这是个让很多即将毕业的学子整日坐立不安的日子,所有的同学都心神不宁的:到底是进政府单位还是企业,是外企还是国企,是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深造?我也是这些整日心神不宁大军中的一员,总归有属于自己的担忧。所以我喜欢在有事没事的日子,偷偷躲进图书馆最安静的角落,看其五花八门的书,好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

吃好饭回来,已经晚上六点了。

我坐到电脑桌前能,很自然地打开电脑,很自然地登入学校的邮箱,看到一封让我很不自然的邮件,是清华大学的面试通知。我很是激动,点开一看,更加激动了,原来我通过了笔试,明天下午3点面试。地点是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舜德楼四楼。

面试表上我排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我的姓笔画很多,拼音又是以“Z”打头的,因此排列不是按照笔画和拼音的顺序来的,那一定是按照成绩的高低排的。我真高兴。其实考完试到现在我从来没有登陆过我的考博帐号,也不知道成绩多少。于是我赶紧登录看看成绩,英语77,微观经济学69,人力资源84,总分210。以前听说180分就能进面试,考这么高,真开心。

很快我又烦躁起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已经6点半了,坐飞机过去不可能,我没那么多钱,即使是为了清华博士录取通知书,我也不愿拿出那么多钱,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拿到好几个offer了,即便不去也没什么问题。但我觉得以后一定会后悔。坐火车?估计能赶到,但人肯定要累死。

正在犹豫不决中,寝室的大门开了,我跑出去一看,原来是老大回来了。我们寝室一共四个房间,住了8个人,年纪最长的已经36岁了,是做了几年小学教师后才来复旦读硕士的。我咨询老大的看法,他的意见相当坚决,“一定要去,我为你出机票,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弃”。得到老大的鼓励,我决定去清华,也不用坐飞机了,就火车吧。

看看表,快7点了。我简单地拿起一件毛衣塞进书包,再带上几包饼干,匆匆忙忙就出门了。

到了北区后门,我打了辆出租车,到火车站已经快7点40了。我挤进售票厅,终于在8点买到了一张站票,于是匆匆忙忙跑进候车厅,已经开始检票了,我直径奔过去,挤上车,真像电影中演的一样。

车上满是人,几乎连站立的位置都没有,这一我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记得两个字,“累”和“困”,不管怎么说,反正是到了北京了。

这次我驾轻就熟,很顺利到了清华大学门口。

看看表,11点半了。我在旁边的小店吃了碗面,还是那个味儿,真香。

我走进校门,才1点钟,离面试还有两个小时,于是我走进教学楼,找一间下午一二节课空出来的教室。一坐到位子上,睡意立即袭上来,但我知道今天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将手机闹钟搁到2点半后才敢闭上眼睛。

很困,但就是睡不着,扒在桌子上,翻过来,侧过去,难以入睡。看看表,1点半了。虽然没有入睡,但扒着休息了半个小时,脑子里横七竖八地想着各种奇怪的问题,人居然精神多了,于是我整理整理就走出教室了。

还是这样的清华,还是这片校园,虽然称不上十分熟悉,但已经不再陌生。一幢幢楼,一条条道,还保留在我的记忆中不曾模糊。但再也没有第一次来时的激情,也不想看曾会令我激动万分的清华门了。

就在离舜德楼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公园。我以为只有上海才会有这样小的公园,原来清华园也有。一样的别致,只是少了美丽的鲜花,估计北京还要等上一个月才会有鲜花吧。四周没有人,空气中的寒意还在徘徊,但阳光下我还是能体会到一阵阵的暖意。我找了一块大约有1米长的石凳,从书包中拿出一叠纸铺来,躺下去,阳光照在脸上,真舒服。我闭上眼睛,享受紧张前的片刻宁静。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的叫声,很清脆。记得复旦校园中也有鸟,但总是觉得它们一直高高在上,很难看清楚它们的样子,更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叫声是否清脆。我睁开眼,慢慢起身,就在我起身的那一刹那,小鸟飞走了,消失在小树林中。

我看看表,快2点半了。我捡起石凳上的纸,揉揉,扔进垃圾箱,然后朝着面试的地方赶去。

记得面试是在四楼的某个教室,我没有乘电梯,而是顺着楼梯走上去。到了,看到已经有两个人等在门口,我平静地和他们打招呼,好像是已经认识很久的朋友。我们聊了起天来。她们俩是来面试硕士的。一个人大的,很漂亮,一个中国农大的,很普通,她们俩的眼神中都透露出慑人的自信。一问,也难怪了,原来硕士和博士不一样,她们是一比一面试,也就是说她们俩来就是让导师看看,不会被淘汰。

聊天中又陆陆续续来了5个人,包括我在内4个女生2个男生参加面试博士。另外一个男生是哈工大的,和我一般年纪,其他4个女孩生估计都三四十了,是各个地方的老师,工作很多年后才来考清华博士的。听说还有1个人没有来,也就是说原本7个人争2个名额,现在是6个。大家无聊中透露了分数,原来第二名才考了184,我都不好意思说了,于是只说考了190,引起一片赞叹之声。这给我曾添了不少自信。

两个博士生导师陆续来了。一个姓杨,说他瘦的像竹竿,那也是苦竹,不是毛竹。另一个姓陈,是我报考的导师,陈老师看上去挺帅气的,也很威武,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正气,很像一个演政法委书记的演员,我不记得名字了。我们8个人在门外等,导师叫到名字的进去,一开始是两个报考硕士的小女生,一个个进去,很快出来了,很正常,过过场而已。

轮到博士面试了。我第一个进去,刚刚得自信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只剩下紧张了。一开始测试英语口语,这个我最有自信,我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四年里什么也没干,光学英语了,外加抽了点时间考硕士,所以博士英语不用复习也能考77。教授问,我一溜溜说下去,教授很满意。后来问我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记得问了人力资源方面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让你做博士论文,你准备怎么开始,有哪些思路;之后还问了几个统计学上的问题。对于人力资源,我是门外汉,统计学更是一窍不通。为什么要考清华的人力资源专业博士,原因很简单,一是觉得硕士有充足的时间,得找点事情做;二是考博士是我儿时的想;三是在复旦读书总不能考华师大(当时复旦的导师让我直接跟他读博或推荐去华师大XX研究所,不用考,我拒绝了),人总要往上走,因此只能选择北大和清华了;四是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要看20多本书,后面还有一个“等”字,让我无所适从,清华只推荐两本书,一位微观经济学,一本人力资源管理(实事上考试的知识点全在这两本书里,在此赞扬清华的诚实与厚道);五是曾经跟硕士导师做了个人力资源的项目,于是就选择了清华的人力资源专业,认为这是一种缘份。统计学我一点不懂,硕士论文中遇到数理统计方面的工作我都是拜托同学做的。于是对于人力资源和统计方面的问题,我胡编乱造了一通,估计蒙混不了他们的法眼,最后终于灰着面孔出来了。

结束了,我想,走吧。

13号城铁上,我收到陈教授的电话,让我回去,说有事和我商量。我一阵激动,会意了这句话和这一行为背后的含义,于是立马在下一站坐上了返回的列车。

我再一次奔入清华园。

我敲门进入陈教授的办公室,他在看文件,头也没抬,只是招呼我坐下。大约5分钟后,他放下手中的事,告诉我他准备录用哈工大的学生,但杨教授对报考他的三个学生都不满意,想录取我,面试一结束杨教授就飞往广州出差了,不能亲自问我,因此委托他。哪有不愿意的事,杨教授是清华大学人力资源专业主任,老教授,陈教授是副主任,海外留学回来的新秀,相比之下自然是跟杨教授有前途,我也是因为没自信才考陈教授的。我说了一通外交辞令,表示希望以后能得到陈教授的教诲,对陈教授的课题很感兴趣等等。最后就这么说定了。

再次走出校门,我心情很舒畅。

我给北京一个姓宋的同学打了个电话,她在西直门那边的中国铝业工作,是在我记忆中占据很特别地位的一个人,半个月前来北京没联系上,一直耿耿于怀。和她约定7点半再西直门城铁口见面,后来一起吃了点甜品,聊了聊往事和眼下的事。

我赶到火车站已经9点半了,于是踏上返程的列车。

清华,我很快就要投入你的怀抱了。

36小时的不眠,值得。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5782/

清华·印象(二)的评论 (共 2 条)

  • 凄凄忘忧草
  • 芳草依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