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试论贫困干旱山区的经济问题(旧稿新发)

2018-01-12 18:27 作者:李映泉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试论贫困干旱山区的经济问题 (旧稿新发)

——兼论会宁农村调查报告

1987年10月19日于甘肃省财政学校

这几年,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的家乡,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会宁县,和全国农村一样,开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这种可喜的形势从何而来?如何扩大这种可喜的形势?作为来自农村的学生,带着能为振兴家乡出一份气力的愿望,利用寒假,我走访了家乡的有关部门、乡村和农户。了解到:得心的政策,使长期被压抑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巨大的迸发;加之合节的水,家乡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恶劣的、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仍然使农民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境地。1986年秋开始的干旱一直持续到今,人、畜饮水都出现危机,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这一问题,归根到底反映到气候与植被这个长期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上。因此,在喜悦之余,也留下许多要深思的问题。如何使类似家乡的农村能彻底摆脱困境呢?不仅家乡父老关心这个问题,而且这也是当前农村深化改革的一项新的主要课题。为此,我得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与设想:

一、力争减少贫瘠陡坡耕地,大面积植树造林,造林用地应不少于农业用地的30%

大家知道,森林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它可以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但更重要的是它能降温增湿,改善气候,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环境。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地盘”上来分析造林对农业生产的优越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依据生物和气象研究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出:凡是森林植被占国土面积3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其气候变化条件都是十分良好的,当然其生态环境也很不错,否则,生态平衡就不太好,生态效益也不太佳。拿世界上著名的多林国家瑞典、丹麦、巴西、法国、泰国、苏联、以及美国等来说,这些国家有处在内陆的,有在沿海的;有属中温地带的,有寒温带、热带、温带海洋地带等等。不管怎么样,它们的森林植被均超过国土的30%,有些达到50%以上,气候条件特别好,大部分地带很适宜农作物生长。如法国,是欧洲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占欧洲年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当然相当高。相比之下,我国虽然是一个世界大国,但森林面积仅占不到国土面积的13%,全国性的干旱可想而知。当然受海洋气候影响很少,处于北部内陆干旱地区的我省会宁、定西一带就更是如此。须知大气候是由小气候形成的,小气候不好,大气候也很难改变,这是符合辩证法和自然规律的。我国东北,气候很典型,考究一下这里的森林植被,竟超过整个东北土地面积的45%,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三分之一以上,那里是全国富足的地区。假若全部毁林开荒,哪又会是 一种什么景象呢?还会不会生产出产量居全国之首的春小麦,大豆,甜菜呢?恐怕很成问题。这难道不是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典型例子吗?

大范围不论,就拿会宁来说:寒假期间,据从县财政局以及一些乡村的调查可知,全国大部分地方对造林认识不足,而在财政局同志看来主要是资金不足。他们说;“现在有些事情走极端、跟形势,上级只给政策、指标,而不给钱。就拿造林植被方面来说,建国以来营造的林带、林网不多,仅有华岭林带、会宁城东山林场、铁木山等少数几个地方较为著名,造林较好,其余大部分地方都没有林带或成片的林网,只不过在各乡、村、社、户的小河流域或农田地埂有一些零星的树木或小林网,根本在会宁全县六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占不了多大气候。”

仅据不完全统计资料即可看出,对造林的重视程度如何。前几年,胡耀邦总书记上任时强调种草种树,治穷致富,振兴甘肃经济,会宁造林工作稍有起色。1983—1985年,林业事业费每年递增,由1983年的80万元增至1985年92万元,此项支出占整个农林水事业费的比重,由1983年的21%升至1985年的32%。造林面积也有所增加,截1986年统计,共完成造林面积亩,其中社队完成亩,国营完成2000亩。这个数量远远小于全国林木平均覆盖水平,达不到10%。从国营林场造林之少可以看出,国家重视的程度更加不够,也根本没有退耕还林的情况。1985年以后,情况又有了变化,林业事业费反而较前几年有所下降,1986年林业事业费决算数为26.5万元,占整个农林水等事业费(包括造林专款在内)的18%,1987年预算执行下来25万元,比1986年又有所下降,同类比率为16.5% 。由此看来,县委、县政府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并未认识到造林对于改善一个地方生态环境、以及进一步可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极端重要性。

我认为,种草种树与种粮食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又有联系。所谓矛盾,是指造林牵涉到与种粮争地盘的问题,占用林地多,必然减少耕地;所谓联系,是指这两方面的关系搞好了,因气候条件的改观,又可以使粮食产量有稳定增长。当然,在绿化问题上,措施不力,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的灵活性不够,与当地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有一定关系。正如一位被问的农民所回答的:“我们仅有的一些地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哪里还能顾得上种树?”因而农民们不愿意减少耕地,哪怕是最贫瘠的山地,领导也迁就了事。其实,这是农民和干部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缘故,若能认识到种草种树与种粮争地的矛盾,那么对于暂时因一些地方造成困难而给以拨款补助,而在认识与拨款问题上恰恰是人们没有认识到的,又是上级决策的失误处。因此有必要提出造林30%的比例来。

我主要针对的是干旱少雨的山丘地带的经济问题,对于水利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即使也属于干旱区,仍不宜减少耕地,只是应当毫不放松植被水土保持工作。权衡国内外情况可以看出,植树造林要忍痛割爱,减少一些必要的土地,这与长远利益有好处。对于改革的事,人们往往看不惯。造林绿化没有三五年,甚至数十年不见大效, 但只要坚持下去,后代们一定会为看到他们的父辈艰苦创业,大干社会主义的光荣业绩而欢欣鼓舞的。要大量削减坡耕地,特别是贫瘠山区,起码要削掉30%才行。这不仅仅是一个策略问题,而且是一个实事求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生态环境,促进农林双丰收,造福子孙后代。既然荷兰有拦海造田的奇迹,那十几亿中国人民为什么不能有彻底改造祖国生态环境的雄心壮志?

二、试行人口迁移流向商品粮基地开发区的政策

要改善气候条件,必须减少大量贫瘠耕地。有的要部分地减,有的则要全部地退耕还林。这就涉及到某些地区居民的搬迁问题,没有地种了,总不能坐吃山空嘛。所以政府要考虑适当地搬迁一部分人出来。比如,可将会宁等中部干旱地区的人口搬迁到河西走廊等一些人口比较稀疏的商品粮基地开发区。近年来,会宁县有四百多农户、一千二百二十四人搬到河西居住、生产,主要解决耕地紧张状况和吃水困难等问题,并没有涉及到造林问题,但这毕竟是解决贫困的一个措施。全国也要具体对待,当地政府应对搬迁的移民付一定的搬迁费。据不完全资料表明:会宁县在国家拨付的“两西”建设款中,用于移民搬迁方面的费用:1984年为32万元,1985年为18.5万元,1986年为9.52万元(其中有些年份的任务没有完成),这样有利于他们重建家园。而遗留下来的主要财产——土地及一些农具、牲畜,则一律归集体统一处理。对人口迁移后留下的土地,进行全面的绿化;对一些水份、水源条件较好的耕地则应当继续耕种,农户也可不忙搬迁。但以后要考虑一定要在定量的面积上占有三分之一的林地比例。既然一个国家有30%左右的林地,可使气候、面貌改观的话,那每一个小范围内何尝不这样呢?小气候不是形成了大气候吗?对于因造林形成的土地紧张状况,则应从增加土地投资上来解决。科学证明,土地有很大的潜力。从目前来看,贫困干旱地区土地的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只是由于缺水,又没有很好地投资,才致使其生产力大为下降。如果使上述条件得到满足,则单位产量会大大提高。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会宁县移民办公室,从交谈中得知,移民迁出区并未造林,而是分给附近未迁农户继续耕种,国家也不给这些地方再有多少投资或用以增产粮食,只是这些地区为吃水犯愁而增加了一些人畜饮水款项。自1983年以来,各级共拨付56.9万元用于吃水补贴。据财政部门同志反映,目前有些乡村土地面积占有量相当多,平均每人占十到十几亩地,减少三分之一左右的耕地用以造林绿化是不成问题的。就拿每人占有十亩来说,减三分之一之后还有近七亩耕地,以平均亩产二百五十斤算,人均年产量一千七百五十斤,扣除15%的农业税,还剩余一千四百八十六斤,何尝不够吃?只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仅现在的温饱可完全解决,而且还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这个设想是合理的,并有可能实现的。

当然,对这些地带的“川区”不宜减少,减只能是贫瘠地区。川区能灌溉的,还是实行农田林网化较好。现在应大力提倡荒山植树造林。会宁县这几年造林绿化虽没取得多少成绩,但造林方向还是从荒山造林起步的。

三、千方百计提高造林耕地的经济效益

中共十三大,中心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而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对于造林、种植也是同样,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造林与产粮区划分好以后,就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粮食问题,在其耕地减少以后,就不得不成为一个大抓特抓的问题,必须采取人工、生物、科学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搞好粮食生产,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实行大面积的机耕化就成为很必要很迫切的任务了。目前甘肃会宁以至于整个中部干旱地区,可以说90%以至于100%还是传统的二牛抬杠(仅是从县农业局获得的粗浅的资料),这是很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此政府应尽量考虑发展小型农机具的运用,提高耕作水平。对于育林区,一定要保证造林存活率,不能是形式上的、政策上的造林,过后仍然是一片废墟。造不起林带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认识不足。仅从调查的一位副局级干部口中就可以得知,会宁县对于造林、管理的整体态度、重视程度。这位“好心”的被调查者谈道:“咱们县十年九旱,生活温饱、吃水问题都不得解决,还哪里顾得上树的死活呢?那是政策上一紧一松,遇旱之年,咱们还能保证它活下来吗?”这位领导虽倒出了苦衷,却也不无讥讽的口吻。以我看,他们更带有狭隘、自私、偏见的成分。所以我觉得:造林也应当实行人工、生物、科学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造林问题上,一个重要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上举例就暴露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包括主要领导那种对待工作马马虎虎,一推了事,一身官僚主义的管理方式、不良风气。所以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林业方面的人才(包括具有丰富经验的林业老工人,以及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计划生育问题。这个问题不言而喻,人口多带来的耕地、住房、生活、就业等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作为经济问题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还必须提出来,以引起社会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人口住房问题日趋紧张,占有土地搞建设也是经常的事,这是造成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而人口增加是土地占用量紧张的根本原因。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土地的沙漠化因素。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在上述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可试行3:1财政投资体制

对于经济结构,主要是由于我省中部贫困干旱山区,并由此推而广之的全国贫困干旱山区实行3:1的农林结构体制的设想,可大大改变原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状况。但是,这种改变需要拿一定的财力作保证。所以在财政投资体制上,在支援农村的财政资金的分配上,也相应地试行3:1财政拨款或信贷体制。当然这专门是农业生产性的投资,把农业非生产性(主要是种植业、林业以外)的投资除外,如农工商联合企业或搞其它一些商品生产的加工、外运等的投资。这些方面(主要指乡镇企业)可自筹资金,自主经营,国家不直接投资,但也要缴纳工商统一税收。国家财政拨下去的资金要专款专用,节约使用;结合当地条件,有重点、有分别、有步骤地使用。花一分钱,要办出一分的实事来。对于人口迁出于外地的农村人口,其生产补助应由国家“两西”建设专项资金款来解决。

前面已述,会宁县这几年也比较重视了这方面的用款,“两西”款用于这方面的比重要占到平均30%左右。全国也可因地制宜地考虑。我相信,只要各级政府能这样实行的话,那么,农村的面貌,特别是贫困干旱山区的面貌会有较大的改变,脱贫致富的步伐会来得更快一些。商品经济虽然是一个致富的途经,但我认为,党和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宏观决策如何,比微观搞活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指导意义,我的观点就指的是宏观决策。

应当指出,以上问题仅仅是我针对贫穷落后的干旱地区特别是干旱山区的经济问题所谈的一些非常粗浅的认识、看法与见解,再加上自己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的所限,自身的问题肯定不少。但是面对当前改革的现实,提出了许多问题,要求人们大胆思考、探索、创新。改革本身是一件十分复杂,而又不容易被人理解的事情。正因为这样,领导者们要广泛地吸取各方面的意见,稳定、慎重地进行改革,看准一步改一步,力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提出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供大家参考,也是必要的;当然,我一个人的看法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是积水成河,只要全国各阶层人民都能集思广益,那肯定会为各部门对改革的决策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6370/

试论贫困干旱山区的经济问题(旧稿新发)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