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陕州,地坑院

2018-02-04 22:16 作者:暗雪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几年,老陕州地坑院在国内名声大噪。政府和经营商一系列的宣传营销活动,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不少好处。后来陕州灯会又成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大看点,屈指算来如今已有三个年头了。

不管是外面怎么宣传,对于我来说,并不能激起心底游览的愿望,这些景点我是一次也没有去过。地坑院从小见的多了,也不是没有在里面住过。凉倒是真的,就是土炕上铺着的稻草有些扎,被褥有些潮,最受不了的是床上的虱子有些多……灯展嘛,上海外滩、北京王府井和重庆朝天门码头的景都看过了,再好能好到哪里去!《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前一天,恰逢周末,天气晴冷,正是拍照的好时候。无意间看到一则两个月前的新闻,说是市区往地坑院开通了旅游专线。也是无聊,就坐上了去地坑院的公交。如今的地坑院已经成为展览当地文化的看点,做为博物馆的功能元素更多一些。不过能把这些文化元素整合起来,也是对陕州历史的一项贡献。

在里面参观了四个小时,从外观环境到地理位置,从地上布局到地下构建,包括一些地方文化的陈列。但是我看的更多的,是那些没有被开发的地坑院原貌,从中更能体会古老村庄那种“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农耕生活。在斑驳的痕迹中能寻找到时光的记忆,从坍塌的窑洞里能倾听到历史的沉吟……

人们说起地坑院,不说三门峡地坑院,都说老陕州地坑院,是因为三门峡做为地域太过年轻,加个“老”字,是为了给新成立的陕州区区分开来。老陕州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村落。西周时,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是为焦国;又封虢仲于陕。是为虢国。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不稳,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也就是现在陕州地坑院景区所在的张汴塬。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均由此时而来。

战国时,此地始属晋,后归魏,部分又为韩国管辖。公元前390年秦公设立陕县,隶属三川郡。陕县位于崤山环抱之中,“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襟要”,是豫西和渭河平原间的咽喉。“陕”,隘也,就是险要难以通行的地方。公元487年北魏孝文帝置陕州。隋改陕县,唐复改陕州。之后,在五代、宋、金、元、明、清都叫陕州。可见老陕州的历史之悠长,文化之久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陕州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状。陕塬黄土层厚约20到70米左右,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特殊的地质地貌也就为 “地下挖坑,四壁凿润”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从气候上来分析,陕州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这里十年九旱降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发生,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塬区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群。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上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地坑院能在陕州长期存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经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周边黄土塬上的陕州先民却相当贫困。这里缺乏煤炭,也稀缺森林,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不需要建筑木料,农闲之时挥撅刨挖便能建成一座窑院,还能保证冬暖夏凉,节省了煤炭。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打收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可谓他们的最佳选择。

地坑院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这与普遍通用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地坑院是在黄土层中挖出的居住空间。这种建筑形式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性格,乡村住宅融于大自然之中,好像是大自然的延续。先秦时有一本书叫《考工记》,记录了当时“百工”造物的一些原则,第一条原则是造物要讲“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道理,创造任何一种物件都要考虑到天气、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地坑院充分体现了“天有时,地有气”的营造法则。

地坑院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建筑形式。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到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30至50厘米高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除满足功能要求外更注重美化与装饰,用砖则必砌成各式花墙,用土坯则在顶部的扣小青瓦中作装饰花形,于简朴中蕴涵灵秀之美。在栏马墙下做的青瓦挑檐,做法有一叠和数叠,在窑顶预埋木挑梁或石材挑梁,上铺小青瓦而成。

人住在坑里,排水和防渗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至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的雨水。地坑院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几种。这说明建造地坑院同样受到汉族传统八卦文化的影响,老百姓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主方向的朝向。

建地坑院有三要,就是主窑、门洞窑、灶火窑的位置很重要,讲究阴阳平衡,图个吉利。造窑孔数也多有讲究,有明五暗六含八封九之说。九为大,所以九孔窑院落最多。主窑三窗一门,最高,其它窑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无窗无门。地坑院窑门多为一门双扇,以槐木、椿木为主,油漆多用黑漆带红线的色彩。在门的一侧留有锅腔和土炕的烟火道,窑洞倚窑口盘炕为“通灶炕”,有的窑盘前后双炕,前炕睡孩子,后炕睡老人。冬季烧火做饭、饭熟炕热。盘炕择日带“七”,尺寸长短也带“七”。如长六尺七寸,宽四尺七寸。“七”与“妻”同音,取意“与妻同炕,偕老百年”。窑洞大小,一般主窑为九五窑,宽九尺,高九尺五寸,其它窑为八五窑。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地坑院的门洞中,通道多用砖砌筑成阶梯形。门楼多用砖瓦精心砌筑,俗称“穷院子,富门楼”。

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一般另有单独的窑洞做厨房、粮仓及鸡舍、牛棚。院内可以圈养牛、羊、鸡、狗等,人畜共居。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之为拐窑,用于储藏杂物或用于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院顶地面用于打场、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收获季节可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屋内放置的粮囤中,粮囤是用苇子编成的,在囤下铺一层约20公分厚的麦糠,粮食装满后顶上再盖一层麦糠,最后用泥将囤顶封严,可储存粮食三年五载,不生虫,不腐烂变质。茅厕顶部也开有一个“马眼”,一方面可以通气,另一方面可以把晒干垫厕的黄土直接灌入窑内。

窗户是方格状,裱糊白纸或安装玻璃,节庆时贴窗花。窑洞窗户上贴窗花是传统民俗。多出于妇女之手,旧时姑娘们长到十二岁左右,除劳动、干针线活外,还要学剪纸。窗花的制作很精细,分为画、剪、薰、染、贴五个步骤。这使得陕州剪纸和捶草印花、陕州澄泥砚、陕州锣鼓书成为陕州文化的代表。

在地坑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是院里主人装饰地坑院必不可少的工序。春暖花开,人们犹如生活在花丛中,置身其中有一种娴静的农家情调,心情格外爽朗。院子里再种上几棵果树,夏天既可以乘凉,挂果季节还有新鲜可口的水果吃。地坑院种树特别有讲究,要“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杨树)”、“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因“梨”与“利”同音,榆树称为金钱树,石榴多籽(子),均取吉祥之意。门洞旁栽一颗大槐树,谓之“千年松柏,万年古槐”,寓意幸福长久安康。当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它的人文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实用功能。它提示地面上行走的人“别掉下来”。

进入地坑院村落,往往首映眼帘的是那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子和庭院中的绿树、窑顶上的麦秸垛;这些自然的色彩在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黄色大地上是那样的鲜艳夺目和协调统一,富有生活的韵味,体现着装饰与生活的高度统一。另外种植于崖畔、路边、入口的枣树,无论是在枣花飘香的六月、还是那挂着红艳艳大红枣儿的八月,都在装饰着黄土窑居村落。与地坑院一样久远的柿子,也被陕州人民酿成了贡醋绵延至今。

地坑院是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同样也是老陕州文化的体系之一,更是中国民居建筑领域的精彩篇章。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居住条件也正逐步发生巨大变革。人们逐渐从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砖瓦房所替代,如今极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了。成片的地下村落正在加速走向消亡。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让我们知道祖宗是什么样。如果消失了,就意味着人丧失了记忆,意味着人没有了童年,没有了过去。有选择地保护抢救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坑院村庄,已是刻不容缓。发展地坑院旅游正是做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特色旅游的开发以保护文化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了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需改进的空间仍然很大,要摆正经济利益与资源保护的关系,着眼全局,着眼长远。要突出自身的资源特点,而不是迎合市场需求。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地坑院已经没有人在居住了,没有人住的地坑院,只能是一座纪念馆。这对人文文化的发展是一种缺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8940/

老陕州,地坑院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