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大笔的故事

2018-04-06 17:41 作者:漫卷诗书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王大笔,是外号,本名叫王家仁,是我在纪委工作时的同事,后来也当了领导。他的名气很大,许多人都知道市纪委有个大笔杆子叫王大笔。王大笔听起来有些歧意,有人往往将“笔”字念成平声。但他反应有点儿迟钝,引以为荣。他很自负,也极其好辩,喜欢与人抬杠,无论谁说什么,你说是东,他偏要说西,与人相反,以显示他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事全知的博学。比方说,你说杜甫的诗好,他就会说:“照你说,李白的诗就不好;杜甫的诗也不见得多好。”但如果你说李白的诗好,他又会说“杜甫的诗好”。有一次,我们闲谈,说中国的方言有八大语系,他立即反驳:“中国何止八大语系。我们这里,北三县是一种方言,南两县是一种方言,我们这里又是一种方言。就是一个县里各个乡说话也不一样。”让你听了瞠目结舌。又有一次,我们到苏州去,在长江边等轮渡时,我说:“如果这时日本鬼子从后面追来,我们也许就会游过江去。”他立即反驳说:“照你这么说,毛泽东当年游长江,是有日本鬼子追他的?”他还喜欢唱歌,是著名的“男跑音”,逢场必唱,还总是第一个出场,又最后一个“压台”。唱得一往情深,自己将自己感动得要命。他一唱歌,下面就起哄,他也越发亢奋。唱后总要问人:“我唱得怎么样?唱得还可以吧!”得到赞扬后,他就谦虚地说:“今天不在状态,没有唱好。”有一年,连云港市纪委来我市旅游,晚上,举行联欢晚会。王大笔白天准备了5首歌,在办公室里放开喉咙练习。下午快下班时,领导来找他,叫他晚上不要唱歌。但领导没有统一别人思想,结果晚上有人喊:“王大笔,来一个!”立即得到众人响应,王大笔就把领导的嘱咐丢在了脑后,上台唱了一首《南泥湾》,但他把歌词唱忘了,在“好地方呀好风光”上来回唱,下不了台。领导板着脸,叫人上台把他叫了下来。

好了,还是言归正传,来谈谈他的“大笔”方面的事吧。

他总是告诉别人,他是从报社调来的,市纪委缺少笔杆子,就把他挖来了。其实他在报社,并不是记者、编辑,更不是总编、主编,而是搞报刊发行的。在市纪委时,最初他和我一起编机关刊物。他常把投稿人叫到办公室来,面对面、一对一地辅导改稿。每次他总是从文章的标题谈起:

“文章的标题,抵得上半篇文章的功夫。”他说,“标题要贴紧文意,要有诗意,这叫先声夺人,眼前一亮。你们这篇文章的题目不行,大而无当。被我改了一下,你们来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人的文章的题目叫《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是写一个外科医生的。

“可是,从题目上看不出是写外科医生的。”王大笔说,“你们看,我是这样改的。”

那两个投稿人,连忙一齐咳嗽一声,一齐将头伸过来看。文章题目被改成:《一个党员快刀手的情怀》。

一个投稿人说:“是的,改得好,的确改得好。”

另一个投稿人又干咳了一声,显得有些怀疑地说:“王总编,这个题目倒像写杀猪的了。”

王大笔将笔往桌上一扔说:“社会上都将外科医生叫小刀手,我这样改,就紧贴文意了。快刀手的快字,是说他业务熟练,我就突出一个快字,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你们文中不是有一段是写他业务技术精湛的吗?”

说到这里,他从抽屉里拿出一篇文稿,对那两人说:“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通讯,你们看我的标题:《力挽狂澜下海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而且7个字,成一句诗。”

那两个投稿人连忙说:“好,是好。”

王大笔又说:“我还有一个备用标题,叫《危难之际显身手》。”

接下来,要讲文章的内容了:“你们要注意,文章的开头要引人入胜。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好看,猪肚就是文章要有内容,像猪肚子一样大,豹尾就是说文章的结尾要有力。你们看,”他又拿起他自己那篇文章,开始示范,“我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螃蟹在河边散步,甲鱼在菜园里漫游……’”

那两个投稿人连忙又是一连声地赞不绝口。王大笔把稿子往下一放说:“就这样,我自己还不满意呢!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没有时间改,一出手就这样,如果稍加修改,会更好。――就这样,你们的文章总体不错,再拿回去改改。就按照我说的,凤头,猪肚,豹尾,改好送来。”

机关人员从我们办公室门前经过,都停下脚看看,说:“大笔又在给人上课了。”但他那篇充作范文的文章,在我们刊物上发表时,两个标题都没有用上,被主编改了,开头那两句诗一样的文字也被删去。他很生气,说主编不懂文章,将他的文章改坏了。其实我们那个主编,才是个真正会写文章的人,发表过100多篇小说,新诗、旧诗都写得很好,出版过两部诗集,不出色的文章,经他一改,换个标题,就即刻熠熠生辉。

王大笔身材高大魁伟,重达95公斤,比省委书记还有官样。而他的作派更有官样,喜欢居高临下地和人讲话。但也有两面性,遇到大干部,或上级机关的人,他又会变得很渺小。一次他对我说,他有一个特长。我问什么特长,他说他很会作报告,但是在市纪委,他没有机会作。我就恭维他说很快就会有机会的。

他真的很快就找到了机会。一次,他随领导到县里检查工作。县里汇报完后,领导作了总结讲话,然后问:“大家还有什么?”就准备散会了。按照惯例,领导是最后讲话,可就在这时,王大笔突然说:“我讲几句。”大家都没有料到,都已经把笔和笔记本放进包里,有人已经站起来往外走,已经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但王大笔却大讲特讲起来,忽然他停下来问:“你们的本子呢?都把本子拿出来记记。”

一天,王大笔到书记家里陪书记下棋。正下之间,市共青团书记到书记家来汇报工作。隔壁房间电话铃响了,书记去接电话,这边只剩下王大笔和共青团书记两人。他们都不认识。这时,王大笔对着共青团书记耍起了官腔:“这个同志,在哪个单位工作啊!”共青团书记就被他镇住了。书记接完电话后回来,给他们作了介绍说:“这是团市委的王逸书记。”王大笔像坐在弹簧上似的,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躬着身,用双手握住王逸的手,连声说:“久仰!久仰!王书记好。”弄得王逸莫名其妙。

有一年年底,一个和他同时进机关、在同一个办公室的干部提拔了,他没有提拔,一下子病倒了,是急性糖尿病,住进了医院。就在他住院期间,我们书记分到了新房,机关人员都去帮书记搬家。王大笔住在医院里,不知怎么知道消息的,搬家那天早晨五点钟,他就到了书记家。结束后,别人都走了,他不走,还把老婆叫来,帮书记夫人整理东西。

他生病以后,开始机关里人见到他,总是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也就是一种客气话。他很生气,忌讳人家说他有病。一次,开展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大检查,负责组织的同志照顾他有病,将他安排到市直单位,打电话告诉他,他在电话里大发其火。他的升官欲望非常强烈,他怕生病连累提拔。

王大笔在机关里,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不喜欢他。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盯住主要领导拍,因此,20多年下来,提拔也没有被耽搁,当到了部门领导,县处级干部。那次因未被提拔而生病,是因为他对自己期望值过高造成的。

2008年,他当上了常委。这让机关干部都没有料到。机关一名司机曾公开说:“如果他都能当上常委,我立即调走。”他当上常委,也是走的上层关系。

那时,我们的书记,是一个省委下派干部。此人有一个特点,不收钱,不收礼,但只要是上面打招呼,特别是省里,哪怕是一个司机打的招呼,都当作圣旨。许多干部为了提拔,就到省里找人打招呼。王大笔找的是省政协的一个副主席。那个副主席和大笔是家乡人,但并不认识,王大笔是通过别人找他的。他也没有当回事,就随便和我们那个书记说了一下。但我们那个书记就当作事情来办了。近年来提拔干部的程序中,有一项叫“群众公认”,就是要让大家测评投票,绝大多数人认可。书记知道王大笔“群众公认”这一关肯定过不了,于是心生一计,召开机关人员大会,让大家“海选”。所谓“海选”,就是没有明确的测评对象,让大家投票推出一名提拔的人选。这样,投票的人各怀鬼胎,谁都投自己一票,得票就非常分散。书记再统一常委的思想,指定必须投王大笔的票。这样,王大笔得票虽然不多,但在票数分散的情况下,绝对也是得票最高的了。投票的时候,机关人员到达会场后,常委久久不来,原来是书记召集常委开会,临阵再一次统一思想。会场里出现了一个奇特景象:摆着两个票箱,一大一小,规定常委投在小票箱里,其他人投在大票箱里。这里又有什么玄机呢?因为是不记名投票,书记无法掌控大家的投票,而常委连同书记,只有9人,投在小票箱里,他们就不敢投反对票。投票的结果,如书记所愿,其他人员,一般是一票,有的两票、三票,而王大笔,9个常委9票,加上他自己一票,以绝对多数票当选常委。

2016年,王大笔58周岁,到了上二线的年龄,退二线和退休一样,铁面无情,到年龄就下,他被免去常委职务。但不久,他又被任命为市档案局局长。档案局虽然是个养老单位,但王大笔毕竟又有了一个职务,而且是单位一把手。现在他常叹息:“唉!这一辈就这样算了。”似乎还嫌官小,要下辈子重头再来。是的,按他的智商,当这么大官,已是格外开恩了;但按他的人格,的确还能当比这更大的官。

《过客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5342/

王大笔的故事的评论 (共 13 条)

  • 雪儿
  • 红尘使者
  • 花开为君颜
  • 浪子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孙守名
  • 襄阳游子
  • 水莲花
  • 淡了红颜
  • 王东强
  • 江南风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