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忙年

2013-02-07 08:45 作者:床前明月光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李文旺

在城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感觉,城里的年,不忙。因为城里过年,许多东西都不用做:需要年糕,买;需要豆腐,买;需要猪肉,买;需要糯米糖,买。而我小的时代,过年还真忙,最忙的要数我的母亲。在老家,有句俗话说,过年三大忙,磨豆、打糕、做米糖。

每到过年的时候,农村总是要做一些糯米糖,做糯米糖,俗称做米糖。母亲是村里做米糖的师傅,每到过年的时候,母亲不但要为自己家做米糖,而且常常会帮助左邻右舍做米糖。做米糖是一项体力活。印象中,做米糖得先用锅蒸煮一大锅麦芽催发的糯米,使之成汁,让它渐渐浓缩。待糯米汁煮到一定的火候,稀稠正合适时,让它稍微冷却,然后洗干净两根擀面杖似的棍子————糖棍,用糖棍挑起糯米汁往准备好的架子上沾,那架子是架在木梯上的一个“上”字型的木头模型。然后,用糖棍扯住那沾上的糯米汁不断拉动,做糖的师傅拉动糖棍,反复往身后退。开始时几乎要后退三四米远,慢慢地,后退的幅度就小些。随着不断的拉扯、进退,糯米汁越来越浓,越来越白,这个过程俗称搭糖。最后,一团白白的米糖就做好了,这一团米糖做好后,又得将它拉扯成均匀的、粗细如大拇指的糖绳。糖绳做好后,大人小孩都用几把剪刀(一般自己家只有一把剪刀,其他的都从邻居家借来)将这糖绳剪成拇指头大小的糖块,然后装进用棉花团做瓶口的坛子里,这一团米糖才彻底做好。接着又开始做下一团米糖。

做完米糖,过年的第二步程序就是做年糕,老家做年糕可不是做一点半点,那真叫一个规模。人口多的人家得浸泡三担多大米,然后开始用石磨将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汁。在七十年代,磨大米成了农家过年必不可少的风景线。大米汁干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将大米汁做成一个个圆圆的米团,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米团熟了,年糕也就做好了。

然后,为年而做的准备就是磨豆腐。做豆腐的工程小些,毕竟豆制品是个稀罕的东西,每家能有七八升(升是当地的一种量筒)豆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到这时候,过年大部分的活儿算是结束了,但有的人家还要打糍粑。过年最后的小程序是杀猪和杀鸡。杀猪都是村里屠夫的事情,和家人关系不大。但是,杀鸡的活儿又让母亲很忙。母亲不但要杀自己家的鸡,隔壁的婶婶胆子忌讳血腥,也常常要请母亲代她杀鸡。所以,过年时候,最忙的还是母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过年的前一两天,因为父亲常常要在家门口的河里打渔,打扫房子的事情也落到母亲身上,这时候,母亲会戴上只有天才戴的草帽,有时候用加长的扫把打扫柱子、房梁,有时候站在凳子上擦洗门板、窗户。

过年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贴对联。父亲拿着对联,母亲端来一小盆黏糊糊的米汤汁,她把米汤汁刷上以后,父亲就贴上对联。后来,拿着对联的人先后换成了大姐、二姐和我,可是,端着米汤汁的永远是母亲。父亲想让母亲歇歇,可母亲坚决不同意,她说:“人啊,做点事更舒服。”

忙年,为过年而忙,母亲虽然付出很多劳动,但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因为母亲把劳动看成了最大的光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7054/

忙年的评论 (共 5 条)

  • 林夕
  • 晓梦芳菲
  • 浅笔抒写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