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乡的年

2018-02-04 18:48 作者:栾维权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午后,两点零三分,我突然从睡中醒来。

阳光,不知何时偷偷地溜进了卧室,暖暖的,就在床头!

传入耳中的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嬉笑声,我知道欢乐的孩子准又是在打打闹闹。当然,男孩子们又放起了鞭炮。空气里有浓浓的火药味儿。

这意味着什么?快过年了啊。又是一年啊!

推开窗,对面的山上仍是白皑皑,树木凋零;阳光暖暖,意微露,硬是毫无顾忌地洒向白雪,拥抱着她,呵护着她。一冷一暖,却都给人希望,给人温暖,是鲜明的对比,又无丝毫的违和感!

竟又突然想起儿时,盼望着下雪,一下雪便有年味。一到腊月二十几的样子,一直到大年三十,母亲总是早早起来,擓上竹篮,踏着积雪,一步一步走到集上买年货。我们还在被窝,她已经回来了。从集上一来一回,八、九里路吧。听到外面有咯吱咯吱地脚步声,我们兄弟姐们三、四个,便激动起来,像雏燕一样,个个伸长了脖子看母亲会带来什么好吃的。母亲总会说:“给,烧饼,你们掰着吃,不争啊,还热着哩!”记忆中,烧饼绝对是美食,芝麻多,馅儿香,中间焦,里面香软,四周是花纹,好吃得很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童年岁月里,总有烧饼的香味吸引着我,诱惑着我,又温暖了我。盼望着母亲赶集回来带个烧饼回来,是我很大的期盼,每每得偿所愿,不曾失望;哥哥姐姐们喊我“小羔”,总是把大半个烧饼留给我,已是最大的幸福

偶尔,母亲从怀里也会变戏法似的掏出点别的,香香的肉盒,甜甜的糖糕。我们知道肉盒和糖糕都比烧饼贵,母亲一般舍不得买的。当然,她自己往往连烧饼也舍不得吃。有时候,年景好了,也会带一点很便宜的鞭炮,烟花,灯笼小玩意什么的。我们姊妹几个围着别的孩子转,眼巴巴地看着人家放鞭炮、烟花,打灯笼,她心里也是不好受的。但是,再艰难的日子,过年了母亲总会给我们扯上一块布,让同村的巧手做一件新衣服,或者买一件。

很多年来,她独自带着四个孩子,里里外外,是不容易的,辛苦劳作,一年到头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过年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今,多少年过去,我们姊妹四人,都早已为人父人母,姐姐也年近半百,最小的我也三十有几。每每过年,我们总是想着早一点从天南海北赶回去,陪她过年,给她买件新衣服。不是大鱼大肉,就买几个热腾腾的烧饼给她,像疼自己的孩子一样她。这其中,总有一种心情,母亲逐年衰老,需要我们反哺,当初她如一只母鸡,艰难的环境中,处处护着我们,啄食于我们。等我们次第长大成人,又希望我们有出息,个个都跳出贫困落后偏僻的小村落。而年关将至,每每夕阳西下,自己却翘首以盼,倚门而望,无尽地思念着我们,年复一年。

记忆中,即使到了大年三十,父亲照例是不回来过年的。凌晨两、三点钟模样,母亲便挨个把我们全家叫醒。换上最干净的衣服,不管过去的一年是喜是悲,是艰难还是顺利,她总是要我们以最好的心情和状态迎接新的一年。打扫好卫生,贴好春联,包一大案板饺子。

我们一家人都毫不迟疑,立即进入角色,责任分明。烧火的烧火,洗菜的洗菜,摆贡品的摆贡品……饺子煮熟了,一掀锅,鞭炮要立即响起来。母亲总是先舀几碗来,先敬天爷、依次是灶爷,再敬财神。家里的大大小小,不管回与没回,总要每人舀上一碗。当然,还要再多盛一、两碗,是希望家中添丁,子孙兴旺。

早早地起床,这是对生活最好的态度,而我们的心情总是虔诚和敬畏的。再苦的日子,从不自暴自弃,从不消沉堕落。母亲给了我这一切,极其困苦的年代,是母亲填饱了我的肚子,也是母亲让我于潜移默化中学会敬畏生命感恩一切,乐观积极。在以后漂泊他乡、独自奋斗的时光里,困境或者逆境,我从没有退缩,从不怨天尤人,亦不得意忘形,更不得志张狂。

而她,目不识丁,身材矮小,言语简短。

看新闻,关注天气预报,总少不了老家。“老家”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烙印。这个小城虽然温暖,但是没有烧饼,没有肉盒。更没有娘亲喊你吃饭,也没有人嘱咐你天冷了要加衣服啊。是啊,以前腿脚灵便,天不亮已从集市上转一圈回来的娘亲老了,天天喊着腰疼腿疼,陈年往事一说就是半天。我常常想,是谁给了我们生命,又是谁给了我们童年,贫穷但欢乐的童年?这个城市多“你”一个不多,但是家里少了“我”一个不行。过年的时候回来看一看,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碗饺子,到先人坟前磕头,向天地父母叩首,也似乎成了一种仪式,让我们知道今生何去何从。如若年来了,不回家。时间久了,便不知“我”是“谁”,魂兮终不知所归。

回家,是个永远不变的命题。

“近乡情更怯”。每至此刻,我的心总会荡漾起来,怕故乡变,也怕故乡不变,盼故土如旧,盼故人安好,怕她山河依旧,怕她衰败日甚。但是,总想多听几句母亲的唠叨,多走几遍儿时的小道,多看几眼熟悉的风景。不管多久,不管多远,也不管多累。于是,说了多少次今年不回了,但是一听见外面响起鞭炮声心又焦躁不安起来,还是早早地准备着回家要带些什么,周密地计划着行程。

现在,两场雪已经下了,已经腊月过半。年前的日子,天气应该是好的。

残雪虽多,路途虽远。

家,还是要回的,因为有娘亲在,娘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8916/

故乡的年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