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榆树的思念(《寨里村记忆》系列散文)

2018-02-07 09:56 作者:方舟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家后院正对着村里有名的富户傅金声家,毗邻处傅家一侧生长着一棵榆树,高大挺直,枝繁叶茂,被他们家称为镇宅之树。树稍上有两只喜鹊筑了一个脸盆大的窝,养了两只可的小喜鹊,一家子从早到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常常在早晨的睡中,被它的叫声吵醒。

那时,抗日战争刚刚胜利,日本鬼子留下的满目疮痍正待恢复,国民党沉重的苛捐杂税又频频袭来,村民们大多都在死亡线上挣扎。父亲扛长工挣来的粮食不足全家四口人糊口,母亲不得不经常挖野菜、挘树叶掺和着吃。三月,离小麦成熟还有两月天气,野菜挖光了,可以吃的榆树叶也被挘食一尽。眼看一家人就要断顿,母亲止不住地唉声叹气。这时,我站在院子里望见了院子背后那课枝繁叶茂的榆树,对母亲说:“那棵树上的榆叶多着呢,够咱一家吃好几天了呀!”

听了我的话,母亲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希望,接着又很快暗淡了下来,叹着气说:“他家深宅大院谁能进得去?”我说:“他家和咱家还伙着一个先人呢,咱去说说试试看呗!”

时近中午,母亲左手牵着我,右手拐着篮子,敲响了金声爷爷家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位年届五十,肤色偏黑的慈祥老太太,笑着说:“是侄媳妇呀,快进来吧!”母亲拉拉我说:“快叫奶奶!”我叫了一声“奶奶”,老人抚摸着我的头说:“多好的孩子啊!”进了门母亲有点战战兢兢地说:“婶子,你看孩子饿得慌,能不能让我上你家后院那棵树上挘榆叶呀?”老人说:“你看看,外气了不是?先歇一会儿,你就上去挘吧!”说着进厨房拿来了一个高粱豆面合蒸的窝窝头说:“孩子快吃吧,你看都饿瘦了。”我看了一眼母亲,接过馍大口吃了起来。

榆树又高又大,一般人是上不去的。可母亲把篮子挂在腰间,双手抱住树干竟很快爬了上去,坐在一个粗大的树枝间挘开榆叶,一边还说着:“这榆叶真大。”我在树下津津有味地吃着窝窝,越吃越觉得香甜,吃了半个忽然想起家里的小妹妹还在挨饿,就仰起脸对母亲说:“人家的馍真好吃,剩下这半拉馍留给妹妹吃吧!”母亲听了竟半天没有说话,忽然一滴水掉在了我的脸上,那是母亲的眼泪。我说:“妈妈。你哭啦?”母亲说:“妈没本事啊!……你懂事,那半拉馍留给你妹妹吧!”当妈妈领着我回家时,一再对金声奶奶表示千恩万谢,老太太说:“谢啥呀,吃完了还来挘吧!”

一篮子榆叶很快吃完了,第三天母亲不得不领着我再次敲响了金声爷爷的家门。金声奶奶依然热情接待了我们,我又再次吃到了那又香又甜的高粱豆面合蒸的窝窝头。当母亲挘满一篮树叶表示感谢后要走时,金声奶奶执意要我们坐坐。他倒了一碗水递给妈妈说:“侄媳妇啊,不是你要谢谢我,是我要谢谢你!”母亲惊奇地说:“老婶子,你咋能这样说?”老人说:“是真的,我说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金声奶奶说:我娘家也曾经是个大户,后来破落了,也算老天有眼,我阴差阳错嫁给了你金声叔。我从小就听到了一个“榆树赎罪”的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姓余的财主,靠着巧取豪夺发了家,家里财宝堆成了山,可就是孩子们都不争气,不是残废就是痴呆。眼看后继无望,他来到一家庙院算卦,老方丈对他说,你家发的都是不义之财,你家三代以内将为痴呆,三代以后将绝户。余财主惊问有何破解之法,老方丈掐指一算说:你只要把大部财产捐出,老天爷自会安排。余财主满口答应,并立了字据。第二天,家里财宝忽然消失不知去向。过了几个月院子里竟然长出了三棵大榆树,枝繁叶茂,开春树上挂满了榆钱,据说那都是余家的元宝变的;秋长满了宽大的榆叶,据说那是余家的金叶子变的。遇到年馑,周围的穷人们纷纷上树挘榆叶榆钱为食,度过了饥荒。此后榆树救济的穷人多了,余家就又兴旺起来,后代一个个耳聪目明,有的还当上京官。你看这不是几棵老榆树救了他们一家的命么!

母亲听了,望着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只说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在积德行善,最后必有好报。”老奶奶一直把我们送出家门。

这一个春天我母亲先后到老奶奶家挘过七八次榆叶,直到接济到新粮。以后,母亲多次说到老奶奶家的这棵大榆树,最后总要加一句:“你老奶奶是个好人。”

一九四九年,我们家乡解放了。在历次运动中,金声爷爷都在顺应潮流:解放军开仓分粮,他家配合;在土地改革中他家家被定为富农,拿出一本分土地分给贫下中农,他家配合。他们家的几个孩子,都在跟着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走,有的当了高级教师,有的成了高级工程师,有的当了人民检察官。每念及此,我都会想起那棵大榆树,总觉得金声爷爷这一家能有好的报应,与这课大榆树有关。它在我的心中,已经成了一种慈悲和善良的象征。

(2018.1.29)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9173/

榆树的思念(《寨里村记忆》系列散文)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