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灶台到校园的距离

2018-02-09 12:59 作者:麦兜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从灶台到校园的距离

苏索才

2015年9月12日,在去学院上班的地铁上,我收到了弟弟通过微信从中国发来的妈妈送孙女, 即我哥的女儿,上大学的几张照片。看着七十多岁、一辈子生活在偏远农村的老母亲克服晕车,辗转数小时的火车、汽车后在两个孙女的搀扶下走在大学校园,我的感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因为是新生入学日,校园装饰一新,彩旗飘扬,大幅横幅和彩虹门耀眼夺目,新生和家长们络绎不绝,熙来攘往,一派喜庆、忙碌的景象。妈妈夹杂在这些人群中,脸上掩饰不住激动和高兴。她上身穿着一个浅白花色的中长外衣,外配一条深黑的裤子,脚下一双平底鞋。很明显,为了出这趟门,她穿上了最好的衣服,做了最好的准备。我不由得将这些画面端详了又端详,他们带我穿越时空回到了我在中国艰难、难忘的求学岁月,让我这个和学校有过四十多年交情的教育工作者再次体会到妈妈对我、我的弟兄姊妹、甚至孙子一辈在教育上的良苦用心。遗憾的是,由于家庭条件的极端贫困,在我就读中学和大学时,妈妈始终没有机会来到我的校园。今天,妈妈终于可以把她的愿望在孙女一代身上实现,对一位以土地为伍、整日围绕灶台转的农村妇女不能不说是一个艰难的、跨越性的一步,是一个壮举。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东部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终年干燥,缺农民只能依靠上天的一点恩赐,种植一点粮食,温饱始终是困扰他们的大问题。我出生的时候正值国家最困难的六十年代中期,日子更是难上加难。在我的记忆中,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我鲜有吃饱饭的时候。终年身上穿的衣服也就一两件,破了又补,补了再穿。衣服脏了要清洗时,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1979年秋,当我走出家门到六里外的寄宿初中读书时,家里穷得连一床棉被都拿不出,几元钱的学费也是一拖再拖。1981年,我来到十五里路外的高中读书,家里只能靠上山砍柴、卖柴来换取一点粮食。我星期六有时也同家人一起上山砍柴,星期天一起步行十七八里将柴卖掉后才去学校。父母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分昼地劳作,也难以解决一家的温饱。他们虽然也关心我的学习,也许还闪念过到我的学校看一看的想法,可是家里一贫如洗的状况使他们的愿望始终未能成行。1983年,我顺利考取两百公里外的省城大学,成了我们百十多人的小山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本可以跟我去省会看一看我即将读书的校园,但是家里拮据的经济状况又像一头猛兽一样将他们的道路阻拦。开学的那一天,我和大我一岁、早年停学务农的哥哥身上裹着塑料纸,抬着行李,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十七里路赶到了火车站。我独自一人乘着火车来到了西安。大学四年和研究生的三年,家里的经济状况始终没有改善,使父母来大学的愿望一再受阻,直到我留校任教和结婚以后学校分了一大间平房他们才第一次踏进了校园。

父母的那次来访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今天仍历历在目。随后,我离开了中国来到美国求学、工作。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时间跳跃到2017年5月21日,我从美国回中国探亲。在县城同家人聚餐后,我提议一起参观一下外甥女就读的县城中学。妈妈第一个表示支持。虽然年事已高,腿和视力比两年前送孙女时也差了许多,但她坚持我们花点时间送外甥女到学校,我们步行了三十多分钟来到位于城外的县城中学。时值五月,暖花开,阳光灿烂。两个出嫁的妹子搀扶着母亲,顺着外甥女的向导,我们漫步在青青的校园,边欣赏校园的美景边拍照。这天是星期天,学生还没有返校,巨大的校园空空如也,听到的只是附近花坛水龙头自动浇水的声音,草地和树木在浇灌下愈加显得青翠。我们参观了学校的花坛、雕像、操场、教学楼,最后在外甥女的教室停下来。外甥女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她的班级和学习情况,我们认真地倾听。我留意到,坐在课桌前的母亲是那样的精神十足和气定神闲。她好像被什么力量充盈着,身上的疲惫不见了。她像一个自己孩子竞赛得了大奖,她坐在主席台上,理所当然地分享那一刻的成果和喜乐,是那样的祥和和骄傲。对母亲来说,能亲自坐在外甥女的教室让她弥补了在我们弟兄姊妹求学时期因为家庭困难错过的到子女学校的机会。

母亲对孙女和外孙女学校的来访对城里人来说也许是件再平常不过、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对于七十多年居住在偏远农村、生活拮据的一位农家妇女来说,能迈出那个山村去趟学校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需要克服经济、交通、心理上的层层障碍。在我就读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交通还很不方便,加上农活又很繁忙,父母没法分身去学校看望孩子。还有父母心理方面的障碍。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的父母怎么也不敢走出村子以外的诸如学校的公共场所,他们怕自己丢脸,也给孩子丢脸。虽然那时候农村中学和农村没有太大差别,一些差别还是一眼可以看出的。农村中学条件再差也有几排教室、宿舍和打扫干净的校园,与农村破败的屋舍、坑坑洼洼的街道和人、牛、羊、鸡同院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除了外部环境以外,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和有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在身分和社会地位上是非常悬殊的。这种悬殊造成了社会上对农民的普遍歧视,使他们有望校兴叹、望校兴畏之感,不敢逾越横亘在农村和学校之间的这条鸿沟。父母纵使有一点时间,也不会想到去学校看看。所以,父母踏进校园实现的不仅是经济、时间和距离上的跨越,更是心理上的跨越。今天,母亲来到了校园。虽然里面的一草一木是陌生的,见到的人也是陌生的,她必定踏进了孙女、外孙女就读的校园,这一步迈出,何其沉重,何其艰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虽然没有具体询问过母亲两次置身校园的感受,但是以我对母亲五十多年的了解,我确信母亲是高兴的、满足的。五十多年来,母亲经历了生活上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再苦她都坚持让我们子女读书,坚信教育能改变现状, 能给我们这一代好一点的生活。由于母亲的信仰和坚持,我们家虽是村里最穷的,却是全村四十多户人家教育程度最高的。我们姐妹五人最低都念到初中。继我之后,我哥的、我弟的、和两个妹妹的孩子都上了大学、大专和初中专。在我读书的最困难的年代里,眼看着我因为交不起几元钱的学费被学校强行要求回家拿钱时,常年围着灶台转的母亲不得不一次次向邻舍哀求借几元钱,给别人说尽了好话和承诺。当收到我的大学通知书,知道她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时,母亲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她多么为我感到骄傲!她又多么盼望能到我的大学看一眼在农村人看来和普通世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今天,坐在书桌前重温妈妈两次在校园的照片,我再次忆起那一段在中国艰难的求学岁月和母亲始终如一的对教育的信念和对我的信心。二十多年来,家里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观,铁路、公路也把农村和城市连接到了一起,各级学校也慢慢将关闭的大门向社会打开,更重要的是,城乡距离在不断缩小,社会上对农民的歧视比起过去明显好转,使农民父母能够拿出点信心和勇气来到子女读书的学校,同子女一道目睹学校的面貌和感受学校的氛围。这是天下父母再普通不过的诉求,朴素的就像一碗解渴的凉开水。可是这一天的到来,对生活的那个困难年代的妈妈来说,却等了几十年。这一步从灶台到校园的跨越就像蜀道一样, 充满着荆棘和障碍。即使在今天,对相当多的农村父母来说,踏进子女就读的校园仍不失为一大奢侈,仍然需要克服经济上、距离上、心理上的许多挑战。所以,当你下次看到这些服装和举止还很另类的农村父母送他们子女上学时,请给他们一份理解,一份同情,甚至一句问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9388/

从灶台到校园的距离的评论 (共 7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木谓之华
  • 鲁振中
  • 紫燕之约
  • 淡了红颜
  • 襄阳游子
  • 老党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