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视文学剧本《渠江之子》创作手记

2017-08-22 06:15 作者:秋歌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写一个较大篇幅反映邓小平同志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文艺作品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因为我有相当长的时间生活、工作于广安一中。广安一中是邓小平同志的母校,1918年至1919年,邓小平同志就读于这所学校。广安一中原名广安县立中学,又称广安中学。最初校址设于广安县城云顶山。1912年由留日广安籍人、同盟会会员王宣彝,进步知识分子曾正源等创办。其目的是要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培养一批有志气的青年人来改变中国的现状。由于这个有利条件,我曾就小平同志童年少年时代的情况作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走访过小平当年的同班同学周矿,与小平一道赴法的同学胡明德(胡伦)的亲友,小平的老师曾正源的女儿,并阅读了大量文字材料,打算用散文的形式写一篇反映小平童年少年生活内容的东西。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这个初衷得以实现。1997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导演黄意麟老师到广安体验生活,准备执导话剧《少年邓小平》,我曾陪同她走了一些地方,并和她谈起了有关小平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以及自己对一些素材的理解和设想。黄导对我说,你有这么好的生活积累,有这样有利的条件,又是小平家乡的人,人熟、地熟、生活熟,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写一个这方面的剧本呢?听了这话,我有了一点触动。将自己多年来搜集的素材作了一些整理,但因忙于工作,虽有创作冲动,却迟迟未能动笔。1998年,我由广安一中调广安师范学校工作。师范校相对平静的工作环境,使我有了闲暇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考虑。我再次对过去搜集的素材进行了筛选,思考。一个真实少年小平的形象,逐渐在我的头脑中变得清晰起来。强烈的创作冲动使我跃跃欲试。1999年10月,我到四川教育学院参加重点中学校长提高培训,在这里,我的创作欲望达到顶峰,于是利用学习之余,提笔写起了这部剧作。由于积累较好,仅用十来天就完成了初稿,可说是一气呵成。尽管粗糙,但框架却形成了,取名《渠江之子》。2000年节,我又将稿件进行修改,完成了全剧的第二稿。在一定范围内请有关朋友和领导看了剧本,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再次作了修改。

作为一部传记性作品。《渠江之子》主要对邓希贤(邓小平)从出生到离开广安的十五年生活情况作一概括性表现。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在角度上区别于已有同题材作品,我侧重于用广安人的眼光来看广安这段历史,用广安人的生活体验来感受广安这段历史,用较真实的笔调来再现这段历史。

清末民初的中国,列强侵略、官场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许多知识分子试图寻找自身出路,社会出路、国家出路,改变现状。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广安的情况自不例外,小平也就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为此,我选择了当时在广安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真实历史事件,来构成希贤成长的具体环境。剧中的民军攻打广安,蒲洵、邓荣耕被杀,清将余步云投降故事,军阀如走马灯似的来往于广安等都属此类。这个环境中的人物,大多是真实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连姓名都未变,只是在个别细节上作了适当加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创作中,我力求展示广安的风土人情,以此来表现希贤生活环境的特色,体现广安地灵人杰的人文特色。

广安乡风纯朴,民俗多彩,各种山歌、故事、传说、童谣透出浓浓乡情,给希贤的成长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希贤母亲和村妇所唱的山歌,在广安流传久远,至今还有人唱。“四九望娘滩”和“鲁班造塔”的故事均是广安的民间传说。

川东北的广安,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有弯弯的渠江、起伏的丘陵、古老的石桥、蜿蜒的青石板小路、喧闹的茶馆、县城陈旧的小街市,如伞如盖的黄桷树、丛丛的翠竹、青青的麦苗、绿绿的秧田、金黄的菜花、缤纷的桃花、李花、杏花,还有那欢腾的龙舟赛、舞狮、耍龙、连响和香味浓郁的醪糟荷包蛋。这都是我所要表现的优美风情。这种乡风民俗熏陶了小平幼年的心灵,对他后来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小平一生乡音不改,我常常感觉就是这种乡情难舍的表现,是对在其内心留下美好回忆故乡的一种眷恋,小平为后人称道的亲情或许就是形成于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剧中,我特别突出了源于大巴山,汇于嘉陵江的渠江,将其贯穿始终。因为她既是广安的地域标志,也是广安历史的见证,希贤童年、少年时代所经历的许多事情都发生在渠江边。渠江不仅是一条自然意义上的河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曾正源在送别希贤时就渠江所说的那一席话就是我所要表明的含义。渠江边悠扬的纤夫号子、渠江上沉重的船工号子都应成为表现这条河流的重要笔触。同时渠江也与情节的发展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成为串连希贤童年、少年时代故事的一条重要线索。希贤出生时,我让渠江展现在观众面前,显示渠江与主人公的密切关系,暗示渠江之子的寓意;在蒲洵就义时我让渠江变得汹涌,暗示英雄被杀的悲壮;希贤离开广安,也是劈波斩浪,顺江而下,其目的就是要让渠江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之成为整个剧情的结合点。正因如此,一些专家看了指出,这个本子基础好,尤其是从乡风民俗角度看有特色。

在人物刻画上,我十分注意真实可信,合符生活逻辑。

十五年是一个较大的历史跨度,也是一个儿童从不懂事到懂事,从对世界谙然无知到形成较为独立的思考和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有自然认识规律,也有人的自身聪慧因素,更不排除社会的后天影响。如前所述,少年希贤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新旧两种社会更替,大清王朝转变为民国。各种利益集团此消彼长,相互斗争。这其中既有代表进步的力量,也有代表落后的力量。在这样一个时代,希贤的成长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必然会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产生各种疑问。大人的言行也注定会给希贤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痕迹,如私塾先生的陈腐,肯定会使一个有着对自由强烈向往天性的希贤产生抵触情绪,其说教必然使他茫然、不理解;革命者的被杀自然会引起他对这个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思索。如果说1918年前,希贤是天真、活泼、好奇、心地善良,在动荡的社会中,充满迷惑,那么在1918年进入广安中学后,他则受长辈和老师影响,目睹现实,逐渐萌生了较强烈的国思想,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他多思善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显沉默,思考成为其性格上的突出特征。

在小平的成长中,有几位人物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平父亲邓绍昌、母亲淡氏,是两位重要人物。作为父母,希贤从小就生活在他们身边,父母的言行必然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希贤父亲邓绍昌,对外界事物有一种热心向往,他受过封建传统的影响,但又对这个社会持矛盾态度,认为“这个世道该改改了”。他在家乡有一定号召力,是哥老会首领之一。他为人耿直、有正义感,对贫穷者同情,对当权作恶者愤恨,对子女严格,希望他们有所成就,为邓家争光。送希贤赴法,是他这种开明意识的具体表现。希贤的母亲淡氏,出生农民家庭,为人忠厚善良,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对子女关爱,生活上无微不至;她希望子女成才,又不舍他们离去;她乐善好施,勤劳俭朴,纺纱织布,养蚕喂猪,家中诸事,样样皆会;她还会唱山歌,讲龙门阵。在淡氏身上,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传统的美德,对希贤有良好的影响,是小平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剧中,我着力描写了曾正源这个人物。曾正源作为广安中学的教师,一个真实人物,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博学多思的一面,又有处在动乱之中对旧社会的失望对新社会憧憬的一面。他曾中过举,也读过高等师范学堂,还曾作过省参议员,并被赵尔丰明派暗贬到洪雅县当过知县,因不满于现实,才弃官回乡,埋头治学并创办新学,造福家乡。他对希贤进步思想的萌芽,起到了露滋润的作用。他富于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关心爱护,他爱国,希望中国强大,不遭列强欺侮,但受家累,不能亲自去,只能通过对下一代的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救国志向。他希望希贤从广安走出去,他送希贤时所说的话“这渠江不知流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中国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但她一旦经过曲折险滩,汇入大江大河,她就成了长江,就一直奔向浩翰的大海”,表现出了他深刻的见地。因而在剧本中是一个十分有分量的人物,是具有新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言行让希贤认同与钦佩。他的积极进取,对旧事物的否定精神,给希贤的影响是正面的,充满朝气的,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启发希贤去对周围社会现象主动观察和思索的作用。虽然在他身上仍有旧知识分子的烙印,但总的来说,他在希贤的成长上起到了良好的引路作用,早年希贤能够形成一种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在一定意义上是受了他相当重要的影响。为了写好这个人物,我曾经与曾正源的女儿,原成都科大教授曾琼老人进行过多次交谈,了解其父在广安中学的经历,并书信往来不断。曾教授的介绍对我塑造曾正源的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广安县的一些史料上没有这个人的记载,但后来的反复挖掘,使这个曾在小平中学时代起过重要作用的老人得以再现。

剧中的另两位人物蒲洵、邓荣耕,也是广安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且是两位极有血性的好汉。他们都是同盟会会员,一位是县保卫队督练,一位是保卫队文书,因不满军阀李樾森的为非作歹而惨遭杀害。二人戏虽不多,但在希贤的心目中,他们是两位英雄。从他们身上,希贤看到了正义,同时也从他们的被害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使希贤对“为什么好人总是遭难”这一问题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并逐渐形成了较鲜明的是非观念。后来他将其与清将余步云进行比较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

剧中的云鹤,是一位留洋归来的博士,是我根据广安当年史实综合虚构的人物,他受西方影响较深,对西方文明很崇拜。对自己国家的积贫积弱,十分痛心,立志要通过工业救国的方式来为中国寻找到一条出路,他与希贤的邂逅,虽然时间不长,但其经历却给了希贤以深刻的影响。

剧中的王宣彝,早年做过秀才、举人,后留学日本,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同盟会。归国后,立志教育救国,与曾正源等创办了广安中学。他与曾正源一样忧国忧民。他的一声叹息:“家事国事天下事,都不顺心”,反映出了他内心的苦闷,当闻知学生要游行,声援五四运动,他连连称赞:“这就好!这就好!”更表现出他的心声,虽然在剧中他不是主要人物,其作用却显而易见。

对希贤的描写,大量内容都是见诸于各种公开发行的史料、图书,绝大部分是经仔细考证过的,尤其是一些细节,如冷水浴、唱《满江红》等。在写小平唱《满江红》这一细节上,曾使我斟酌很久。为此细节,我曾走访过广安中学的老同志,了解当年是否唱过此歌,得到肯定证实,后又在有关资料中查到《满江红》是小平生前很喜欢的一首歌,他曾向人讲过“《满江红》我很早就会唱”,因而才写入剧中。

《渠江之子》不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作品,它更侧重于少年希贤成长过程中内心变化的具体展示,它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人为矛盾冲突,它只需要反映出一个渠江边的儿童是怎样对这个社会产生了自己的认识并逐渐深化了这种认识的心路历程,这就是我创作这个剧本的基本要求。

就目前情况看,剧本框架已经定型,如有可能,我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刻画人物,完善艺术构思,使内容更加充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力争在思想性、艺术性诸方面能达到较好的水平。

在此,我要感谢广安市委副书记李成轩同志,他曾专门看了剧本,并写信给我谈了他对剧本创作的意见,可谓语重心长。同时我要感谢广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胥健同志,他曾多次与我就剧本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使我受益非浅。李书记、胥部长从关心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对我的帮助,使我增强了创作该剧的信心。我还要感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黄意麟老师,有了她的鼓励,才使我有了今天的《渠江之子》。在此我还要向所有关心支持过这部剧本创作的朋友致谢,你们的关心支持增强了我的创作动力。

创作《渠江之子》是我在文学方面的一个尝试,一方面是表达一个广安人对故乡这位伟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想以此来激励今天的青少年能学习先辈的精神,像他们那样为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兴盛而探索、奋斗。目前,我们青少年的理想、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有削弱的倾向,用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艺术作品教育引导 青少年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我愿这个剧本能为净化青少年的心灵起到应有的作用。

2001年2月16日小平逝世四周年之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8500/

影视文学剧本《渠江之子》创作手记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