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32

2018-02-03 06:40 作者:张关林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32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释:攻:攻克,钻研。异端:事物的极端处。害:有害。)

(白话文)1,孔子说:“批判与自己不同的学说,这是很有害的。”

2,孔子说:“看问题要全面,如果仅着眼于一端,这样是有危害的。” 

(张说)第一种解释虽然字面上也说得通,但从当时的文化环境看,“异端”不能解释为后世的“异端邪说”,因为那时尚未出现百家争鸣的各种理论,因此,“异端”应该根据字面来理解,是事物的不同极端。任何事物至少有两个端点,你站在一端,另外一端就叫异端。“攻乎异端”,就是钻研、重视、认准一端,而否定另外一端。由于孔子一贯主张中庸,即不执一端,各端兼容,所以,这句话应该是第二种解释,即孔子反对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观察一个事物,要站在两端的中间,两端兼顾,不可偏向一端,这就是“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做事做过头和没做够都不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可从单一角度看问题,是极其正确的认识方法。比如,一群人围看一个雕像,每个人所站位置不同,看到的雕像必然互有差异,有的差异很大。哪个角度最真实地反映了雕像呢?人人都会说是自己的角度,否定别人的角度。好比瞎子摸象,摸到的都不是全象,但都认为自己的发现才是大象,别人的发现不对。孔子认为一个角度只能部分反映对象,不同角度都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谬误的一面。如果要比较全面地把准对象,就不能执着于一个角度。这就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意思。

但一个人只能选一个位置,而能兼顾两端的位置是两端的中间,这就是“中庸之道”的认识基础。

具体而言,“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有两个意思:1,要包容异己。平心而论,两个人从不同位置看一个事物,看到的肯定是这个事物的不同侧面,这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跟你不同,你第一反应是他错了,不会认为他可能也对。所以,包容异己很难,但却是必须的,否则你会犯错。

2,做事不能过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庸之道”。比如人的食欲,是自然赋予的生存手段。有人认为,想吃就吃,不想吃了,说明吃够了。就是说,“让食欲自行其道”是最睿智的态度。但是为什么现在出现那么多胖子?为什么“让食欲自行其道”却引来“三高”的年轻化?显然,在食物丰富的时代,“让食欲自行其道”是愚蠢的。节制、干预食欲才是睿智的。这就叫做“做事不能过头”。再者,我们总是拿“市场经济”来否定“计划经济”。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听凭供求自行其道,而“计划经济”则是人为控制供求。我认为两者应该兼顾,才对社会和经济最有利。比如现在的体育明星和演员的超高薪酬问题,反对者认为显然是分配不公,这是对的;支持者不否认不公,但认为是市场经济使然,无可厚非。我认为:超高薪酬固然是市场经济为之,但市场经济既然产生了分配不公的社会效应,说明市场出错,应该行政干预。各种经济政策(比如量化宽松)其实早就在干预市场。所以,演员超高薪酬不能干预的说法不能成立。

我们从各方面来体会一下,就会了解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多么睿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8759/

张说《论语》·连载32的评论 (共 10 条)

  • 江南风
  • 心静如水
  • 紫色的云
  • 鲁振中
  • 轻风伴月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淡了红颜
  • 雪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