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村头那口粪窖

2019-10-13 22:13 作者:老夫子(熊自洲)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过去,在我老家,每个生产队里有一口大粪窖,里面装满禽畜的粪便,经过浸泡、腐烂后,再施入庄稼地里,种出来的粮食特香,无公害,纯属绿色食品。

粪窖是用于存储和发酵粪类的便池,也叫粪坑,相当于现在的化粪池,但没有井盖,且离村庄较远,形状为长方形,有一米多深,三米宽四米长,窖底和四周墙壁全部采用三六九青砖和白石灰砌成,地面上筑有一块砖高的围墙,防止人畜掉入窖中,用青砖和右灰筑粪窖,结实,经久耐用,滴水不漏。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八字宪法”中,“肥”排在第三位,可见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老家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种植一些小麦、玉米、黄豆、绿豆等秋作物,这些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化肥,农民种田全靠农家肥。

所谓农家肥,就是家用厕所的人粪尿,加上生产队里牛栏的牛粪,每个家庭猪圈里的猪粪、鸡舍里的鸡粪等,仅有这些还不够,生产队就号召老人和孩子捡粪积肥。那时,农村家家户户养鸡养猪,可谓是鸡鸭成群,六畜兴旺。农民养鸡一般是放养,白天在野外觅食,产生许多粪便,猪除圈养外,有时也放出来,啃啃青草,但前提是不能糟蹋庄稼,必须是等粮食收获之后,猪的食量大,吃得多,拉得也多,此外,生产队还养了许多牛,大牛小牛不顾羞耻,随地拉屎,一拉一大摊,这些粪便都是捡拾的目标。

小时候,天刚麻麻亮,我就挎着箢箕拿着铁铲,到村前屋后去拾粪,看到牲畜或家禽粪便,就弯腰捡进箢箕里,拾完粪,再到学校去上课,晚上放学又加入到拾粪大军中,无论是三九严寒,或是炎热的盛夏,天天拾粪,不管是鸡粪、猪粪,牛粪,还是狗粪,都一一捡回家,积攒一定数量,再交给生产队过称,换取如金钱似的“工分”,最后,倒进粪窖里。

粪窖的粪便除捡来一小部分外,大部分是生产队猪圈牛栏的猪粪牛粪。那时生产队猪多牛多粪也多,除有专人饲养外,还每天负责将粪便集中到粪窖里沤起来,粪窖满了,队长就组织青壮年劳力将大粪运到田间地头,记得生产队每年要起几次粪窖,每次起粪时,先用钉钯将稠的粪便搅匀,然后一勺一勺地舀进粪桶里,最后一担一担地挑到大田里,均匀地浇在庄稼上,每次可掏一百多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挑大粪是个重体力活,必须是好后生,还要不怕脏。高中毕业回乡后,我在生产队也挑过几年大粪,这是一个很累很脏的活,每次挑到粪坑的底部,还要打着赤脚,下去用铁锹掏,每次掏沉淀的大粪时,就会溅满一身粪水,头上脸上到处都是,臭气熏天,回家后用香皂冼,三天以后身上还是臭哄哄的,奇味难闻。

如今,自从有了化肥,农民种田再也不用农家肥,生产队的粪窖也就失去了作用,那些挑着大粪的农人和拾粪的老人孩子,早已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记忆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uwxpkqf.html

村头那口粪窖的评论 (共 8 条)

  • 今生依梦
  • 北斗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春江水

    春江水忆旧引思念,粪肥自有所长,又避免土地板结。好文,荐读。农业八字宪法里的“肥”,好像是排在第二位?但这无关文章主旨。

    赞(0)回复
  • 老夫子(熊自洲)

    老夫子(熊自洲)谢谢各位老师审核荐读,农业八字宪法八个字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谢谢春江水老师斧正!

    赞(0)回复
  • 豫原

    豫原豫原:拜读欣赞。好文,推荐阅读。问好。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