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村年夜饭

2018-02-09 13:27 作者:桃花驿客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乡村年

文/桃花驿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到年关,总有意无意听到这句古老民谣,简简单单几个字,仿佛瞬间就将你带进那喜庆祥和的年俗印象之中,这其中掺糅了民间美食,传统人文,地域风情等诸多元素。北宋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我们客观生动描绘出一幅隆重、温馨、欢腾、吉祥的过年盛况。而真正将过年的气氛推向极致的,却是那一桌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

在外工作这么多年,但老家的年夜饭倒没落下几顿,纵然年根一票难求,也要想尽办法踏上回家的路。只为那一份来自故土的真情守望,只为一家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村庄的再度重逢。近几年,许多人家都搬进了城镇,村子一度失去了往日的喧腾,一年到头大伙也难得见上一面。可一到年关,在外的人们会不约而同,倦归巢般回到自己的老宅,将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安放故园,仿佛这样才不至于忘却自己的祖根。

我们家也不例外,在临近春节的前两天,父母就开始张罗回老宅过年的所需物品。其实有些是在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的,如腌腊鱼腊肉、炸豆腐、炸鱼糕,灌香肠等,年根再补充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鸡鸭鱼肉和烟酒干果,蜡烛鞭炮。大包小包采购齐全,然后一车拉回闲置的老宅,用最朴实的形式宣告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每次归来我都会刻意去融合,寻找从前的气氛,却总在恍惚间徒生一种繁华落寂后的怅然与感伤。往往此时,思绪就不由自主回到从前年夜饭的情景。

乡下的年夜饭一般从清晨开始,当然,每家每户安排的时间不尽相同,一天下来,爆竹声稀稀拉拉,断断续续。喜欢串门的人此时悄悄收起了脚步,平常节俭的人家,今天也会豪气一把,做上一桌丰盛的菜肴。人们投入所有热情,极其隆重地对待这场辞旧迎新的阖家宴,因为有句老话——年过好了,一年的日子也就顺畅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家的年夜饭算是一个家族式团圆饭,大伯与我家仅几步之遥,二伯住在镇上,幺叔离得最远。每到年根,二伯全家会如约归来,而幺叔只能偶尔回村团聚。每年的年夜饭我们三家都是串联着吃,谁家的年夜饭做好了,都要互相邀请,人员到齐就围成一桌,一般从下午开始,几乎每隔一个多时辰就吃上一顿。

除夕的早晨,一家人简单吃过早饭,父亲开始清扫院落,随即搬出炭炉,将火烧旺。母亲拿出卤好的熟肉、择些青菜,一边洗洗刷刷为年夜饭做着准备。我们一群堂兄弟们则聚在一起,将桌子搬到太阳底下,摆上笔墨纸砚,在三伯的指导下编写春联。虽然写得不尽如人意,但丝毫不会妨碍我们的兴致。

中午时分,灶膛里的稻草燃起来了,母亲掌勺,父亲打杂。前锅煎炒烹炸,锅勺“叮当”作响,一盘盘鲜香小炒被盛上灶台。后锅架上蒸笼,里面摆满蓑衣圆子和粉蒸排骨等。院里两个炭炉上分别搁一罐胡萝卜羊肉汤和一罐猪脚莲藕汤。汤早已“咕噜”多时,肉香阵阵弥漫,馋得一旁的我们直咽口水,实在忍不住了,就悄悄走过去,尖着指头在罐里迅速抓起一块放进嘴里。

一个时辰的精心加工,年夜饭准备妥当,该进入祭祖环节。这时的气氛是庄严的、凝重的,稍微马虎就是对祖先的不敬。父亲在中堂贡桌上点燃一对红蜡烛和一炷香,随即端出准备好的盅碟贡菜,小心摆上八仙桌,摞上筷子,斟上白酒,再缓缓走到堂屋下方,点燃一堆纸钱,恭请祖先下凡团聚,共享儿孙锦绣繁华。我们几个小辈则在院子里点燃一挂长长的“大地红”,外加一组震耳的“钻天雷”。 伴随一串突如其来的爆响,家中的土狗和鸡群被炸得四处乱窜,偶尔也会招来几个路过的小顽童,笑眯眯一旁驻足围观。鞭炮炸响就意味着新年的开启,大伙情绪变得亢奋,在父亲的招呼下,小辈们挨个给祖先磕头,并祈求祖先保佑我们平安多福、心想事成。

祭祖仪式结束,我们几个七手八脚将贡品收拾干净,重新从厨房端出母亲做好的丰盛菜肴,请来伯伯婶婶和兄弟姐妹们,长辈上座,小辈镶边,实在坐不开的,干脆就围桌而立。平时父母不让我们饮酒,但今天这个日子他们是不会阻拦的。所有人到齐后,我们关上大门,开始享用这一年一度的除夕盛宴。

每年除夕的年夜饭,一碗大块红烧肉是必不可少的,选肥瘦相间的上好五花肉配青蒜烧成,块块厚实红亮,味道焦嫩肥美,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第二道为红烧大鲤鱼,头鳍缺一不可,鱼身经油炸焖煮,肉质外焦里嫩,寓意年年有余,年夜饭一般不动筷,待转天再吃。第三道当属蓑衣圆子,用肉馅滚上糯米蒸制而成,出笼颗颗清爽饱满,撒上葱花,浓香四溢,入口黏软酥滑,隐含一团和气、团团圆圆之意,是桌上一道抢手菜。边上辅以烧鸡、卤鸭、牛肉、腊肠、藕夹、炸鱼糕、炸豆腐等为陪衬,配上几盘时令青菜。端上胡萝卜煨羊肉、猪脚炖莲藕,猪肝蘑菇汤等,中间再搁一只热腾腾的火锅,什么腐竹、肉丸、粉条、菠菜一股脑就往里面下,一桌下来,满满当当不下二十个菜。

屋内热气缭绕,和乐融融。小辈挨个向长辈敬酒,长辈忙着给小辈夹菜,大伙你来我往,边吃边唠。偶尔我们几个愣头青互不服气,举杯逗趣,一圈下来就觉酣畅淋漓,面红耳赤,却不肯罢手。酒席还未结束,二伯家开始叫客了,大伙赶紧放下碗筷,一抹嘴,又呼啦啦赶往下一家。

每年的年夜饭结束都已是暮色阑珊,这时绝大多数人家都已吃完,村庄的鞭炮声依然此起彼伏、连绵不断。除夕的夜晚见不到皎洁的月光,但家家户户门口却是灯火通明。一些大人开始满村转悠,寻人打牌,片刻功夫就凑成一桌,待四方坐定,嘴中的香烟开始一支接着一支。桌旁不知何时聚拢几个观战的村人,他们一个个引颈凝神,将双手交叉埋进棉袖,表情似乎比打牌人更显焦灼。孩子们则东一群,西一堆,衣兜里塞满白天收集的散爆竹,一手捏支棒香,一手举颗爆竹,小心翼翼点火,引线“扑哧”冒烟,然后迅速撇出,一路“噼噼啪啪”,从村南炸到村北。

此时的我们又该进入贴春联环节,三家的春联需挨个贴完。几个堂兄弟快速搬来梯子,端上母亲事先熬好的面浆,七手八脚就往门框上糊。贴上后一看,发觉不对劲,不是左右联贴反,就是两幅贴串,一阵哄笑过后,各自小心揭下,重新再贴。此时大伙的心情是焦急的,年幼的早就瞄上贡桌旁几盒未放完的电光炮,年长的一心惦记着春晚的开播,一个除夕夜的时间仿佛不够我们挥霍。围着火炉一直闹腾到午夜,在点燃新年的出行鞭炮后,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才算结束。

又是一年辞旧夜,它封存一段老时光,又翻开崭新的一页,恰如一部怀旧电影,从写实过渡至抽象,从黑白演变到彩色,每一段剪辑都是一次改变。它又似一串归乡的号角,引领离家的游子飞越万水千山,用一份温情的等待,为我们抚平一身沧桑。当万家灯火再次点亮除夕,当连绵的爆竹响彻夜空,当热腾腾的年夜饭端上桌面,当一张张亲人的笑容荡漾眼前,所有的温馨与感动在这一刻交汇融合,瞬间平息旅途的辛酸与不快,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牵怀!还有什么比此时更为重要!我感恩这流逝的年年岁岁,也感恩生命中那些有缘的人,让我借着新年的钟声敲响,为你们捎去一份虔诚的祝愿…

(转载须注明文章作者及出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9422/

乡村年夜饭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