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上岳阳楼

2018-03-01 17:55 作者:方仲贤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初中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起过 “洞庭鱼米乡” “八百里洞庭” ,由此我对 洞庭湖产生了美好的渴望。 那年有幸我厂厂长派我与老工人石文滔去了湖南.调运茶叶,圆了我的夙愿.到了岳阳市顾不上吃午饭,我便乘车匆匆一口气爬上岳阳搂.看着美丽的洞庭湖旁边的岳阳楼。它虽不高,但建筑庄严,巧夺天工,气势恢宏,,朱红黑漆已随着历史变迁逐渐褪色,积淀了几千年来的 中华文化,在湖湘大地上熠熠生辉,吸引了中外游人迢迢万里争相赶来。楼上小憩片刻,我便走了下來.大门,有四个大字立即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飘逸俊秀,铿锵有力的"巴陵胜状"四个大字不禁令我赞叹。我想当年这位大师一定心中激昂澎湃,才挥笔题下了这四个大字!而今看到的琉璃瓦和朱红色的 大墙有些现代重新涂抹痕迹,数不尽的亭台还有绵延的城墙。展现在我面 前,前边五座不同的塔楼,颜色单一,但风格显然各具不同,为了更深了解岳阳楼的历史,我主动找那解说员与我交谈, 她激动地告诉我这五座塔楼都是岳阳楼的前身,分别是各个 不同朝代时期所建的形状,记录了岳阳楼每一段故事,。 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和亭台,金黄色的琉璃瓦和翘首的飞檐在树木楼阁的 掩衬下慢慢地露了出来,这便是现在的岳阳楼了。岳阳楼总共三层,每层都是金 光闪闪的琉璃瓦,飞檐翘首,而底层是朱红色的门窗和大柱,显得十分古朴。百 年来,风飘零,巍峨不动。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大鹏蹲踞在湖边,默默地守护 着洞庭湖。 听她讲到三国时代,我又再次登上岳阳楼, 叉腰遥望高站在三国时期吴国都督周瑜的阅兵台,微风吹来,台下那古 老而斑驳的石阶象被风翻开的一夲夲泛黄的线装书,书写着当年的风霜故事,,当年的刀枪声,喊杀声,声声震耳,木船如织,火光冲天 ,我已陷入其中,,仿佛进入三国时期,洞庭湖一片苍茫,城墙冒着硝烟。战乱纷飞,军号声声,杀声阵阵, 身披坚甲的士兵们迈着铿锵的步伐,握着长矛大刀气势磅礴地从城墙向我走来, 我退到一边,见湖上千帆飘荡,迎风猎猎, 浩浩荡荡地使过来,波浪滔滔。旌旗飘扬,战鼓嘶吼,我再次挺胸登上顶楼.,叉腰挥手,举头遥望,仿佛我就是当年周公瑾,我大吼三声,声声震耳.那场面,那气势,征服 了洞庭,震撼了岳阳,谁可与我争锋? 一会儿,游客们随导游拥挤上來,打断了我的思緒,使我回到现实中,我仰天一笑:夺口出毛主席诗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天"数风江山如画,风景依旧。乱世的云烟,给岳阳楼抹上了一幅壮丽的色彩。在 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朝代不断的交替,盛世更为岳阳楼增添了无限的文化色彩。 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滕子京特地邀请范仲淹为他写了一篇《岳阳楼记》 ,从此岳阳楼因此声闻名遐迩。吃过两杯茶,边啃着面包边又第三次缓缓登上岳阳楼,古朴的地毯,朱红色的柱子,文人的题词诗句, 让我沉醉其间,使我深深体会到了那些文人当初的心情和感受,那种优国忧民的情怀令我受溢匪浅,,眺望洞庭湖, 而今茫茫一,增添了污浊,无边无际杂物随浪翻滚,唯见湖上来往的船只和过路的儿变得稀少,我想起范 希文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之大观也失去当年的风彩。 ”如此胜景,范仲俺抒发 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里抒发了他人生伟大 的抱负和理想,一心想承先启后让后人倾心动容,。可不少游客却乱扔垃圾,捉刀乱刻.有的还对墙根,柱脚拳打足踢.这现象使我心旷神怡的心被他们顿时捣毁,,,把酒临风,则喜洋洋情 怀没了。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洞庭湖的波澜壮阔,岳阳楼的雄伟壮丽,虽名不虚传!在这之中,她蕴育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的灵魂,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民族精神代代支撑,它将在我们心中继续传承, 继读发扬光大!我三次登上岳阳楼深切感受到这湖南山水清秀,人杰地灵,洞庭湖,湘江气势冲天,是个造就英雄大师的地方,纵观历史,古有蜀汉宰相蒋琬,王夫之,曾国潘,怀素,魏源,今有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罗荣桓.......

我再次重温范仲俺对联,一步一回首,一步一摇头,向这人文自然和谐的岳阳楼依依告别.她所赐矛我的东西将永远给我带来一生的精神财富,也在我创作的路上铸成一座闪亮的丰碑.指引着我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学习,奋勇前进.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1310/

三上岳阳楼的评论 (共 11 条)

  • 程汝明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倾晨恋雪
  • 浪子狐
  • 水莲花
  • 淡了红颜
  • 听雨轩儿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绝响
  • 老党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