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是一年三月三

2010-07-15 08:10 作者:文风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又是一年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好熟悉的旋律!好像在哪里听过?

想起来了!前些年,大概是80年中期,苏红演唱的一曲<;<;三月三>;>;,因歌词富有诗意、节奏欢快,更有歌星优美的音色、娴熟的演唱技巧,风靡一时,打动了许许多多年轻情萌动的心灵。我当时正逢青春年少,听到这首歌,自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保持冷静,也是心潮起伏,颇不宁静。

更重要的是,在那年三月三桃花盛开的季节,我和几个情窦初开的姑娘之间生发出了一丝丝既悄无声息而又酸涩难言的朦胧情缘。在这种特定的氛围和背景下,再去听这首歌,苦辣酸甜个中滋味涌上心头,以至于多年后,再听到这首歌,仍然记忆犹新,印象颇深,仍然受到强烈的感染,引起一阵阵的共鸣和激动。

我不得不承认,尽管《三月三》这首歌不是情歌,但也不是单纯地来回忆童年的天真和欢乐,我感受到了其中包涵的浓浓情思。每每听到《三月三》这首歌,当年的一些往事顿时就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个“农民伯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泥腿子,家里一贫如洗,穷得吃不饱穿不暖,种地,收割,积肥,挑麦子,挑粪,还要跑几里地挑煤,能有多少浪漫?为了生活,他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只能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只能脚踏实地汗流浃背,只能不惜力地干活儿,干活儿。

长期以来,生活的困窘,使我养成了自卑的性格。想干点什么,总感觉底气不足,缺乏信心,不敢去大胆尝试,生怕失败了惹人笑话。在个人问题上,在谈情说方面,我更是患得患失,胆小如鼠,结果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喜结良缘的最佳时机。

那年春天,我在一家乡镇煤矿上班,从事统计和计量工作。深处农村,好像不兴青年男女里跑出去找朋友,人这个年龄,早该谈对象了,家境富裕的子弟恐怕早就结婚孩子了。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没有人给我提亲,我有自知自明,这一点我很清楚。同时,我又不敢主动去追女孩子,总认为自己先天不足,缺少恋爱的资本。自己不热情,再没有媒婆主动牵线搭桥,岂不要两头翘?岂不要一辈子打光棍?

我穷不假,可穷人多了!一摸一大把。穷人也有找对象的权力也有恋爱的自由呀,没有人说穷了就只配形影相吊孤孤单单一个人过日子。咱条件差也找条件差的,自古以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确带一点偏见,但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再三犹豫,才托人给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绞车房司机牵线,打探打探行情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那女孩相貌很平常,身材稍微矮一些,家里的情况比起我来强不了多少。过了几天,牵线人捎来话,女孩的意见,两个字:“不行”,连见面也免了。真是出师不利,首战告败啊。女孩貌不惊人但找对象眼光颇高,看不上咱。我想刨根究底,知道其中的缘故,中间人却不想说得太明显太露骨,怕伤了我的自尊心,我也不好意思问下去,反正是没戏了。提一个不中,说两个不成,不要

说约会了,连见面交谈的机会都没有,俩人相处一段时间就更不敢奢望了。

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承认,人穷了,就站不到人前了,就比人家矮一大截儿了,就惹人瞧不起了。我也纳闷,一个小伙子不偷不抢,堂堂正正做人,有啥短处让人做住手梢子了?不就是没有住房,没有一官半职,手里没有大把的钞票嘛,找个对象咋就这么不顺呢。

屡次遭受打击,我难免有点心灰意冷。有一阵子,干脆不去想对象了,多去想想生活中的开心事。想了也白想,烦恼不少,不如转移注意力,多想想自己热衷的读书写作。就在我堕入失望的深渊不能自拔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名子叫珍的女孩。万万没有想到,就是她让我饱尝了单恋的煎熬,饱尝了相思的甜蜜和苦涩。

珍是我中学同学,学习很用功,成绩很优秀。遗憾的是用脑过度,不幸患上了神经衰弱,不得不辍学休养。按珍的功课,老师同学们都认为她极应该跨入高校大门深造的,她却没有想成真,务农了。

如果不是很亲近的人,冒昧地去问一个女孩的婚恋状况是不礼貌不明智的,会弄得人很尴尬的。大概是由于同学这层关系,我和珍双方彼此都比较熟悉,很谈得来,也就说东道西随随便便熟不拘礼了。一天,我去她家看望她,吃饭时,半开玩笑地问他找对象了没有?她笑了笑,说没有遇见合适的,怎么,想给介绍一个?。我当时不知道哪来的胆量,半真半假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看我咋样?她哈哈大笑,说可以考虑考虑。她那一笑,热情大方,倒弄得我一个大男人有点脸红,有点局促不安。

那次接触以后,我连续几年没有再和珍来往,路上见面也是应付三言两语过去。我知道珍的笑声里没有对我的讽刺和挖苦。我更知道和她走到一块的几率太小,希望太渺茫。坦白地说句心里话,我对珍从相貌、身材到性格是非常满意的,但我怕再碰一鼻子灰,怕再热脸碰了冷屁股,不想再经受失败的打击,干脆就不再“重拳出击”,选择了逃避和自我欺骗。

我曾想忘了珍,不去抽动那一缕缕扯不断的无望的思念。怎奈感情是欺骗不了的,也是不由自主的,越想放下就越放不下,越想忘掉偏偏越是忘不掉。真正叫我揪心的是听到珍将要结婚的消息。在她面前,我没有想到我是如此的意志薄弱,我是如此的在意她,如此的倾心于她。作为一个男人,不憨不傻,自己中意的女孩要结婚了,而新郎不是自己,那种焦虑那种痛苦是别人所想象不到的。

珍结婚的前一天,我从城里赶往乡下她家中前去祝贺。其实,精明人一眼都可以看出来,我送礼是假,借此机会想再见面是真。那天,珍家张灯结彩,布置得喜气洋洋,珍也一脸笑盈盈。看着火红的灯笼和穿戴一新的珍,我也笑嘻嘻。只有我清楚,那笑是装出来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比哭都难受。中午,珍撇下其他客人,陪我吃饭。期间俩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从中学生活到家庭,到社会,从理想到现实到成才,聊了不少话题,谈了好长时间的话,气氛很融洽。直到临走时,我才意识到转了八百圈还是没有转到点子上,这才暗暗叫苦着急。这时候,无论如何,我迟疑再三,最终打消顾虑,把那句沉重的话道了出来。终于,我一脸庄重地说喜欢她,请她慎重考虑,并再三强调不是开玩笑,是十分严肃的。记得当时我的话音刚落地,我目不转睛地观察,珍的脸色起了细微的变化,并马上用满满的微笑来掩饰,生怕别人看出破绽。

我要走了,珍一个人送我。走过路边的小卖部,真巧!又听到了《三月三》的歌声,远方不远处,还有一树盛开的桃花。一路走来,说说笑笑,已经离她家老远了,我不让她再送,她不听,坚持送了程又一程,大有依依不舍之意。

第二天,珍就出嫁了,我仍在城里的一个培训班学习。学习回来,听说珍出嫁的当天突然变卦了,愣是不上迎亲嫁娶的车,愣是不同意这门亲事,要退亲。亲人苦苦哀求好言相劝,珍这才登车而去。一家老小都吃惊不小。街坊邻居都认为珍的思想变化太快,太叫人不可捉摸,不可理喻,怀疑珍是不是精神上又出了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知道她的心思,她有她的苦恼,谁人知晓?眼看她往前走一步,我往前走一步,就要成就一桩美满姻缘;可关键时刻她和我都没有跨出具有决定性的那一步,促使一双恋人终成路人,甚至是陌生人,岂不是天大的遗憾!她看似反常的举止也在情理之中啊,没啥大惊小怪。如果怪罪,就只能怪我在情爱方面没有抓住机遇,没有胆略没有气魄,前怕狼后怕虎,一错再错,白白错过一桩姻缘。

有人说谈情说爱,“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这些嬉皮无赖的歪理,细细想来也实属至理名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时过三年,我依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没有“亡羊补牢”,有了心爱的女孩还是不敢表白,不去表白,眼睁睁看着让人家抢跑了。直到人家结婚了才去送什么贺礼,看似大度,实则愚蠢之至。

恋爱和种地一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菊花开,乱耩麦”,类似的谚语还有还有很多,都是人们长期实践出来的真理,说的是要趁热打铁,要抓住季节和墒情,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唯独我一头脑子不开窍。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晚三分薄。下手晚了,也完了。

种地晚了,耽搁一季,了不起一年薄收或者不收;恋爱晚了,极有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2009年5月2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9242/

又是一年三月三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