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爷爷的哲学

2017-12-11 11:37 作者:琙葥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任振国

寒衣节那天傍晚,独自漫步街头,昏黄的灯光下,见许多人在十字路口烧纸。在寒冷的缅怀亡亲,为已逝亲人送去温暖的慰藉,不禁让人触目伤怀,黯然神伤,又让我想起已过世很久的爷爷来。他老人家音容宛在,他说过的许多话和谆谆教诲,至今言犹在耳。

爷爷是一名从旧社会走来的中医医师,听他说,我们祖辈世代从医,从山东逃难陕西前,老家仍经营着一家中医堂和数家的药材铺,后经离乱,毁于战火,举家逃荒陕西,临走之际,物品大多遗失散落,只有药具、医书肩挑背扛,一路保留了下来。

爷爷说,各行各业,各守其道。医生治病救人,当存父母心,遇病患三分治七分疗,一直要安慰。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医生眼中先要有病人,要能体察病患痛苦,把疾病诊断准确无误。行医人命关天,小到门诊,大到各类手术,一定要沉着冷静,精心施治,不可有丝毫疏忽大意,一步不慎即有可能酿成大祸,他说有同事曾在做手术完毕不小心将一小块药棉未取出,缝在病人的肚子里,导致病人感染身亡,所以爷爷对父亲他们要求都极其严格甚至于苛刻。并告诫家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内心一定要有信仰,做事防微杜渐,要在细节上下工夫,一点一滴都不可掉以轻心。

爷爷医术精湛,一生医治病患无数,他常说,医病也要医人,曾有一位在当地为官的病人,其人平日里好发脾气,对下边人傲慢无礼,颐指气使,常常不可一世。此人身生恶疮,多年寻医无果,求到爷爷门下,村人多指责其人让爷爷勿为其疗治,然而爷爷并不在意,为其精心治疗,三月痊愈。爷爷告诫他,要想康复,切勿动怒,对下苦的人好些,则能让人情志舒畅,有利病情。后来此人还真像变了个人,抚恤民情,宽容厚恩,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从我们村的水站站长做到了淳化县长,离任时,村里人们夹道相送,场面好不热闹。爷爷说这叫以人为本,万化归宗。

爷爷说,医生治病救人,但也要生存,要养家糊口,但对病人要区别对待,如遇可怜之人,要尽可能地少收取费用或免除,尽量减轻病人负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爷爷虽是旧社会走来的中医医师,但在民国时期接受过新文化的影响,在医学探索的道路上,并不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他相信并崇尚现代科学,不断学习进修,当年保健站组织的乡村赤脚医生培训,爷爷这个旧时代的医生,也学会了测血压,使用听诊器,进行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缝合伤口等这些西医的诊疗手法。爷爷与时俱进,没有在新社会掉队,跟上了新时代医学发展的步伐。

爷爷晚年,心性平和,尤喜饮茶,常说茶为百药之首。爷爷认为,病要重防,多晒太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养生比治病强,生命应以静养为主,只要内心守正,外避六邪,内调七情,就可营卫固防,经络通达。是药三分毒,应尽量少用,吃药打针要逐步递进,不到万不得已,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有康复能力,反对过度医疗。人之为生,道法自然,这种养生法使他人到晚年,鹤发童颜,面色红润,发牢齿固,身轻体健,拳脚伸展自如。

爷爷说,“青叶上,黄叶落,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到他人生的八十一个秋上,不常出门的爷爷拄着拐棍没事在村里转转。爷爷在村里受人爱戴,威望颇高,有时还帮着调解邻里小纠纷,山东庄的人们仍像以往爷爷热情地对他们那样,同样热情地和他老人家打着招呼,问候他,“四爷,出来转了。”那年冬季的一天,他让父母为他剃了发,洗了脚,换上干净的粗布衣衫,对家人说,人死如灯灭,后人不可过度悲伤,百年之后,一切从简,早日入土为安。其后进食愈来愈少,时常昏睡不醒,半月后,与世长辞,面容安详,酷似睡相。直到今天,我仍认为爷爷当初是太累了,他只是想偷个懒,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或许有一天他就会醒来,继续给我讲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

爷爷行医一生,自感医生过于苦累,难得整夜安睡,时常深更半夜,家里大门被砸的如暴风骤,后来他不允父亲要学医的决定,坚持让父亲去学校教学,他晚年又因家中事业无法得以传承而忧虑长叹,唯对我寄予厚望,对父亲说,孙儿聪明伶俐,悟性甚好,可予培养。

日月更替,时光荏苒,弹指一挥,二十余载,阴差阳错,命运弄人,我未能如祖父所愿,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和父亲一样当了一名在三尺讲台为孩童启蒙心智的人民教师,为当地教化民风,传播文明。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我想亦不违爷爷初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2546/

爷爷的哲学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