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与白(20)

2017-10-30 07:24 作者:宜昌石头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红与白(20)

二十、豆腐饭

葬礼的一大重头戏无疑就是“豆腐饭”。

按江浙一带的传说,据说做豆腐的祖师爷是乐毅。乐毅的父母因为常吃豆腐,寿命都很长,所以当他的父母去世后,乐毅就用豆腐办酒席,宴请四邻八乡的乡亲们来吃饭,祝愿大家都长寿,所以这就是办丧事吃豆腐的来历。而山东人认为,据说当年孔夫子认为一斤豆子绝对做不出九斤豆腐,断定其中一定有鬼,所以豆腐是鬼菜!孔圣人一句话,豆腐就变成了白事的当家菜。

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话说得对,相对应的,百姓生活就是请客吃饭,现在宜昌无论求人办什么事,都是一句“吃哒饭再说”。办丧事不知家里要来多少亲朋好友“吊”,也不知要请多少人帮忙,请客吃饭自然少不了,人多了,即便是最简单的家常便饭也会演变成流水席;在“守灵”期间和“上山”之后,总要请前来帮忙的和吊孝的大家好好吃上几顿饭,这饭的第一道菜必定是豆腐,于是这道豆腐菜就给整个筵席定了基调:这是白事。就和婚宴注定有一道虾仁一样,那是红色的基调。

习惯认为,白事吃豆腐天经地义,就和红事喝可口可乐,白事喝百事可乐一样。宜昌的丧葬文化没有关于豆腐饭的来源的记载,在宜昌的说法中,豆腐饭一来象征亡人一生清白,二来代表追悼亡人是吃素的,当然,现在豆腐饭的桌上也会有鸡鸭鱼肉,但一碗豆腐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忌讳,无论是去丧家帮忙的,还是去吊孝的,都对旁人说是去吃豆腐饭的,别人一听就会明白,自然不会继续追问下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宜昌周边乡村,一般丧家会将灵柩在家中停放三天:第一天是“家奠”,只有至亲近族留下来吃便饭;第二天是“正吊”。往往前来吊唁的人过多,络绎不绝,所以不得不从中午直到晚上一直开“流水席”;第三天送葬回来,丧家会再留所有上过山的人吃顿豆腐饭。可是现在却有人因为时间、职务或者别的原因不能讲这些规矩,随来随吃,从第一天就人满为患,那就得连续三天拉流水席,不说钱财花的像流水似的,丧家三天三连轴转,不累死也得拖垮,于是就有了个变通之法,就是一天“吊孝”,一夜“守灵”,第二天一大早就将亡人送“上山”,这样就可以将豆腐饭的规模压缩到三顿。

前来吊孝的宾客,如果是直系亲属、或者是姑舅姨,几乎都是倾巢而来;亲朋好友、十里八乡、左邻右舍的多半都是一家派一个代表,也有全家都来凑热闹的,也有占小便宜的,还有周边的社会混混、流浪乡野的叫花乞丐都会闻风而动,所以即便是只有三顿,可来的人实在太多,十桌八桌根本拿不下来,有时候动辄还有上百桌的。

于是,要想做出一顿比较像样的豆腐饭,不仅需要大厨(焗匠师傅)、站墩子(切肉)的,还要跑堂、煮饭、烧火、挑水、打杂、采买、记账等等,豆腐饭的桌上全是海碗盛菜,不许用盆碟,也不准用红色。豆腐是主菜,每席要摆两碗以上。其他的什么蒸肉、扣肉、猪杂、圆子、花生米、牛肉、小菜也是两大碗,最后又是上的两大碗鱼,放在桌的正中,那叫“年年有余”,仅仅是一道看菜,知道规矩的自然不会去吃,就是去吃也没有关系,但绝对不允许翻面,那可是大忌,尤其在吃豆腐饭的桌上,不说也罢。

豆腐饭也是很丰盛的,常常堆得满桌都是菜,除了豆腐,也有肉有鱼,会喝酒的天喝白酒、天喝啤酒,不喝酒的喝饮料。丧家还得在长子的带领下,一桌一桌地给来宾磕头致谢,敬酒敬茶,发烟就和天女散花似的,几包烟瞬间就化作一缕烟雾。到了做豆腐饭的时候,同村的人不用喊,家家户户都会来人帮忙,帮着择菜、洗菜、切菜,烧火、打水、洗碗、端菜,斟酒倒茶、盛饭、抹桌子,忙得脚不沾地。

笔者曾经有一次在乡下吃豆腐饭,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半,好不容易才在流水席上抢得一个空位,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了,不管菜的味道如何,用宜昌话说就是,“先混个肚儿圆”。不过,豆腐饭就是葬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一想一个人的人生用清白的豆腐来终结,人生的句号用请大家吃一顿豆腐饭来画成,我们的先人的丰富想象和深刻含义,以及世界上这独一无二的创举都令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7282/

红与白(20)的评论 (共 13 条)

  • 程汝明
  • 心爱
  • 王东强
  • 襄阳游子
  • 江南风
  • 浪子狐
  • 倪(蔡美军)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 王平如是说
  • 鲁振中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