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细雨中的流坑

2013-03-08 11:05 作者:简单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民谚云: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老家。细中,我踏入千古第一村“流坑”。

陈旧、残破、凋敝、还有萧冷。傍晚,两宋后的500年在乌江的包围下的流坑给了你一份酸楚。

最先去了“状元楼”,当年朱熹亲笔题写的匾及“南宫东土文章贵,北厥传胪姓系先”的木刻楹联,至今依旧高悬楼阁中。或因董家的德元曾依附秦桧,声誉不佳,直至后被罢官还乡的低调。相传村中建有“保荣亭”,并有记录楹联一则:“闲谈休论秦枯,静坐常思得失”,以此退思铭心。

流坑董氏族谱记载的两座薄石桥在沉睡。当年董家的《修路吟》记载了:险阻崎岖道路长,征人罔不重磋伤。

轻步中,前后只是我一人的身影。忽闻一曲不知名的童谣从屋中传来,充满了哀怨,又伴随碗筷的敲击声。斑驳的砖墙里,千年的流淌,我想那一定是老妇吆喝玩童吃饭时的场景。

是晚,我留宿在董家。又想及安义开拍的电视剧《古城女人》,看着那群貌美的女人,很难相信他们连村落的饭也吃不惯的演员,能真正演绎曾经般的清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碎石的石板路,不断夹着泥土,或是细雨的缘故。我毫无目的游走在冷寂的小巷,有一只老狗停靠我脚步前,放肆的叫了几声快速离去。

晚上,董家太太给一个南方来的我煮了一碗锅巴粥变得好香,配上那乳腐、红鱼,有滋有味起来了。

闭上眼;我无力的靠在雕花的木板床上,任往事清晰地回旋、浮动,不再努力地加以拒绝。

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乌江边的长廊,品了一碗甘醇的淡豆浆、油条,远远的一小女孩在呼喊,“叔叔,能给我二元钱吗?”,我在看着她;直到我早点后起身,还是小女孩再一次呼喊,于是我们来到不能再破落的小杂铺,她反复挑选仅有几款颜色的铅笔后欢快的离去了。

细雨中的流坑,有温暖。如同董家给我描述久远的滩舞,它在我心里是美丽的,不可复原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69255/

细雨中的流坑的评论 (共 9 条)

  • 今生依梦
  • 着墨
  • 雪儿
  • 剑客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婉约
  • 晓梦芳菲
  • 诗瑶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