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灵动与厚实

2012-09-07 13:18 作者:流云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人相轻,自古亦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曹丕已经说过。这大概可以算作是中国文人的通病,各自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互相的看不起。表面上一团和和气气,背地里却是相互的较力,互相的拆台,总是想把对方比下去,甚至于踩在脚底。我一直觉得,文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灵动型的,一种是厚实型的。古代文人,灵动如曹植、李白、苏轼,文思泉涌,滔滔不绝;厚实如司马迁、刘知几、纪昀,博通古今,著书立传。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文人,你说,我们能比较出这些文人谁比谁更厉害,谁比谁更有成就吗?

拿高校教师来讲,比如古代文学学科,灵动型的教授如水,思维天马行空,像是翱翔在九天之上,拾取的都是那朵朵最灵动绚丽的彩云。这些才子型的学者,他们注重理论和思维,在这方面着力很深,他们的成果都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严格的论证之上,最后自圆其说。所以,他们出成果往往比较快,比较容易,虽然结论有时间咋读有些出人意料,但是细想之下,却是在情理之中的,让人不得不佩服的。

而厚实型的教授像山,脚踏实地,从文献出发,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籍资料之中整理搜索,发掘开拓,探寻宝珠。在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基础之上,在已经取得的丰厚的文献资料基础之上,提出前人所未敢提出的见解,论证出前人没有论证出的观点,往往能够填补空白,造就新学,这也更令人万分敬重的。

这两类教授学者做学问各有千秋,自得要领,或许灵动型的教授少一些厚实,厚实型的教授少一些灵动,但是,这怎么可以分出孰优孰劣呢?又怎么可以互相攻击,相互轻视呢?文人相轻难道真的是中国文人的本性吗?一个学科的发展是靠各位老师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这样才能打造出最优异的学科成就。上升到整个社会的层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各怀不同能力的人不是和睦相互,共通退进,那么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是狭隘的,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的。

我想,文人们应该努力起来,放弃掉这种偏见。无论厚重还是灵动,做出的学问和贡献只要是于文化,于国家有贡献的,非要有必要那么争来争去,相互轻视,分个高下吗?只有山水相依相绕,这样的风景才是最美好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84609/

灵动与厚实的评论 (共 5 条)

  • 顾安
  • 健康
  • 惜缘
  • 梦遥
  • 农雨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