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进爱情圣地——普救寺

2012-05-13 15:02 作者:瑶台望月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部《西厢记》,让普救寺名扬天下。

一个故事,成就多少有情人终成眷属。

应该感谢元代的王实甫能够妙笔生花,为我们河东留下一方爱情圣地。今人出游,往往会被文人用美妙的魔杖点化出的诗意所诱引。也许是王西厢对我心灵的濡染,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发祥地————普救寺,早已成为我精神家园中的一株菩提树。

普救寺,突兀于蒲州古称东北西厢村的高塬之上,南北西三面临壑。或许是因蒲坂大地自古多才俊的缘故,此塬不知何时被称为“峨嵋”,颇具诗意雅趣。塬西数里处,便是蒲津古渡。风涛黄河为普救寺系上了一条金色的绶带。鹳雀楼的风铃与莺莺塔的蛙鸣此起彼伏。陡峭的塬南脚下,便是当年通往长安的驿道通衢,多少风流才子,携带着大河的情波流韵,登临这喷射着盛唐华彩的禅院,感悟那凄美的自由之恋。站在塬上,远处“一峰一朵玉芙蓉”的五老峰悠然可见;近处“绿野平畴美如画”的意境,更令人顿生“圣地登临韵不胜”之感。

名躁盛唐的普救寺已化作了历史的尘埃,令人惊叹的却是今人巧夺天工的艺术宫殿。好在从塬上发掘出普救寺昔日大量的文物遗存,好在历代文人吟诵普救寺的妙文华章美不胜收,好在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愈传愈美。普救寺,悠悠古韵依然扑面而来……无论是金钉朱户的山门,还是琉璃重檐的钟楼;无论是富丽堂皇的经阁禅房,还是镂金雕玉的配厢亭榭,无不五颜争辉、七色竞彩。中条山中的飞禽走兽,绘影绘神地融进了殿宇屋檐;五老峰下的奇花异草,神完气足地化入了回廊里的图案。在这千古名刹里,苍松劲柏直立着北国的风骨,嫩竹柔柳摇曳着江南的妩媚,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如泣如诉,更为普救寺披上了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我漫步在普救寺,去寻觅张生与崔莺莺的身影。雅致的月亮门边,我分明见到了张生“惊艳”的一幕:当长叹“花落流水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的莺莺,在红娘的陪伴下走出梨花深院,犹如天仙离开了碧霄,轻盈杨柳腰,穿过月亮门,款款而行,蓦地与在园内游兴正浓的张生迎面而遇。她的绝世姿容一下子燃亮了张生的双瞳。他如痴如醉,但莺莺不嗔不喜,莲步轻移芳径,擦肩时蓦然回首,向张生投以“秋波一转”……至美者的“秋波一转”,是天国瑶池里的圣波在人世间的俄尔一闪,是一见钟情的委婉倾诉,它仿佛把世界上一切曼妙和绚丽都融进了那芳菲一瞬。我想,沉浸在“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氛围里的张生,必定会从大家闺秀莺莺那秋波一转里读到比国风、楚辞、汉赋、唐诗更美的风雅,读到比西湖里带着露珠的荷花更美的风韵,也读到了比翔舞在蓝天碧水间的白天鹅更美的风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好优美的意境呵!在后花园,那不是张生与崔莺莺月和诗的情景吗?但见“一个潜身曲栏边,一个背立湖山下”,唱诗酬韵,鸾凤和鸣。皓月当空,此刻,在张生看来,月下的莺莺更像是天使的化身,望之弥进,接之弥远。薄雾轻起,香霭四溢,这多情才子怎能不触景生情呢?“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这缘境而发的诗句,伴随着清风明月字正腔圆地传入莺莺的耳中,岂能不勾起幽闭深闺的怀春女的几多情思!面对着有司马相如之才之貌的张生,想起那令人不满的包办婚姻,莺莺芳心乱,仿佛一下子觅到了倾吐胸中块垒的知音,当即和道:“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是心心相印的唱和。是诗,使莺莺获得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愉悦;也是诗,使得张生得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快慰……行至小小书斋院,我猛然惊醒:这不是“白马解急围,兵退孙飞虎”后,张生移居的书房吗?一架古琴,勾起我遐思万端。崔母的食言,使得月下西厢,顿成中南柯。莺莺悲泪湿香罗,张生相思染沉屙,只将满腹心事付瑶琴。又是一个月色溶溶夜,琴声响起来了。在花园里焚香拜月的莺莺被琴声所吸引,但闻琴声如发髻上的珠宝铃铃作响,似长裙上的佩玉叮咚有声,若房檐下的铁马儿随风晃动,又像是窗帘下的金钩儿敲打窗棂……“其声壮,似铁骑刀枪沉沉;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凄凄楚楚的琴声中,莺莺潸然泪下。柔弱的莺莺,在封建礼教的藩篱中昂起头颅,在门阀理念的屋檐下昂起头颅,在希望的曙色中昂起头颅……

依依惜别普救寺,回首望见广场上矗立的崔莺莺与张生的汉白玉雕塑,在阳光下是那样的圣洁美丽。我仿佛觉得,千年崔张正和时代一起呼吸,一起交流,一起思索,一起祝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34343/

走进爱情圣地——普救寺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