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归隐王官谷

2013-01-17 09:44 作者:瑶台望月  | 2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是谁,携来一个归隐的,悄悄跌落在王官谷。

奇岩秀水,悬帘飞瀑,茂林修竹,幽谷深壑,泉林野趣,更多的是精神使然……

这里是舜都蒲坂的世外桃源,这里是中条怀抱里的清幽之地。

据《虞乡县志》记载:“王官谷,地名。在王官古城之侧,因以为名。”

近代的改革先行者魏源赞王官谷:“晴空三千丈,终古风云十二时。”

王官谷,是一幅山水国画,被自然泼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山前绿树掩映的村庄里,炊烟袅袅,吠声相闻;村边溪水潺潺,莺飞蝶舞;远处的田野里,人们荷锄挥汗,童歌互答……一切的一切,在不经意间,一幅多么赏心悦目的田园风景画,就从梦中跳跃到眼前,触手可及。这片纯净的世外幽谷啊,都市人的梦,隐者的梦。在这个僻静的清幽之地,不知,谁还醒着?

没有那种用昂贵的石材铺就的台阶,依然是古老的土石路,以一种出乎意料的原始和纯朴向前、向上延伸着。路边一股急湍的细流敲打着乱石,弹奏出曼妙的音乐。这种久违的自然之声,在山谷间回荡,让人不禁有一种俯耳听溪的冲动。丝缕般的清风抚摸着茂密的枝叶,“沙沙”声中,几只喜鹊飞出,是那种在城市里难以见到的黑色的精灵,“喳喳”几句,像是在欢迎客人的到来。这些质朴的色调,明净的音调,足以让浮躁的灵魂回归纯净,诗意地栖居……

峰回路转。越过百米长的柳荫溪明的峡谷,前面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旷野,周边翠峰罗列,群山环绕;那颇负盛名的天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傲然挺立,俾睨万物,一派王者风范。瀑布两侧,山势隆起,其形象如老人,似顽童,类悲妇,形形色色,奇丽俊俏,迤逦远去,像一段神奇的传说,给人留下无际的遐想……

东西两瀑恰似青玉女,激情荡漾,飞流直下。东瀑布倚山势分为三截,形成独特的珠帘遥挂,飞银溅玉,状如一串串断线的珍珠,连缀成光彩夺目而又透亮的珠帘,又恰似深宫中宫娥彩女的头饰珠翠,光彩照人,潇洒自如,被冠名为“奇石珠帘”;西瀑布落差一百二十米,宛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美丽修长,随风舞动着落入碧绿的浅潭。在它的周围密布着厚厚的苔藓。那样的古老,却绿得十分鲜亮,衬托得飞瀑欲加耀眼。她们多情地依偎着天柱峰,呢喃着一曲世人无法听懂的情话。

“借问王官谷,贻溪迹尚存。”她们呼唤着,跳跃着,在峰前不远处又汇合为一处,形成一条湍急的溪流,沿谷而下,被赋以雅名“贻溪”,溪水中浸满诗意,踏着生命和历史的节奏流淌,给古人留下迷恋,给今人留下赞叹。撑一支长篙,溯流而上吗?

这不正是风水学上先生们所谓的“二龙戏珠”吗?好一派仙风道骨的王官谷啊,无怪乎唐太宗李世民竟梦游王官谷,无限惊诧,遂派心腹大将尉迟敬德在这儿修建玉帝楼,让天上的玉皇大帝也莅临仙境,怡然自乐,企盼保其李家江山万世泽福。岂只如此呢,那智慧,美丽,法力无边的仙女何仙姑,是想在这儿“点石成金”,施展自己的本领呢?还是想采这儿山水之灵气,修炼自己的道行,也在这里留下自己轻灵的仙姿。如今,那屹立千年的仙姑庙依然在酣睡着,继续着自己的千年一梦,而庙外两侧“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对联,恰如静寂山间中的一道闪电,给世人以深刻的警醒。此刻,我在幽谷里安下我的心,收下一片苍翠,收下一泉的清澈。且让我们的脚步放轻一点!不要惊扰它们!

是谁,拨弄斑驳的琴弦,释放忧国忧民的情愫?是谁,解开了仕途的缆绳,踏上了空谷的清幽?是谁,端起了月下的酒杯,饮下了一生一世的愁绪?我静静地立于潭边,恍惚间仿佛看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司空图,正细捋长髯与人把酒对弈,品茗言欢。一眨眼,却又不见,似乎是在瞬间羽化而登仙。我明白了!在心灵深处呼唤我的并不是这仙境般的美景,而是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他曾是这里一草一木的主人。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县(今永济县虞乡镇)人。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黄巢起义,李唐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朝不保夕。他自知大势已去,危局不可挽回。“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从此,他不再参与朝政,致身朝政之外,日与高僧名士啸傲于泉石林亭之间,隐逸养生。晚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朱全忠称帝后,召他为礼部尚书。他不但坚辞不就,反感羞辱,不食而卒,年七十有二。司空图就是司空图,如果王朝不是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要官何用?“王官谷”之“官”,与司空图之“空”,莫不是有某种契合之处呢?

司空图拄着拐杖,在王官谷的青山秀水间徘徊,在东西瀑布下倘佯。在他的眼中,瀑布幻化成一个青春少女,充满了朝气,清新和活泼,充满了人间最迷人的柔情和诗意,充满了流向永恒的思情和呼唤;瀑布又是一位坚贞无比顽强不屈的勇士,为了理想百折不回,勇往向前,即使粉身碎骨全军覆灭也在所不惜;瀑布还是一位从古至今,阅尽人间沧桑的智者,它从容、典雅、蕴涵万象,以自己亘古不变的信念,追求和精神,解读艺术,启迪来者。多少风风雨雨的不眠之后,接受了水的含蓄,水的博大,水的柔韧,水的沉着,司空图终于明白了,放下了……

宫廷远在几百里外,愁绪节节苦自流。空谷的回音里,茅草在低舞,枝条在和拍,阵阵琴声蜿蜒、缠绵。仕途太难,唯有偏安一隅才能心清神静。在王官谷中徘徊寻觅的司空图,真的被王官谷陶醉了。王官谷已不仅仅是青山、绿水、语、瀑布,而是他的梦、他的魂、他的情、他的心,他在这儿迷失了自己:王官谷成了司空图的全部。孤独,提炼出愉悦;孤独,品出了深度;孤独,悟出了高度。

“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于是一个秋风微拂的午后,一种天启豁然降临到司空图的脑海,一种浩浩荡荡史无前例的境界出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真力弥漫,万象在旁”;“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浓尽必枯,淡者欲深”……这种有关诗歌创作的意向和境界,如慧风扑面,直入大师的骨髓。司空图神通万里,思连千载,浮想联翩,激情澎湃,创造的烈火熊熊燃烧,大师不能自已,奋笔疾书。啸传古今的文学理论巨著《诗品二十四》,石破惊天,横空出世。大师将自己的思想化为经典,这经典则将大师的精神溶成一条万古不变的河流和瀑布……

“汝家王官谷,中条青蒙蒙,藤蔓相绊水相激,至今猿鸟悲司空”。性格的改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司空图在天柱峰下建起了了一座亭子,名为“濯缨亭”,后改为“休休亭”。濯缨亭者,是以屈原《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而命名。之所以改为休休亭,我似乎能体他心中的悲世之情,苦闷之志,一切与世休也。在休休亭之下约百米之处,有“三诏堂”。在唐末朱全忠篡权之后,曾三次诏司空图入朝任礼部尚书,他却坚辞不就。后人为纪念他这种高洁的品格,就在此修了这座庙堂。原堂门边有一副楹联曰:“一片野心都被白云留住,九重宠诏休教丹凤飞来。”站在“三诏堂”内,我静静地凝视着他清俊修雅的面庞,尽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澎湃,一遍又一遍体会着他奉不奉诏、出不出山的挣扎。他在此隐居时,自比晋代诗人陶渊明,“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并以《桃花源记》的典故来命名王官谷为“桃源滨”。风声,雨声,琴声在诗意地交融,在恣意地横生。家事,国事,天下事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眉目分明……

司空图隐居王官谷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他真的就“隐”了吗?真的就不问世事了吗?鲁迅先生曾言:“完全超于政治,超于人世间的所谓田园诗人是没有的。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有人说他消极遁世,逃避现实,他真的就与世隔绝了吗?郭沫若五岁时就开始读“二十四诗品”。他说:“二十四诗品,各品是一个世界,甚至各句是一个世界。”试想,一个消极颓废的人,心中岂能有这丰富纯美高雅的世界?他只不过是躲了起来,躲在了一个清静的山谷中思索。他仍然在时刻注视着这个纷扰的世界,而世界上忙碌的人却看不见他。他的心仍然随着唐王朝的起起落落而不息地脉动。直至唐朝最后一个皇上唐哀帝被弑,他才心如冰封,绝食呕血,以身殉唐。其忠,其烈,其才,其胆,日月可鉴,岂有半点消遁之意?

我突然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隐”者,所有的“隐”者,心中依然都有着火热的梦想,只不过圆梦的路径不同罢了!司空图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着他对唐王朝——哪怕是大厦将倾的唐王朝的眷恋和热,而这种爱被世俗的眼光误读、误解。王官谷,悠悠千哉,曾有多少人觊觎这里的美景,想在此久留。可是现于眼前的,依然只有那道永不落幕的飞瀑和那个风骨飘然的灵魂!

现在,我愿意像一条小小的鱼,栖身在晨蔼笼罩的清波里。如果,我的愿望过于奢侈,那么就让我成为一缕路过的风,让疲惫的身躯停靠在一片小小的叶片里。让我的呼吸成为这里的一部分,让我微小的碎屑,成为这里的一部分,让我的一切都成为这里的一部分。把家安在这儿,把梦安在这儿,不惊扰这份静谧和安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47638/

归隐王官谷的评论 (共 2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