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绝·嵌名燕来松题诗

2017-09-12 10:24 作者:上官亲民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嵌名燕来松题诗

2016年6月11日

啄泥燕子已回家,

耕地来人还在耙。

或是松风知我热,

才吹爽气到麻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注: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追溯中国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欧洲文明掠夺式特征,诞生于此前的狩猎文化,与滥觞于种植的中国文明存在明显的差别。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汉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培养和孕育出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这符合今天的和谐发展理念。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画了读书人对积极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汉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虽经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仍然一直蓬勃兴旺,绵延不断。事实证明这一技术知识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汉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汉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古人为什么最终发明了“农业”这种生产方式?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作了长期研究,提出了很多学术观点。目前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是“气候灾变说”。距今约年前,出现了一次全球性暖流。随着气候变暖,大片草地变成了森林。原始人习惯捕杀且赖以为生的许多大中型食草动物突然减少了,迫使他们转向平原谋生。在漫长的采集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和熟悉了可食用植物的种类及其生长习性,于是便开始尝试种植。这就是原始农业的萌芽。农业之被发明的另外一种可能是,在这次自然环境的巨变中,原先以渔猎为生的原始人,不得不改进和提高捕猎技术,长矛、掷器、标枪和弓箭的发明,就是例证。捕猎技术的提高加速了捕猎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迫使人类从渔猎为主转向以采食野生植物为主,并在实践中逐渐懂得了如何培植、储藏可食植物,以及如何驯养动物。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交替阶段,人类终于发明了自己种植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存方式,于是我们今天称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在原始农业阶段,最早被驯化的作物有粟、黍、稻、菽、麦及果菜类作物,被驯化饲养的“六畜”有猪、鸡、马、牛、羊、犬等,还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原始农业的萌芽,是远古文明的一次巨大飞跃。不过,那时的农业还只是一种附属性生产活动,人们的生活资料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原始采集狩猎来获得。由石头、骨头、木头等材质做成的工具,是这一时期生产力的标志。中国青铜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此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距今4000年前青铜冶铸技术基本形成,从而进入了青铜时代。在中原地区,青铜农具在距今3500年前后就出现了,其实物例证是河南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商代二里岗期的铜器以及铸造铜器的陶范。可以肯定,青铜时代在年代上大约相当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主要标志是,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金属时代,发明了冶炼青铜技术,出现了青铜农具,原始的刀耕火种向比较成熟的饲养和种植技术转变。夏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有划时代的进步,垄作、中耕、治虫、选种等技术相继发明。为适应农耕季节需要创立的天文历---“夏历”,使农耕活动由物候经验上升为历法规范。商代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标志着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农业已发展成为主要产业,原始的采集狩猎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公元前7世纪~公元3世纪),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期,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马等畜力的使用。可以认定,中国传统农业中使用的各种农具,多数也在这一时期发明并应用于生产。当前农村还在使用的许多耕作农具、收获农具、运输工具和加工农具等,大都在汉代就出现了。这些农具的发明及其与耕作技术的配套,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体系。在汉代,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基本上完成了金属农具的普及,牛耕也已广泛实行。中央集权、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不时兴起的大规模水利建设,使农业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战国时代,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出现了以小农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济形式。当时,列国并立,群雄争霸,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富国强兵成为各诸侯国追求的目标。各诸侯国相继实行了适应个体农户发展的经济变革。首先是承认土地私有,并向农户征收土地税。这种赋税制度的变革,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到战国中期,向国家缴纳“什一之税”、拥有人身自由的自耕农已相当普遍。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鼓励人口增长、重农抑商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农业政策。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强盛起来,先后兼并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和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秦朝兴作失度,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一度对农民采取“三十税一”的低税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有效恢复和发展,把农业发展推向了新的水平,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公元2世纪末,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濒于瓦解,各地军阀混战不已,逐渐形成了曹魏、孙吴、蜀汉三国鼎立的局面。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开始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北方地区进入了由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相互混战的“十六国时期”。5世纪中期,北魏统一了北方地区,文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政权,实行顺应历史的经济变革,推行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均田制”,使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南方地区,继东晋政权之后,出现了宋、齐、梁、陈4个朝代的更替。其间,北方的人口大量南移,加快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加之南方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稳定,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形成了以防旱保墒为中心、以“耕—耙—耱”为技术保障的旱地耕作体系。同时,还创造实施了轮作倒茬、种植绿肥、选育良种等项技术措施,农业生产各部门都有新的进步。公元6世纪出现了《齐民要术》这样的综合性农书,传统农学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总结生产经验、传播农业文明的一种新形式。隋唐时代,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统一和繁荣,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大转折时期。唐初,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如实行均田制,计口授田;税收推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负担;兴办水利,奖励垦荒,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得以很快恢复和发展。唐初全国人口约3000万,到公元8世纪的天宝年间,人口增至5200多万,耕地14亿亩,人均耕地达27亩,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时期。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755年)后,唐王朝进入了衰落期,北方地区动荡多事,经济衰退。此间,全国农业和整个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社会相对稳定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水田耕作技术趋于成熟。全国农作物的构成发生了改变。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小麦超过粟而位居第二,茶、甘蔗等经济作物也有了新的发展。水利建设的重点也从北方转向了南方,尤其是从晚唐至五代,太湖流域形成了塘浦水网系统,这一地区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从国外、特别是从美洲引进作物品种,对中国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史料记载,自明代以来,中国先后从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进了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和棉花、烟草、花生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不但使中国的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而且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对于解决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衣食压力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武力入侵中国。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之长技”的主张。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开始传入中国,一系列与农业科技教育有关的新生事物出现了。创办农业报刊,翻译外国农书,选派农学留学生,招聘农业专家,建立农业试验场,开办农业学校等,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成为大开风气的时尚。西方的一些农机具、化肥、农药、作物和畜禽良种也被陆续引进。虽然近现代农业科技并没有使中国传统农业得到根本改造,但是作为一种科学体系在中国的产生,其现实和历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科技获得了长足发展,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贡献作用明显提高。“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走一条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道路。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各时代人口数量:远古时代的100多万人、上古时代的2000多万人、秦汉时代3800万~5000万人、隋唐时代3000万~1.3亿人,元明时代1.5亿~3.7亿人、清代3.7亿~4.3亿人、民国时期5.4亿人、新中国成立后的2005年达到13亿人。

被嵌名题诗的诗人简介:燕来松,笔名小芽芽,男,1954年2月生,山东省广饶县人,现居东营市。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东营市作家协会会员、东营市民间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曾是民办教师。创作有诗歌、散文、儿童故事寓言等,累计发表作品300余篇(首),作品散见《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齐鲁晚报》、《当代诗歌》、《鸭绿江》、《关睢爱情诗刊》、《选诗东海岸》、《散文诗周刊》、《斑竹文选刊》等几十家报刊与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作品常被推荐,黄三角早报、齐鲁晚报、胜利周利等曾多次报道其创作事迹。代表作品《我爱这些美丽的小虫子》、《车》等。几十篇(首)作品入选《2013年中国诗歌选》、《世界现当代经典诗选》、《中国诗歌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等多种选本;其创作典籍被收入《山东作家辞典》。出版散文诗集《黄河口》,主编出版《广饶县文化志》。荣获《关睢爱情诗》“2015年度散文诗奖”;荣获2016年《荷花杯》中国散文诗大赛优秀奖。出席了2016年5月“相聚天台山”首届全国诗文大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1630/

七绝·嵌名燕来松题诗的评论 (共 11 条)

  • 浪子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江南风
  • 紫色的云
  • 鲁振中
  • 心静如水
  • 雪中傲梅
  • 东湖聚李胤德
  • 春暖花开
  • 王平如是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