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贵州行——青岩古城印象

2012-05-11 11:00 作者:曹老师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四月二十三日,我们离开贵阳的前一天,外甥女夫妇驾私家车陪大姐、我和小妹游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的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南12公里处,距市中心区约29公里。为了让我们品赏到贵阳名小吃——花溪牛肉粉,外甥女建议不吃早餐。

与国内其他大都市一样,经济发展促使贵阳市的机动车猛增,使这座街道弯曲狭窄山城的市内交通不堪重负,堵车时有发生。我们从省政府大院出发,花了近半个多小时才出城。

贵阳境内碦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公里沿途不时可见平地中凸起的一座座植被茂盛的高大山包。山多石就多,石又厚厚薄薄,逐一分层,使用极为方便。因此,贵阳城郊民居多以石片当瓦、石块垒墙。大石屋连着小石屋,青苍苍一片,是当地特别的一道风景。

边走边看路旁怡人景色,小轿车在还算宽敞的公路上疾驶了十多分钟到达了花溪区。花溪区为新建区,建筑风格不同贵阳市区,给人清新秀气的感觉。我们路经贵阳大学和花溪公园,在花溪中心一店面较大的饭店吃了花溪牛肉面。我不习惯贵阳带有辣香味道的饮食,但这面确实很具特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青岩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初,在青岩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小镇城门上大书“定广门”三个字。城门左右两边有逶迤城墙,上建敌楼、垛口、炮台,全部用方块巨石筑就,一派青灰苍黑。

青岩古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青岩靠山,整个青岩镇是用石头砌成,到处是石板房、石头墙、石坊、石街和石巷。城内的主路是一条两旁明清建筑,青石板地面,弯曲狭窄的街道。这里显然成为了旅游购物区,各种地方风味小吃和旅游纪念品摆在店铺前。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随处可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精雕细刻的门窗小棂和明清式样家具。身处这里,悠悠古韵气息扑面而来。

外甥女夫妇向我们介绍一个个代表青岩特色的小吃,有时信手从摊位上拿来让我们品赏。这里的民风淳朴,店家喜欢买家品赏他的食品,无论你是否购买,是从不收费的。

青岩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当地的美食了,青岩也可能是中国所有古镇中特色小吃最多的一个。也许是局限于当地的物产,小镇的传统特色小吃所用的原料其实就是一些家常的五谷杂粮、荤腥畜肉而已,但在巧妇们的精妙手艺加工下,一盘盘极有特色的小吃就呈现在你的面前。

中午,外甥女夫妇请我们在古镇一个较大的饭馆就餐。

豆腐圆子是用豆腐捏成圆球状,再裹上面粉做成的。在油锅里微微一炸,出锅的时候黄灿灿的。趁热蘸点贵州特有的沾水,整个儿放入嘴里,外脆内软,甜中带辣,确是极品的美味。

糕粑稀饭,藕粉做底,上面放上一个煮熟了的米糕团,看上去煞是可诱人,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饯之类的配料,然后用勺子把米糕捣碎,和在藕粉里一勺勺吃,口味甜糯,细滑无比。喜爱粘、甜食的我,大饱了口服。

米豆腐想必几乎西南的每一个小镇里都有,可到了青岩这米豆腐便不同了。当地有一种特殊的米豆腐,用绿豆粉和各种蔬菜调和在一起,色泽嫩绿,据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青岩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蜜汁猪肘、酸汤鱼等等,当地还盛产各种山间野菜,处理后摆上饭桌也极具特色。

青岩还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青岩双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今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偏爱。

外甥女婿说,青岩距贵阳不远,交通方便,这里空气清新,蔬菜新鲜,特色小吃繁多,很多贵阳人都喜欢双休日、节假日到这里来游玩购物。

青岩人为之自豪的是历史上出现过“伟人”,贵州唯一的清代文状元赵以炯。赵以炯的故居现已成为观光点。

状元府坐落在小镇状元街1号,大院门前一副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风格为歇山式,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左右。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颇有书香风范。状元书房内展出的影印于国家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的科举排名和御批状元榜书,让我伫足许久。在一处卧房,我近距离的观看到具有贵州特色的清代家具,还有幸触摸了其中的卧床和橱柜。

正殿门口各有一口井,外甥女婿让我判别那口井里的水多。说是井,其实只是两个相距三四尺的两个约三尺*两尺,深约两尺的矩形石质水池,井水清澈见底。我看了一会说,右边的水多。外甥女婿说,对。右边的是哥哥挖的。哥俩各挖一口井后,同去应试,哥哥中状元,弟弟获第五名。右边的水多,说明哥哥水平高。外甥女告诉我,常有当地人带孩子到这里喝状元井里的水,说喝了水会聪明。

我们到青岩那天恰逢周六,古镇街道里人满为患,中青年人居多,各个小吃摊位前人头攒动,而状元府里只有几人,形成了强烈反差。

青岩城内文物景点近百处。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以及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牌坊等,多为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抗日战争期间,这座西南小城因地处偏僻,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生活舒适,迎来一些国内政要家属来此避难。其中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秘密居住过。如今,周恩来父亲周懋臣老人的曾居处,位于背街2号的院子,已开辟为旅游景点。

牌坊是青岩古镇的一大标志。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仅存三座,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坊”和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其中距定广门仅几步之遥的“赵理伦百寿坊”,因创意独特,建筑精湛,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赵理伦百岁坊坐南向北,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阿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或狮护柱。我仔细观看立柱上的阴刻题文,还与外甥女婿一同辨识断句。我们没有时间去看其他两座牌坊。据说,节孝坊的正中横梁上刻有空雕“二龙抢宝”、“五龙图”,雕刻十分精美,中间还嵌有圣旨立匾。

古往今来,贞节牌坊下不知走过了多少女性。时代进步了,牌坊已成为文物,如今在牌坊下的游客,也许并不知道将大名嵌入牌坊上的女人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走完一生。人们赞美的不该仅仅是那古坊的宏伟壮观,还有不该忘却那段历史及产生这种荒唐文化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青岩古镇的特色还在于同时有古老的寺庙、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被人称为“三教并存”。据镇上人说,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里的香火是不会断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站在定广门上远远望去,尖顶的教堂与巍然的百岁坊遥遥相对,东西方文化矛盾而又统一地在小镇中合理地存在着。此时你不觉得它们之间的突兀,反倒感觉出一种参差文化的不对称美,这种参差交错的不对称美以一种强烈的反差,被渲染到整个古镇的文化气氛中。在这里看不到宗教文化的激烈冲突,而是空前地融合,让人不得不感叹此弹丸之地内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神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33081/

贵州行——青岩古城印象的评论 (共 5 条)

  • 紫蔷薇
  • 惜缘
  • 风语
  • 画笔
    画笔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
  • 无不为之
    无不为之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