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茶炉前烧麦餐

2013-02-18 14:57 作者:白鸟群群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红茶炉,是我在1993年初到内蒙古所见“最有人情味”的东西:它高不过数尺,古朴而淳厚的铜炉在热气蒸腾中闪亮,哪怕一个很小很小的陌巷饭馆也常有它!来了客人,拧开龙头倒上燃煤刚烧开的滚烫的水沏红茶——在寒冷的季节,真叫人心暖暖的!自己冷知来客冷,自己想饮茶体恤客人想饮茶——有人说蒙古族好客,我看不如说他们没有失去心善,心肠热切,往古传统犹存为妥切。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航售票处上赫然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乘凤来去,吉祥如意”,真活脱写出内蒙古人民的心意。喜欢用富感情色彩的语言,对远方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祝福,热情,豪勇,是蒙古族文化的源远流长的一个特征。

散发着热气的烧麦端上来,7角钱一盘,足够一个人吃了,茶水——一种浓酽的红茶,永远是免费的;就单为了喝杯茶(茶可是上来一大壶,外附茶杯,随便你自己去加水好了),我曾在街上跑累了,去要一盘烧麦——其实已经吃了很饱了——为专喝那一壶茶也够便宜了,当年广东还要2元,加水要呼小姐。

蒙古的烧麦“面性”好(大概除了使用兰州、宁一带面粉外,传统上会做面食也有很大原因),充满了纯麦子味,翻边又白糖似的洒了一层麦子粉,内里透出金黄的羊肉馅,热乎乎的香,引诱人的食欲,如果喝上一小杯白酒,更锦上添花。

在市郊的一家小饭店里,一条羊腿15元,烤得焦嫩,对于不想太奢侈的游客来说连两个人吃都足够了,外加一碗饭——胃什么也再添不下了。如果在大饭店、宾馆我猜贵得多。附近是汉代王昭君墓的“青冢”,许多游客在这里落脚,休息,吃点什么。

散游客,即一二人,最好是一人,有它的好处,自由散漫,非常悠然,不像旅行团那么正规,那么浪费,那么把消闲当成一种任务来按日程表完成,还有更重要的是,乐意看哪就看哪,信马游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便在街上逛,发现了一种“烤焙子”引起了我的兴趣,焙(音倍),就是烤的意思,一个小饼,热喷喷的从炉中拉出来,3角一个,最多二三个就能添饱一个壮汉。这焙子有面劲,抗咀嚼,外边洒沾了一层稀疏的芝麻,里边是咸味,面和得很有层次,制作作为面食来说可谓讲究。我猜它也是一种伊斯兰传统的面食,像拉面.和其它烤饼一样,令人馋涎不止。

一条300年历史的小街,这个发现真令人快乐。原来它建筑于明清年代,真可比北京任何一条小街,显其古老、完整——纯青砖瓦舍,飞檐凌角,瓦愣沿缝里还长出了草,一望而知它的历史。据说不少电影镜头的明、清街市,均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这里拍摄的。(担心不要像别的城市一样,有天一窝蜂把旧街拆除。)

看见一家也是老店——标牌写“三百年老店药铺”,入其门,见售药均是有名的中成药,不少是同仁堂所产,老牌“牛黄解毒丸”、“银翘解毒丸”等久经考验的历史名药。和老板娘聊起,她说这店除“文革”时关板外,从祖上一直沿袭至今,她们有一帖祖传秘方,专治风湿病,好多人从国内来信邮购。

原来在《中国名胜辞典》中见过金刚舍利塔照片,觉非常独特,为国内所独有。到寺院,才知并没有照片介绍的那么高大,但细致,精美,舍利塔下有拱门,尖顶五小塔耸峙,为清代所建(1727年)少有的独特之塔(清代已极少建塔了),此塔融合了蒙、汉、藏建筑艺术风格,令人叹赞。

在呼和浩特市还顺路进一家清真寺(建于1693年的清代乾隆年间),原来一入西北(内蒙还不怎么算西北。从中国区位看应算“正北”),到处是清真寺,各个民族都有相当多信奉伊斯兰教者,蒙古族信奉的是佛教一支喇嘛教,但亦有不少信回教的。一进寺门,“正心”二字给人印像深刻。原来是否一切宗教都首先要求人“洗心革面”,把良心放正,扔掉罪心,才能进入初步领悟要旨的大门呢?

在另一佛教寺庙,名大召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80年)我见个七八岁男孩小僧,颇好奇,问他才知庙里收容数十名孤儿,供应他们吃住,安排有课程读书,并作为佛教人员来培养。想给他五块钱,他不接转眼迅速溜掉了。觉得这样很好,好事由大家来做,愿佛祖祝福这些孩子们。

在副食店,终于买到了袋装的干奶酪,块状,还有奶茶粉一一后者可是呼市人必须的早餐饮品。原先他们住牧野里可不是这样,砸下一块茶砖,少许盐巴,加奶,一起煮沸,然后用纱布过滤,慢慢地喝,吃块干粮,则早餐,也可以是任何一餐。都市化的结果,人们没有时问费力煮茶,只好去买奶茶粉代用来喝。一尝,奶茶粉味道也蛮不错,以假乱真。

“诗人新谱汉宫秋,

马上琵琶泪不流。

壮志和亲青冢在,

二千年事说从头。”

(录汉代王昭君墓上老舍先生的题辞)

内蒙古只有人口三百余万,但这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音乐、历史、诗歌,有英勇的气魄一一有溶入其它民族必不可少的一切,它对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贡献不可低估。汉元帝时代的美丽宫女王昭君掩泣出塞时,一定不知她后来所看到的:夏日大草原、盛宴、马头琴、男人的豪勇和忠诚……人们猜想她后来绝没有后悔这丰富的一生。

有淳朴的味道,有鲜明的感觉,有寥廓的想象余地,有人情历史的回味一一这是我对呼市的印象。应该说,就我个人而言,它真是一个有磁力的地方,尽管它还有经济落后的层面,但它是一个绝对令我喜欢留恋的地方。

登车,过包头,入蹬口,就走完了九曲黄河“几”字形的上边一短横了,阴山、贺兰山(香港张明敏歌里唱的“骏马驰骋在那阴山脚下”)大草原一闪而过,入西北宁夏,西北望见白沙漫漠的腾格里沙漠之缘了。再见了,我喜的内蒙古,你们的大青山连绵着大小兴安岭,水草肥美的地方,连结着东三省及西北的一切……

一生一世愿不走,

红茶炉前烧麦餐。

(录1993年写于内蒙的拙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60660/

红茶炉前烧麦餐的评论 (共 5 条)

  • 浅笔抒写
  • 听雨轩儿
  • 雪儿
  • 纤纤柳絮
  • 紫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