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26

2018-01-17 07:40 作者:张关林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26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注释——以:根据,动机,原因。由:经由。焉:表疑问的代词,何处,哪里。廋:隐藏,隐瞒,掩盖。)

(白话文)孔子说:“看一个人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所用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去做的话,这个人怎么能掩盖得了他的本来面目呢?”

(张说)在这段话里孔子谈如何看清楚一个人。人在社会中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对他人,你一定会有信任与否、重用与否或合作与否的态度,而采取什么态度,取决于你对他的了解。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孔子认为,如果从动机、方法,以及安心做什么事等角度去考察,就能看清楚一个人。

当然,我们不要拘泥于孔子说的这几个方面,孔子的本义是,判断一个人,不要只看说什么做什么,还要从其他方面去综合考察,否则会产生误读。误读的负面结果有二,一是把坏人当好人,结果深受其害;二是重用了你以为有本事但实际没本事的人,结果把事情搞砸。许多人的不幸,就是由于看人失误铸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比如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晚年极其信任三个人:易牙、竖刁和开方。而管仲临死时,要齐桓公务必远离这三个小人。奇怪的是,齐桓公的信任和管仲的不信任,都是基于这三个人同样的行为。易牙是个厨师。齐桓公有一日说,好东西吃腻了,不好吃了。不久,易牙端来一碗肉,桓公觉得非常好吃,问什么肉?易牙流泪道,那是臣的儿子的肉。桓公大为感动,觉得易牙对自己无比忠心。而管仲认为,人最自己的骨肉,他连骨肉都不爱,怎么会爱别人?他杀儿讨好你,说明他自私到了极点。其他两个人也是如此:桓公认为他们忠心,管仲认为他们的行为有悖常理,忠心是假的。桓公不听。结果,三人执掌大权后,把老年桓公关在一间屋里,活活饿死。

另一个看错人的著名例子是战国时期赵王重用赵括的事。赵括熟读兵书,议论风生,令人心悦诚服。赵国与秦国对垒时,赵国将领是老将廉颇。他知己知彼,使用正确的策略,秦国无计可施,便放出谣言,说如果赵国起用赵括,秦国必败无疑。这个谣言加上赵括给人少年才俊的印象,使赵王认为廉颇太保守,便撤掉廉颇,起用赵括。但赵括母亲深知儿子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劝赵王不要用自己的儿子,并举出赵括并非将才的证据:1,赵括父亲赵奢(曾任赵国宰相)生前说过赵括不能领兵;2,赵括被任命为大将后,盛气凌人,底下人不敢抬头看他。3,他父亲当初得到国君赏赐,都分给了将士,而赵括获得赏赐,却藏在家中,不分给士兵。——赵王不听。终于导致长平惨败,丧师40万。赵括本人也送了命。

管仲从人性角度来看行为动机,赵母从将才必备的几个方面来看儿子,都把人看得很清楚,看清了就好办了。但桓公和赵王之所以看不清人,是因为没有从各个相关方面来考察人,而是一厢情愿地从表象来解释行为,所以自取其咎。

这里还想谈一个问题。重用了看错的人,事情搞砸了,我们都怪被看错的人,却轻轻放过重用者。这是完全错误的。我觉得,重用者要承担的责任,远大于被重用者。比如三国时的马谡。他的水平就是一个聪明的军事参谋,而孔明却非常器重他。刘备临死时,对孔明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因为刘备发现孔明很器重马谡,但他觉得马谡的实际办事能力远远低于他的思辨能力,所以发出这样的告诫。但孔明没听进去,后来让马谡独当一面,结果丢失街亭,北伐失败,挥泪斩了马谡。我们把军事失败的责任全推到马谡身上,而孔明的误用只是一个小缺点,这极不公平。马谡悲剧的制造者不就是孔明吗?马谡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参谋,曾经提出“攻心为上”的战略,为孔明七擒孟获、彻底平定南方作出了贡献。如果孔明不让他出任主将而发生错位,他可能一生都很风光。但他本人无法左右的错误定位毁了他一生,还要他承担责任、蒙受耻辱,显然是非常不公的。

看清人,对人对己都是好事;重用非人,多半会毁掉被重用的人。而要看清人,就必须遵循孔子教导,从多方面去考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6751/

张说《论语》·连载26的评论 (共 9 条)

  • 倪(蔡美军)
  • 榆木疙瘩
  • 木谓之华
  • 墨白
  • 雪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