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龙生庭:喜看“马骑骡子马有味”地方的崛起

2017-12-23 23:21 作者:洞庭方舟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湘西人,泸溪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但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泸溪的地名,陌生的是泸溪的山、泸溪的水、泸溪的经济和泸溪的社会。

童年时在偏远的乡村长大,活动范围狭小,所以,孤陋寡闻,并不知道有个地方叫泸溪。只是读到初中,偶尔看看《团结报》的新闻,也就知道自治州的版图里还有个泸溪县。读高中时进入县城,曾听到几位县城的同学在谈及湘西各县的方言时才有了些初步的印象。那时,他们用花垣的汉语方言去解读凤凰、泸溪、吉首这几县的一些方言土语,听起来,十分有趣。他们说,某些方言土语对于初次接触的异乡人来说,真的是不知所云;然而,一旦作出解释或者说翻译,又几乎可以让你忍俊不禁,笑得抽筋,笑出眼泪,笑痛肚子。

他们说,吉首土著居民用汉语方言说“烫”叫“巴”。吉首土著人去当地粉店要烫一碗牛肉米粉就说:“老板娘,给我‘巴’碗牛肉粉”。不久,老板娘就会给你端来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米粉。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可是,有的吉首土著到了省会长沙,走近长沙的米粉店,用吉首汉语方言对老板娘说:“老板娘给我‘巴’碗米粉。老板娘答应声“好嘞”,于是手忙脚乱地忙乎了好一阵,然后用个大托盘一下端来八碗牛肉米粉,放在吉首人面前,说:“老板,你要的八碗牛肉米粉做好了,请慢用。”吉首土著看着桌上的那八碗米粉,有些惶惑不解,于是对老板娘说,“我说要‘巴’碗米粉,你怎么给我送来来了八碗?我能吃得完吗?”“你不是说要八碗吗?”“你听错了。我们吉首人说‘烫’就说‘巴’,‘巴’就是烫的意思。‘巴’碗米粉,就是‘烫’一碗米粉。”长沙老板娘这才知道,因为自己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没有听懂吉首土著人的某些字义,造成了一场有趣的误会。

说到凤凰人的汉语方言土语,也有些有趣的段子。比如说,汉语说“这个东西不怎么好吃”,用凤凰汉语方言土语说出来,就成了“给个帽恰墙。”作为一个外地人初次听到这话语,怕也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吉首、凤凰的土著人,把“告诉”的意思说成“报”,“告诉你”说成是“我报你”。由于是口头语言,“我报你”这三个字,在外地人听起来似乎就成了“我抱你”。外地的男人听了“我抱你”,心想,你个大男人来抱我,神经病!你是同性恋吗?外地的大姑娘向吉首土著大叔问路,然后听大叔说“我抱你”,保证会立马花容失色,圆瞪凤眼,大骂流氓。

他们说到泸溪土著的某些汉语方言,听起来更是妙趣横生,幽默无比。比如说泸溪人很吃辣椒,凡是炒菜吃饭几乎离不开辣子。“不吃辣子没有味,吃了辣子辣死人”,这是泸溪土著的口头禅。有个同学绘声绘色地模仿泸溪土著的口音说这句口头禅时,那话语在外地人听来,怎么听都是“马骑骡子马有味,骑了骡子摞死人“。试想一下,高大的枣红马骑在一匹乌黑的小骡子身上,骡背上还重叠地驼着几个死人,马口咧开在得意地微笑,那情景该多新奇、幽默和滑稽。那时,说的人绘声绘色,唾沫四溅;听的人津津有味,哈哈大笑。所以,泸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些调侃,并不含有一丝对各地方言土语的歧视,只是说明各地语音的差异有别而已。

六十年代初期,我考上了大学,取道319国道去长沙赴武汉上学,虽然多次坐车往返都经过泸溪,但都没有下车。及至七十年代到了吉首大学任教,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通车,出差长沙等地都是坐火车往返,几乎再没有机会路过泸溪了。到了近年,吉首到常德的高速路开通,我也曾几次自驾往返于吉首——长沙之间,路过泸溪,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都没有在泸溪县城下车走走看看。所以,对于泸溪的认识,仍然是停留在“马骑骡子马有味”和铁沙河渡口路陡、弯急、水深、船旧、危险、恐怖的记忆上。后来,因为五强溪修筑大坝发电,泸溪县城属于淹没区被迫另选新址建设。据说经过泸溪人民多年的努力拼搏,搬迁到白沙镇后的新县城,迅速崛起,建设得很不错,现在已经成了湘西的一颗明珠。但一直没有机会一睹泸溪新城的芳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最近一段时间,右脚有些疼痛,在医院做了磁共振,也没有查出个子丑寅卯。或许是长期开自动挡小车四处出行,频繁地踏油门,踩刹车,累坏了右脚,造成了肌肉劳损吧。老伴说,她有一位拳友半月板损坏,无法再玩太极拳,在当地两个大医院诊治花了三、四万元也没治好。后来听说泸溪县城有一位杨姓郎中,用草药治疗,很快就好了。于是,老伴建议说何不也去泸溪找这位郎中治治腿?我想,老伴说得有理,再说,我去泸溪也可以看看当年的学生,还可以下马观花,仔细看看泸溪的新城风光和人文风情,一举数得,岂不美哉!

说走就走。11月29日,我开车从张家界出发到了泸溪。心想,这一次我得把泸溪的一切好好看个够。

从泸溪收费站下了高速,不久就来到了泸溪的沅水河边,脚踏实地来到了“马骑骡子马有味”的地方。沿着美丽宽敞的车道,我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车速。透过车窗,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顿时映入眼帘。构成眼前美丽画卷的元素,是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成片的楼宇,隐隐的村寨、巍巍的高塔,苍翠的青山、清澈的河水、移动的渔船、连绵的行道树、整洁平整的红色游道以及那如斧劈刀削的河崖。禁不住美丽的诱惑,我找了一处可以停车的地方,干脆下车走上游道,慢慢地观赏,早已淡忘了右脚的疼痛。

眼前泸溪县城的游道,沿着沅水南岸修建。北侧靠沅水南岸,南侧靠改造后的319国道,宽约3米,长达数公里。游道上铺着鲜艳的红色草沙,十分平整,十分养眼,。游道两侧有序地栽种着樱花、紫荆、梧桐、桂花、紫薇、香樟和绿草。每间隔500米就建有供游人留步休息的别致凉亭和现代时髦的卫生间。靠水一侧的游道,安装了金属的防护栏杆,精心的设计无不体现了对于人的关怀。眼前的游道和张家界市区澧水两岸的风光带有异地同工之妙。沐浴暖暖的阳光,迎着微微的河风,听着远近的叫,在游道上漫步,整个心身融入这怡人的蓝天白云之下和水光山色之中,心情真的好放松,好惬意。此时,我又把眼前的游道景色和巴黎塞钠河畔景观做了一个比较。去年八月我曾随团去了欧洲。自然也去了法国的巴黎。到了巴黎,自然就去看看那矗立在塞纳河畔的埃菲尔铁塔。我觉得,塞纳河畔的游路,没有泸溪的游道漂亮。塞纳河畔最多的是梧桐,那梧桐虽然高大,但和泸溪的游道边栽种的各种名贵花树相比,那品种就显得十分的单一、单调。当然,泸溪的游道树和花花草草还刚移植不久,生长、繁茂和养护还需时日;但有了大自然恩赐的阳光和露,有了泸溪人民的勤劳、汗水和智慧,用不了三五年,这游道绝对会美得令人窒息,美得让你流连忘返。

进入泸溪县城的路口,是一个不大但很别致的广场:辛女广场。一座高达12米的汉白玉辛女雕像耸立在广场中央。雕塑中的辛女眉清目秀,身材苗条,面带微笑,显得十分高贵端庄,青美丽。只见她双眼含情脉脉,凝视宽阔的沅水,似乎呼之欲出,想和欧洲的维纳斯PK一下,看看究竟谁是人间的女神。

辛女雕像取材于泸溪县的盘瓠与辛女的神话传说。其传说源远流长。最早见诸文字的是范晔的《后汉书》,此后的《风俗通义》、《搜神记》、《荆楚记》以及《溪蛮丛笑》、《辰州府志》等史书和典籍中都有记载。

相传在四千多年前上古高辛时代,高辛王和犬戎国经常交战。犬戎国有一个姓吴的将军,善于用兵,打仗非常厉害,高辛王的军队与之交战,败多胜少。为此高辛王在全国各地招募兵勇,公告天下,谁能打败犬戎国的吴将军,愿将自己的千金公主辛女送他为妻。在沅水中游西岸山脚,有一个山洞叫做盘瓠洞,洞里住着一只从天上下来的神犬叫盘瓠。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摇头一变,从洞中走出来,成了一个十分英俊威猛的靓仔。盘瓠投军于高辛王部下,作战十分英勇,打败了犬戎国的吴将军,并将其头砍下来献给了高辛王。高辛王没有食言,将闺女嫁给了征战功臣盘瓠。从此辛女便随盘瓠迁来沅水中游西岸的盘瓠山居住。盘瓠和辛女相亲相爱,在沅水一带披荆斩棘,垦荒种地,养儿育女,繁衍生息。后来在一次变故中,盘瓠被害,辛女由于忧伤过度,结果化成岩石立于沅水河边。这就是泸溪人民长期瞻仰的辛女岩。而今的辛女广场及辛女雕像的修建,寄托着泸溪县人民对先民的崇拜与怀念,寄托着泸溪县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是泸溪县盘瓠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过了辛女广场,我沿着河边的游道向前行进,不远处,一座雄伟壮丽的新奇建筑出现在面前。那就是泸溪县新近落成的涉江楼。这是一座以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名作《涉江》命名的仿古建筑群。高中时屈原的《涉江》曾选入语文教材之中。任教的张洁先生曾要我们通篇背诵,因此,至今依稀记得几句: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说实话,那时虽然能够背诵《涉江》全篇,但对其中的深刻含义并未能够有多少的理解,只是含含糊糊地觉得《涉江》的文字只不过是三吕大夫不满现实的右派言论和牢骚话。而今,泸溪人因屈原曾浪迹此地,作《涉江》,特建《涉江楼》以资纪念,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那就赋予了《涉江》以新的解读、新的含义。

涉江楼高五层,左布檐亭,右置水榭,廊腰缦回,梁栿纵横,歇山重檐,俯视山川。远观飞檐凌空,巍峨耸立,遮云蔽月,蔚为壮观。楼前横亘着一块巨大的长方形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凌宇先生的大作《涉江楼记》。凌宇先生在楚苗文化的研究上,成就颇丰,早闻其名,只是未谋其面。而今在这涉江楼前,又看到其名其文,兴趣所致,我不禁驻足拜读————

《涉江楼记》 :“古所谓五溪者,曰雄,曰樠,曰武,曰酉,曰辰。五溪皆汇于沅。其武与沅交合之地,是为泸溪。泸溪之置县也,始于唐季,其故城在洗溪。宋时北迁至泸江口,明时再迁武水口,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岁在乙亥,复南迁至白沙。己丑秋,时任县委书记刘君时进者,乃主其事,鸠工庀材,修建涉江楼。越三载,工竣楼成。其楼滨江而立,层高有五,广延约三十八丈,左立亭,右树榭,亭飞八角,榭從方正,坚实雄俊,气度雍容。

辛卯初,当其规模初具,余嘗偕友二黄登临其上。凭栏远眺,但见长河上下,玉带裹江.其为雾也,时而左弥右漫,时而翻捲上扬,时而平铺团旋,腾挪变化,似有玄机暗藏.又有鸥鹭鸬鹚,似黑白信使,穿梭其间。直如雾族演阵,俨然自有法度在焉。及至雾散云开,丽日当空,江流澄澈,万象疏朗。山岚翠晴,兰芷披离。鱼龙潜渊,舟楫浮江。船头披浪,舟尾摇红。沿江之化石辛女(1),绝壁仙槎(2),枉渚村落(3),皆历历在目。置身其间,似闻傩堂遗韵(4),宜唱辰河高腔(5)。而当幕垂空,山江清寂。明月东升,群星璀璨。忽而华灯初上,对岸铁岭一线,陡现十里画壁。色呈五彩,满目琳琅。化水墨为金碧,集四时之山色,鬼斧神工与人谋机巧合一,此则涉江楼之奇观也。

然则君子登临,岂独览风物以娱耳目哉?登斯楼,稽其名之由来,则又思接千载。涉江之谓,缘于楚辞(九章)(6)。昔屈子靈均,曾放逐于斯。朝发枉渚,夕宿辰阳(7)。怀忧苦毒,愁思沸鬱。忧社稷之倾危,悲苍生之涂炭。而后有沈君从文,观廂子岩(8)。访绒线铺(9),哀民生之凋敝,叹历史之循环。屈子思三代而洁其志行(10),沈君效屈子而自甘孤独。江水长流,则有情不息(11)。赤子之心,天地可鉴。

嗟夫!纵观古今之常变,不禁感慨系之。虽今海晏河清,国阜民安,而忠佞异途,贫富悬殊,仍今古如一。今从古来,古由今变。后人视今,当如今人视古。仁人思士至此,敢不自惕乎!”

凌宇先生不愧为龙山才子,湖湘翘楚,用文言文把个涉江楼的立意、建筑、历史、文化,勾勒、阐释得有声有色,十分清楚,十分精当。早年的诗仙李白到了长江边上的黄鹤楼,借着酒兴,本想题诗一首,猛然看到崔颢的题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等句,于是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而今,看了凌宇先生的大作,我虽和凌先生同辈且同属湘西苗胞书生,但到了这涉江楼观景,也只好走走看看,随意拍了几张照片以资留念作罢,不敢再哼哼叽叽,胡言乱语。

站在涉江楼上,隔河远眺就可以看到城东的辛女公园。在那叠绿耸翠的山头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塔楼,是为橘颂塔。橘颂塔八角七层,高近五十米,是泸溪县城的又一处标志性建筑。高塔身着金黄色彩,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那塔身倒映沅水江中,流动的江水让修长的高塔,产生了动感,犹如仙女凌波,跳跃舞动,媚态万千,美轮美奂,不禁让见之者浮想联翩,热血澎湃。及至到了辛女公园,近看,橘颂塔四周簇拥着高大的香樟、桂花、樱花、松杉等乔木,还有成片的橘树。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在塔下闲坐,散步,跳舞,徜徉;各种小鸟在树丛中呼朋引类,浅吟低唱。好一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谈及橘颂塔的建设,我想恐怕和两个因素有关。自古以来,泸溪盛产橘子,及至近三十年来,泸溪的橘子生产发展迅速,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当地盛产的椪柑、冰糖柑不仅甜度高,而且富含微量元素硒,深受人们的喜爱。此其一。其二,春秋时期的屈原,到过泸溪,而且还写有《橘颂》,对出产于此的南国橘子赞赏有加: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用现代汉语解读就是: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饱满的果实。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喜好可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晋朝的陶渊明爱菊花,北宋的处士林逋爱梅花,同为宋朝的周敦颐却酷爱荷花。唐时的王维国钟情兰草。苏东坡偏爱竹子,甚至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楚国的屈原却偏爱兰花和橘子,在《离骚》中爱兰的情愫不时有所流露,而对于橘子似乎爱之更甚,以至于为橘子撰写了专题的颂歌。现在,泸溪县的人民为屈原的《橘颂》建园竖塔,让屈原给泸溪的柑橘当起宣传员和推销员,做做广告,古为今用,又何乐不为呢。据说名人做广告,有名人效应,对促进泸溪的柑橘销售,想必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用,但愿如此。

晚上,原来在干训部就读的泸溪学生文晓春和杨君打来电话,说是给我这个当年的老师接风洗尘。文晓春在县国税局就职,杨君在一家企业做副老总。自毕业后,27年没有见面了。师生见面,分外亲热。他们带我进

了一家考究的酒家,点了泸溪的几道特色菜肴:沅江河鱼,辣椒风鸡,香菜牛肉,肉丸娃娃菜,爆炒肾球。晓春和杨君给我敬酒,可我不会喝酒,只能以茶代酒和他们频频干杯。晓春和杨君还不时给我夹菜,真是热情极了。泸溪厨师做的那几道土菜,味道真的绝好。我大块朵颐,充分享受着泸溪人民的热情和美食。只是那道辣椒风鸡的味道实在很辣很辣,辣得我口舌发麻,额头冒汗。此时,我终于在泸溪的餐桌上领略到了 “马骑骡子马有味,骑了骡子摞死人”的风味了。 泸溪的菜的确很辣,辣得到位,辣到及至。我想,或许就是这辣辣的味道,成就了泸溪人的脾气品性,培育了泸溪人的聪明才智,锤炼了泸溪人的刚毅坚强,成就了泸溪的迅速崛起。

2017年12月2日于泸溪邮政大酒店

---------------------------------

附凌宇《涉江楼记》注释:

1)化石辛女:指辛女岩,位于沅水西岸。远古传说中的盘瓠遗迹。五帝高辛氏时,帝女下嫁盘瓠,入于五溪之地。盘瓠死,辛女化身为石。

(2)绝壁仙槎:位于沅水东岸。旧时,临江绝壁悬有舟楫。相传为仙人所遗留,故又有海船、沉香船之称。

(3)枉渚:古地名,位于沅水西岸,距县城数里,现名屈望村,战国时楚国屈原曾被放逐于此。

(4)傩堂遗韵:指傩堂戏,由傩神祭祀演变而来,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流行于泸溪、凤凰等地。

(5)辰河高腔:地方戏之一,流行于泸溪、凤凰、浦市等地。

(6)九章:楚辞篇名,楚人屈原作,共九篇,《涉江》为其一。中有“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句。

(7)辰阳:即今辰溪,距泸溪水路70余里。

(8)厢子岩:位于沅水东岸.沈从文著《湘西》 中有《泸溪•浦市•厢子岩》篇,叙其断崖绝壁上洞穴中有赭红色木柜般方形木器,为远古时代所遗留。并叙五月端午节乡下人从厢子岩洞窟中拖出龙舟竞渡情形,再由地方民生的凋敝,忧思下层人民“如何用划龙舟的精神活下去?”

(9)访绒线铺:沈从文《湘行散记•老伴》中,叙1934年自己重返湘西时途经泸溪,重访绒线铺,再见翠翠与当年行伍中同伴故事,由此感叹人生命运的循环往复,并慨叹:“在历史面前,谁人能够不惆怅?”

(10)三代:指帝嚳、汤武、齐桓三代。

11)“有情”:沈从文语,出自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书信。信中叙其于1952年在四川参与土改工作时,夜读《史记》列传,悟出历史人物分为“事功”与“有情”两类。一者为“事功”, 大多对人民无情;一类则为“有情”。并举例说:管晏为“事功”,屈贾则为“有情”。(管、晏分指管仲、晏婴,屈贾则分指屈原、贾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4028/

龙生庭:喜看“马骑骡子马有味”地方的崛起的评论 (共 7 条)

  • 鲁振中
  • 浪子狐
  • 榆木疙瘩
  • 紫色的云
  • 心静如水
  • 雪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