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驴行泰山

2012-09-21 17:32 作者:qzuser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驴行泰山

每次登临泰山都有一股崇尚和神圣感,同时伴随着对文人骚客的景仰。自儿时就耳濡目染听长者充满神圣的“泰安老姑”的传说,据说生长在我们大卢家村后来仙化到泰山,成年后才知道就是万家膜拜的“碧霞元君”,泰安人称之为“泰山老奶奶”,加之碧霞元君为世人的佑护,更增了些许的自豪和亲切;一生“裘马轻狂”唐代“诗圣”杜甫游泰山留下了千古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求学期间曾习清朝桐城派姚鼐的《登泰山记》,大师对于霏霁后的泰山和日观峰观日出的极尽描绘,对山石松涛的赞颂使我久向往之。

少时,囊中羞涩,无缘外出,只能从大人口中听来绕口令“泰安山,十八盘,咕噜咕噜一盘,咕噜咕噜两盘……咕噜咕噜十八盘”消遣对泰山的敬仰,直至后来工作后,才和泰山有了亲密接触。随好友从正门红门去过两次,节一次是从红门爬到了中天门,坐索道滑去南天门。一路上饱揽了历代名人雅士和历代皇帝的御笔石刻,感叹于文人骚客的雅兴和皇帝及达官贵人对泰山的景仰和崇拜。想象皇帝从京都千里迢迢泰山封禅大典的盛景,只能徒生些许的感叹。但想着脚下就是当年皇帝登山走过的路,也不由想象出华盖下皇上登山时对上天和自然的崇拜。一路拾级而上,也感叹皇帝把泰山赞为“五岳之首”的感慨。难怪康熙皇帝在游览众多名山后,登上泰山后欣然题词“果然”的释然。

与名人雅士和三皇五帝登山不同,众驴友登山只能是草根的乐趣了。近几年随户外活动的兴起,省内外众多的驴友在导游的带领下,从不同的小路登上了不同的山峰。虽没有文人雅士的洒脱和抒情,却不缺乏闲情逸致和无尽情趣,没有皇帝登山封禅的庄严和威风,却不缺少相互的关心和一心向顶的勇气和决心。近几年,随泰山旅游游客增多,门票蹭蹭往上窜,现在门票不包括索道非可能已经一百六十多了。驴友登山不买帐,正门收费,那就从偏僻小道和山沟往上爬。虽没有摩崖石刻,却也有别样风景。

随驴友爬了淄博市内及邻近的山不少,也曾随驴友于深秋攀过泰山,当时也是绳拉硬拽,肩扛背托才登上了扇子崖和傲来峰,对泰山的雄险壮丽早就领略过了,但一直念念不忘。爬泰山已经是第四次了,并不陌生,盛的周日,在一行好友纵恿下,随众驴友顶着炎炎烈日,又踏上了了泰安后山巴山沟的驴途。听说巴山沟的进山路早上就要封,三点钟就出发了,驴友们经过了上车短暂的亢奋后,一路上假寐度过枯燥的时光。早上六点多,迎着泰安当地晨练回归泰安城居民的目光,旅游车蜿蜒进入了巴山沟山口。众驴友打理行囊,整理心情,随领队踏入莽莽大山。

进入山沟,竟然有一种熟悉和亲切感。随着几声驴友嘶哑的长啸,我心情顿觉开朗,霎时找回久违的登山感觉,终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物欲横流,把工作积累的郁闷、压抑和秽气抛洒在了悠远大山中,顿时觉得双肩背包也轻松了许多、山沟里蛮石遍布,前后顺山谷流水冲刷的树木和顽石的痕迹依稀可见。行不数里,日头已爬上侧面的,虽未见太阳当头,但已感受到似火骄阳在炙烤大山,前后几个旅友都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停下来喝水赏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且走且停,山势一层比一层深,一层比一层秀,一层比一层奇。我们一步步走进大自然的诗里、画里、歌里。不知道深奥莫测的泰山主峰藏在那个飘飘渺渺、迷迷离离的境……

路旁满目古木交柯、浓荫深树,一片郁郁葱葱,一声声夏蝉和鸣,一群群蝴蝶翻飞。微风轻拂,送来阵阵湿漉漉的草木馨香。嵯峨的山脊开始涂上橙红,老松的虬干也染上胭脂,此刻,连我们骤然开阔的胸怀似乎都成透明的了。

越往上攀爬,越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秀美。我又见识到到了泰山石的神奇、雄伟、险峻。远观山峰耸峙,墨色青翠,尚有云雾缭绕山腰;两边仰视,怪石嶙峋,山顶巨石鬼斧神工,像极各种动物,或猴或龙;或仙或佛;或人或狗;或庄或谐;或坐或躺,呼之欲出,不尽其形。行走间忽见一巨石当头拦住向上攀爬的道路,及近前才发觉,在巨石下有一洞穴可以穿越,巨石摇摇欲坠。硬着头皮从中穿过,胆战心惊,不敢做半点停留,驻足回望,不得不惊叹自然的天和杰作。红门正道,何以见此美景?

我一路所见泰山石,皆为橙红色巨石,另一类就是泰山青石了,青石夹杂了白色的条纹,条纹明晰,顺畅。泰山奇石多出泰山谷底。泰山峰高谷深,水流落差大,冲刷力猛,每到雨季山洪卷顽石滚滚而下,千万年来冲刷出无数卵石和崩塌的青石等。正因泰山石有灵性,常被用作镇宅驱邪,老家很多墙上都嵌着“泰山石敢当”,现在想来就是镇邪驱妖,庇人吉祥的。上次登山时,偶遇一青石,遂作宝贝,背至家中,稍加冲洗,至于阳台之上,竟能至噩梦勿扰。后清扫阳台竟将“宝石”至于地下,连续几晚噩梦连连,竟至“鬼压身”,及至发现,赶紧归于原位,复又一觉天明。岂不奇哉……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所记泰山“石多,土少”,果然也。这与我们淄博博山和临淄的山区别蛮大的,正因如此,便觉泰山静而悠远,泰山以其雄劲筋骨示人。

一路登来,愈觉空气之清新,隐隐花香扑面而来。不由得让人贪婪深吸几口大自然赐给我们天然氧吧里的空气,吸一口,回味一下,就知道沁人心脾的滋味了。此路,虽无庙宇重叠,香火鼎盛,却少了香火缭绕的呛人气味,朝拜的圣洁不在于香火灯烛,在这纯净的山谷中一样可以祷告天下太平,普天下善众皆平安无虞……

及至登顶,山林愈加茂密,驴友正在议论保护如此之好生态,山中是否有狼出没。一驴友忽喊“看,对面山岩上,有狼!”,众驴友透过葱郁树枝探望,不禁哑然,山岩上立着的是一只山羊。忽又奇了,不见牧羊人,怎一只独羊能攀上如此陡峭山岩,况且一路行来,我们爬过了五道梯子,没有梯子,人都不可及。在观山羊,立于岩上,像雕塑一般,仰望对面山顶……这一定是一只走失的独羊了,每天朝露夕照为伴,盼望回到羊群之中。此真正地“隐者”……,这也说明,山中无狼也。

我也再一次陶醉于泰山的水了。及至半山时,溪流若隐如现,似有似无,如影随形,但一路都感受到了大水对河谷和石块冲刷之猛烈。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泰山发大水,冲毁古迹多处,秦松亦失其所,登山游客死伤无数。而眼前情景,不也叫人胆战心惊吗?为行人攀山,当地山民在陡峭处设置了五处木梯,供行人攀爬之用,每处木梯处,都有溪流淙淙,石滑苔绿,几处大石,累年经泉水浸润,愈加润滑,更显生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深信在潭底定有潜龙藏匿……

此路没有旅游路线上如雷的瀑布声,却有宁静的潺潺小溪,及至下山,终于见到蜿蜒曲折,顺流而下的溪流,水不是很大,但清澈见底,就这样缓缓的,平静的流着……。顺流而下,在一开阔处,形成几个小潭,微风吹过,掠起细细波纹。另一只溪流石隙中有泉水涌出,聪慧的山民用管道引水至上下,也有山民带肩挑塑料桶往山下担水。领队招呼大家休息,并在此用餐。用餐好去处啊,山谷微风吹过,溪流脚下趟过,巨石一尘不染,恰似人间仙境。驴友卸下沉重的背包,早有孩子迫不及待到上游淌水纳凉,疲惫驴友脱下湿透的背心浸泡到清凉的泉水中揉洗。几个小女孩坐在巨石上脱下沉重的登山鞋将小脚伸入溪流中任溪流濯冲……,屈原大师的语句应改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这才应了我们此时的心境。

稍事休息,众驴友慷慨解囊,三五围坐,共享午餐,谈笑风生,笑谈一路感受,更有好事者,将出带来啤酒,吆天喝地,好不热闹。一学生家长连送两只香瓜给我们,在如此僻静山中能享受此美味,真乃神仙享受啊,其实是真渴极了,已经连灌两瓶山泉水了。如此情形颇有西晋王羲之大师微醺后作《兰亭序》情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穿越时空,羲之大人若能畅怀共饮,不知是何感受。

餐后,有驴友依石假寐,有旅友选巨石仰躺酣睡,有年轻驴者不觉其累继续在水中玩耍,有三五人围坐聊天。

我找一潭边巨石看潭水,水清澈见底。不由忆起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所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遍寻池底,没见一鱼,却见水中有绿豆大小甲虫在游弋,稍搅水面,便倏地钻入池底,做隐匿状,如此自欺欺人,匿形潜影不由惹我暗笑,可的小甲虫。

呜呼,在炎热中收集了一份清凉,记忆的影集中又增添了心香一瓣,貌美夏花,一上午游山,更对泰山有了依依不舍的情愫。真想感受晚秋遍山红叶,层林尽染的圣山……

(拙文到此应该打住,尚有些感受拥堵在怀,不吐不快,在此一并抒之)

众驴友餐后,幽静山谷中一片狼藉,因大部分是新驴,情有可原。正在嗟叹之际,温馨感人一幕上演了,近旁蹲坐吃完饭的三个小女孩,大的十四、五岁,白皙长腿,像一个初中生,小的十岁左右样子,应该读小学,手提一个大方便袋开始捡拾地上散乱抛掷的垃圾袋和扔在溪流中的矿泉水瓶,小女孩捡拾得更仔细,把果核和鸡蛋皮都捡起装进方便袋中。大点的女孩则追逐顺溪流飘下的水瓶。“阿姨,这袋还用吗?”,甜甜声音,令人动容。直至下山,最小的女孩吃力的提着满满的一袋垃圾放到垃圾收集处。我真敬佩几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这么懂事这么有环保意识和自觉的孩子不仅让我们这些道貌岸然的达人们汗颜。

而令人恶心的一幕不该出现在如此圣洁的群山中,在淙淙溪流中,竟发现一处人的遗矢。狗,猫尚知避人耳目,隐匿处遗矢,而人弗如走兽,岂不愧也?在孔子登山小天下的圣山中,如此不耻行为,是在有愧孔老“礼仪天下”的圣训。真乃自我践踏,败坏游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90769/

驴行泰山的评论 (共 5 条)

  • 孟杨
  • 东月
  • 夕颜
  • 读你
  • 风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