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说新语

2012-04-12 07:41 作者:大地上的行吟者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和一段“收藏”经历相关的13点思考

甘肃宁县二中张永锋()

三年前,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按理说,不该再有欺骗人或者被人欺骗的遭遇了。就前者而言,不符合我恪守的做人底线:与人为善,做人求真。就后者而言,毕竟积累了一些人生经验,做事情该成熟了。有一副对联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的这些上当受骗的遭遇与一段“收藏”的经历相关。

前几天,我蜗居的小县城来了一个卖古董的人,书籍、字画、铜器、玉器,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我连续三天时间去光顾,不是说我是行家里手,有火眼金睛,懂什么,能看来什么,只是因为好奇。后来,我看中了他几套人民币收藏册。从外观上看,品相好,种类齐全。我的生活经验(是从书上得来的)告诉我,人民币收藏投资小,赝品少,回报高。再加上那个人长得慈眉善目,和气。不像是骗子的长相,当然不是说骗子有固定的长相。后来就毫不犹豫买了,还给人家说,即使买了赝品,权作买了书籍,给孩子增长一些关于人民币的经历和知识也划算,结果“碰瓷”了。由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上当受骗绝对与年龄无关;

2 人做事情有时候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只是为了失败后多加一道心理防线,但面临失败是必然的,尤其经验不足的情况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话千真万确。骗子也会慈眉善眼而不一定贼眉鼠眼;秃顶的人不见得是哲学家,头发长的人不一定见识短,但也未必就是艺术家;鹰钩鼻、金发碧眼的未必就是洋人;

4经验有时候是靠不住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老生常谈,老调重弹,其实是对的,毋庸置疑。

后来,我让一个懂行的人看了,他说,第一套人民币全国仅存三十套,博物馆不收藏吗?专家不收藏吗?能轮到市场上零售吗?第二套是棉花纸,有两种版别是苏联印制,你能搞到真的吗?由此,我有如下的思考:

5专家的结论有时候靠不住,因为他的公众形象打了折扣,他的学术道德和做人的良知被铜臭味蒙蔽了;

6一般情况下,专家对问题有独到的判断和不为外人道的经验;这是长期的学术积累的结果,也可能是花钱买来的教训;

7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交“学费”肯定学不到真东西;

这件事后来被妻子儿女知道了,孩子由欢呼雀跃到无所谓,他妈从半信半疑发展到唠叨,取笑。我没有生气,我想划不来,毕竟健康是第一位的,家庭和睦是家庭中至高无上的利益。由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8受损失后,要尽量把损失的程度降到最低;

9人有时候需要给自己一条阿Q的尾巴,这样有利于心理调适和平衡;

10任何时候,人是第一位的,财物,名利确实是身外之物;

后来,另外一个人说,其实好多文物是仿制品,真的毕竟凤毛麟角,买个上档次的仿制品也不错,有保存的价值。我又很高兴。由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1任何人其实从心底来说都不愿服输,而事实上愿赌就要服输;

12人是欲望的奴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成大器!

最近,在网上看,我“收藏”的一些其他东西价格看涨,我又欣喜若狂。我庆幸得想,毕竟天有一亏,地有一补;我想:可以弥补一下损失了,懊悔心情淡了许多。由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3人为物役,心为君主。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身外之物尤其是物质的诱惑;某种意义上说,人是自己烦恼的制造者。“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西方人忌讳13,我写13条思考和各位受骗上当者共勉。

作者附记:这是仿作的一篇散文,经历纯属虚构,力图突破一种文体范式,以飨读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18690/

世说新语的评论 (共 6 条)

  • 辞情
  • 风过无痕
  • 羽痕丢丢
  • 惜缘
  • 墨白
    墨白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
  • 大地上的行吟者

    大地上的行吟者本文是读了《关于“摔跤”的18点思考》后仿写的,谢谢各位关注,我回继续努力。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