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哉,德江

2017-08-20 18:52 作者:摆渡居士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贵州著名作家走进德江采风暨‘我眼中的德江’征文活动”征文(采风作业)

作者:黎加刚

(1)采·采雾

江南的雨泛滥,内涝如痨,在许多城市传染,重复上演着一年又一年的救灾与排涝。

今夏,德江的雨多情,情真意切,让“贵州作家走进德江采风”活动参与者在烟雨德江流连忘返。

上善如水,厚德载物。大美是德,大德如江。贵州作家走进德江采风,首先采到的是大美德江的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今夏,德江的雨不像其他许多地方的雨那样泛滥成灾,让人诅咒。德江的雨不大,丝丝柔柔的,是那么的不急不躁。一缕半缕的微风偶尔吹起,把清鲜凉爽的雨雾吹进了“贵州作家走进德江采风”一行的心田。

走出大学城,忽然下起雨来。雨不大,点点滴滴的,可以撑开伞,也可以大度地让菲菲雨轻轻吻一吻作家们多情而又充满灵感的额头。车到大犀山,大犀山敞开怀抱,迎接远方的客人。大殿巍巍矗立,如同无语的大佛静静俯瞰着天下苍生的沉浮。山下,白雾朦朦胧胧的,迅速崛起的德江城在雾的笼罩下,隐隐约约的,处子一般,有着别样的娇羞和美丽。这又更加让人希望掀开浓雾这轻盈的面纱,看看德江城日新月异的变化。

“贵州作家走进德江采风”活动的日程是两天,如果说第一天的雨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对初来乍到者或旧地重游者的微笑招手,那么,翌日早晨的雨则是热情握手之后的激情拥抱,前一天发到作家们手里的雨伞派上了大用场。淅淅沥沥的雨,洗去了采风一行远道而来的疲惫,送上了德江的一份亲切、一份清凉、一份清爽。

车到高家湾生态农业观光园,雨越发多情了。作家们似乎都喜欢雨中漫步,同行的女诗人则更喜欢水塘边玫瑰园内那一大片湿漉漉、水灵灵的玫瑰花。而我喜欢的是玫瑰园后面几幢农家小屋及小屋依着的小山和在山间缭绕变幻的白雾。

采风一行风雨兼程到达煎茶水乡,过了乡愁馆,当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水乡曲曲的长廊、静静的亭子、婷婷的荷叶,我的手机镜头对准的却是莲叶上晶莹剔透,在微风微雨中微动的灵灵水珠。当然,抬起头来,我最喜欢的依然是细雨霏霏中山间那白白柔柔、轻盈变幻的雨雾。

提到雾,不能不说让采风一行有些遗憾、失望的是雾,而最让人欣喜的也是雾。

“贵州作家走进德江采风”活动一行,专门去到了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桶井乡。到桶井最遗憾的是雾太大,在新滩岩坪上没有看到被大雾遮掩的美丽多情的乌江。不过,在采风一行即将离开玉竹村桃园观光亭时,天公作美,大雾居然散了些。远看乌江,如同一位妙龄美女特意轻轻拉开一些自己的面纱,让远道而来的作家朋友迅速一睹自己的芳颜之后却又倏忽遮上了面纱。这悄悄的动作,没有逃过作家们善于捕捉诗情画意的眼睛,朦朦胧胧中的乌江在变幻的雾中微微呈现,大家不约而同地说:“雨雾中的乌江简直就是一幅让人陶醉的绝妙的山水画。”同行女诗人网名为“兰香草”的段菊用她那有些柔柔的慢慢的本土方言幽默地说:“极贫乡镇桶井的雾这么大,我们来的目的是来掀开乌江神秘的面纱,更是来摘掉桶井这‘极贫’的帽子。”

“极贫”的帽子不值得炫耀,暂时的贫困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陪同采风一行的桶井乡副乡长黎飞和乡长助理冉桥都对桶井的脱贫充满了希望。

是啊,有国家惠民政策的全力支持,有国家26.67亿元“真金白银”的坚强支撑,有桶井乡全体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的“真情实意”,有“一天一汇报,一周一督查,一月一小结”的工作要求,有人脸识别记考勤,每天上传工作图片与日志,分管领导必须驻村过而且无周末休息”等严格的管理,相信桶井摘去“极贫”帽子的时间不会太远。

雨会停下,雾会散去,桶井雾散云开后的药材种植园、观光果园以及金丝黄菊基地等产业园,在近两年内很快会迎来挂果创收、助农脱贫的时候。那时,美丽的乌江会热情地大胆地取下自己的面纱,让人们一睹真容:柔情是水、水波粼粼、宽阔浩荡、浩荡远行的真容,集水上航运和水上观光于一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真容。

(2)采风·采丰

德江,天麻之乡,到德江不喝天麻酒,等于没有到德江;德江,奇石之乡,到德江不看乌江奇石,等于没有到德江;德江,傩戏之乡,到德江不看傩戏,等于没有到德江。看了傩戏,但没有看德江傩戏表演中最神秘神奇让人叹为观止的“开红山”这一绝技表演又等于没有看德江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所以,看了傩戏,却没有看到“开红山”,同样等于没有到德江。

为了让“贵州作家走进德江采风”一行的作家朋友真正了解德江傩戏,采风活动的第一天晚上,德江县宣传部特别安排傩艺师们在县城闹市中安静的安化文庙举行了一个小时的傩戏表演,还为采风一行上演了德江傩戏的保留节目——绝技表演“开红山”。这是有的人渴望已久的表演,这是有的人闻所未闻的表演,这是有的人百看不厌的表演,这是有的人看着提心吊胆的表演,这是许多人看了都不得不叹为观止的表演。

众目睽睽之下,当身着傩服的表演者身体半蹲,拿出锋利的钢刀放在他自己的头顶时,现场观众的心都禁不住一惊,心里想:“这该有多危险呀?”当表演者自己拿着一块木头用力把明晃晃的钢刀往自己的头骨上钉,而且清晰的敲打声硬生生又在我的耳鼓敲打出响亮的梆梆梆梆之声的时候,要不是担心我的喊声反而会对表演者造成影响的,我差一点没有喊出来:“别敲了,别敲了;危险,太危险!”。

笔者有幸能够近距离观看表演。我张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白亮亮的钢刀被钉进活生生的头骨,钢刀直挺挺地插在头上,表演者却丝毫没有显出疼痛的样子,是那么的从容淡定。这还不算完,表演者站起来继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且口中念念有词。表演者一边顶刀舞蹈,一边念叨,一边走下台来与前排嘉宾交流,唱着些祝福类的唱词。我在第二排,有些惊奇而又担心地看着表演者在台下绕了一圈,再回到文庙的表演台上。

贵州省作协副主席赵朝龙替表演者拔出钢刀的时候,第一次居然没有拔出来,明晃晃的钢刀依然插在表演者的头骨里。第二次,赵主席加大了力度才把钢刀拔出来。之后,表演者没有进行任何“医疗处理”,只是简单地用做冥币纸钱用的草纸压在拔出尖刀的地方,用一根细绳在头上绑了绑,又接着表演了一会,才结束。

傩戏表演结束了,我心中的疑惑和思索才刚刚开始。

我想:傩戏的原始神秘,表现在服装,表现在面具,表现在唱词,更表现在“开红山”绝技表演。“傩戏”作为一种民间习俗、一种原始戏剧,多少年来一直远离都市的喧嚣,更远离官场的争斗,也远离商场的博弈,当然,同时也犹如深埋地下不见天日的化石一般远离着现代文明,却又一年又一年不断在山村上演着。如果不是“傩戏”本身有什么“魅力”的话,那就极有可能是有什么“神力”!

那么,德江傩戏的魅力在哪儿?是否在其舞姿古朴而又不乏夸张,在其故事经典而又通俗易懂,在其面具狰狞而又忠奸分明?

我,不知道。

德江傩戏的神力究竟又何在?是否在于傩艺师“身是平常身,术却是神仙术”,在于他们能够辟邪驱鬼,能够延年益寿,能够祛病消灾?真能够有这么神吗?

我,不相信。

笔者不信,偏偏却有那么多的人相信,而且是一代一代那么多代的人在相信。要不,古老的傩戏早就在德江人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并逐步走进小康、走进现代的进程中被人遗忘,被时代淘汰了。

这,是事实。

以前,笔者通过口口相传或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了解德江傩戏绝技“开红山”。今天,笔者随着“贵州作家走进德江采风”一行,在德江安化文庙现场亲历,近距离目睹了傩艺大师的绝技“开红山”。虽然不信其真有“祈福驱鬼的神力”,但这又不能不让笔者和现场其他所有目击者,都一起叫绝,称奇。

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谁敢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进行报酬微薄甚至是没有报酬的一场场大冒险呢?一定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那他一定是有他自己的把握,可这“把握”又从何来?

谜,除了谜,依然是谜。德江傩戏,是许多人心中永远的谜。

笔者不信有鬼魅,也同样不信会有人具备驱鬼的神力,可又不得不承认“德江傩戏”的确有其让人不解的神秘。也许,正因为其神秘,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其他好多电视台,都曾经多次对“德江傩戏”有过考察、采访和分集的专题报道。正因为其神秘,咱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的张毓福才被评为“傩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每年享受国家津贴,并和其他傩艺师一起,多次出村、出乡、出县、出省、出国,进行傩艺表演。

如今,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中国傩文化博物馆”和漂亮宽大的傩戏广场已经落成。热情的铁坑人,神秘的傩艺师,神奇的傩艺表演,还有悠悠怨怨的傩韵,正等着远方的朋友来欣赏,来解读“德江傩戏”所融合的民风、民俗和古老的文化,来破译“傩”所蕴藏的神秘与神奇。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整理、展示、研究和传承德江的傩文化,中国作协会员、铜仁市文联原副主席龚晓红拟写长篇小说《傩戏人生》,原德江县报社社长张贤曾经陪同他专程到铁坑等地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考察。余秋雨曾经写过《贵池傩》(收在《文化苦旅》一书)。到今天,要是余先生来中国傩戏之乡德江,看了这里的傩艺表演,他又会写出怎样的文章?不得而知。

笔者没有能够找到破译“傩”的密码,只能是这样解读“傩”:傩,拆开来,就是“人,难”。一方面是指“做人难”,另一方面就是指“做人需要历经苦难——如同傩戏表演中的下油锅、上刀梯、开红山等系列精彩而又惊险的“苦难”一样,只有历经生活、工作或情感中的无数逆境甚至苦难之后,人才能够真正成其为人。”

德江人祖祖辈辈住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蛮夷的地方,在蛮夷之地繁衍着后代,也传承和延续着与四川、重庆的巴蜀文化相融合而又有其独立性的乌江傩乡文化。虽然德江人居住的地区靠近乌江水域,可深深长长的乌江峡谷除了炼就乌江汉子强健的体魄和满腔的粗犷,给予人们水的柔情和灌溉却少之又少。德江人的先祖更多地要依赖乌江峡谷之外的山地而生活。德江人的先祖在乌江沿岸靠山而居,近水而住,艰难生活,繁衍着一代又一代子孙的同时,也总结着自己生产、生活的经验,更在消灾祈福的祭祀活动中融入了人们对大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社会最殷切的期盼。于是,原始、古朴、神秘的“傩”出现了,“傩师”、“傩舞”、“傩公”、“傩母”、“傩戏”应远而生……

笔者出生在傩戏之乡,成长在傩戏之乡,生活在傩戏之乡,工作在傩戏之乡。笔者去过咱傩戏之乡傩戏之村傩戏之家——张毓福家,试图探寻“德江傩”的历史与奥秘,在傩艺大师家陈旧泛黄的经书里、古朴抽象的佛画里,在精神矍铄的老傩艺大师绘声绘色、有比有划的讲述里,我看到了“德江傩”的现在,但对“德江傩”渺远的过去依然一知半解。尽管笔者还与全县各单位近200名职工一起,有幸和全县一二十个傩艺师同台练“傩之舞”40天,然后一起到铜仁市参加过“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文艺演出。可是,对“德江傩”仍然如同雾里看花。

提到德江傩戏,傩戏表演中下油锅、上刀梯、开红山等精彩而又惊险的一幕幕傩戏表演就会不断从眼前闪过。此刻,我的眼前,是让人惊悚的各式各样的傩面具;我的眼前,是傩艺师手里高高举着的原始的牛角号;我的耳边,响起的是傩艺师时而低缓、时而高亢、时而陌生、时而熟悉的粗犷的吟唱和土家锣鼓烘托下,牛角号那有些凄凄凉凉而又不乏幽幽怨怨的呜呜呜呜……

采风活动结束了,德江的傩韵依旧,那似有似无、飘飘悠悠的牛角号飞出了德江,飞出了大山,飞到山外更遥远更广阔的地方……

我想:多少年来,德江土家人喜欢傩戏,不仅仅因为其夸张的面具,不仅仅因为其古朴的舞蹈,最最主要的或许是因为绝技表演“开红山”。也许,遥远年代的土家人把傩戏“开红山”等绝技表演上升到了一种“充满正能量的巫术”,而在土家人的祖先看来,傩戏法师的法力是无边的:能够消灾避祸,能够护佑土家人平安幸福。傩戏表演中的“开红山”,难道真有什么法术甚至真是一种巫术吗?难道傩戏真能够消灾祈福?种种疑惑与惊奇,有待你来了解、探索、破解。

本次采风,采了雨,采了雾,也采了风,而且收获颇丰。

多情的雨,幻的雾,水灵灵的花,湿漉漉的路,神秘的傩舞,原始的牛角号,一起欢迎着远道而来的贵州著名作家。采风一行走进德江,也进一步了解了多彩贵州的美丽德江:大犀山下,天天书声琅琅;西麓书院,时时翰墨飘香;玉龙人工湖,常常碧波荡漾;玉龙湖人民公园,曲径通幽、四季花开,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流经德江的浩浩乌江更是处处山水相应映,处处都是魅力无比的美丽画廊。

德江,傩戏之乡,古朴的傩韵伴随着牛角号声悠悠扬扬;德江,天麻之乡,野生天麻的功效神奇,一点也不夸张;德江,奇石之乡,乌江石温润的色彩,奇绝的图案,罕见的造型,无不让人在惊叹之余争相收藏。

傩乡德江:扶阳古城,在等你透过历史的尘雾去仔细考查考证;泉口石林,在等你穿越时空,在石林间开心捉迷藏;万亩草场,在等你扬鞭跑马之后驻足欣赏绿草如茵的草地或远处群山的美丽风光;红色枫香的枫香溪会址,在等着你拜谒,然后把革命先烈的精神代代传扬。

傩乡德江:天不很冷、夏天不太热,没有地震带、城市不内涝,干旱无大碍、台风刮不来,交通方便、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是宜旅游、宜居住和宜投资的好地方。

美丽傩乡,魅力德江,德江欢迎你!来吧,德江用元宵节鞭炮炸龙的最疯狂欢迎你;来吧,德江用六月六泼水节的最清凉欢迎你;来吧,德江用共和码头八十万吨级的最虔诚欢迎你;来吧,德江用用“三高五铁一港口一机场”的最热情欢迎你。

采风德江,大美是德,大德如江。远方的朋友,欢迎你再来德江,尽情“泛舟”德江。

(3)美哉,德江

美哉,德江!德江,欢迎你!

德江,美丽的傩乡。“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的春风拂过傩乡,傩乡的山山水水一齐尽情欢唱;“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春雨飘进傩乡,傩乡儿女的心湖一片碧波荡漾;“三高五铁一港口一机场”的春风春雨一起走进了傩乡,德江的每一个角落都开始萌生全新的希望。

种下期盼,洒下睿智,收获希望。决策,在县委县政府的反复论证之后一锤定音,巍巍大犀山见证着决策者们踩出的脚印,一行又一行。

孕育,多艰难;分娩,很痛苦;成长,路更长。舞台,在玉溪河畔的城南城北相继搭建,潺潺溪水汇聚和谱写着德江人民改革进程中新的诗篇,一章又一章。

德江,开放的傩乡。如今的德江,从城北到城南,人们的步伐变得更匆忙;从城南到城北,人们的心胸变得更宽广。规划论证、征地平地、招商引资、建厂建房、绿化美化净化……今天的德江一改往日的封闭,一改往日的羞涩,大胆迎来了新一轮城市发展最耀眼的曙光。

傩城沸腾起来,神奇的“德江速度”如同黄河奔流,又似雷电闪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高层的领导和各处投资的商家,都把目光投向黔东北傩乡这块热情的土地,共同关注着开放的德江怎样可持续发展,怎样引资和招商,怎样开放开放再开放。

德江,不断前进的德江。今日之德江:战鼓已经敲响,号角高亢嘹亮,道路更宽,环境更靓。清澈的玉溪河唱着欢歌告诉人们:美哉,德江,欢迎你来德江。浩荡的乌江水唱着欢歌告诉人们:美哉,德江,欢迎你来德江。

美哉,德江。城南新城区,在一夜之间悄然崛起:宽阔的乌江大道通过长长的隧道一直延伸到乌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与一个个楼盘悄无声息地在城南落户,人们惊喜地看到,“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航母,已经鸣笛起航。

谁不希望一鸣惊人,谁不希望一飞冲天?看,今日德江就是一只在黔东北大地一飞冲天的涅槃凤凰。

如同雨后春笋,一座座高楼在城南拔地而起,俯瞰着城南新区宜家居、宜商贸、宜休闲的优美风光。如今,德江人的居家幸福,完全能够一改以往的保守,可以大胆地向着全新的高度张扬,再张扬。

玉溪河景观带综合工程总投资几个亿,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宛若人间仙境的城市园林仿佛从天而降,人民公园在玉溪河畔熠熠闪光。从此,德江的发展不仅仅是有了速度和高度,更是开始朝向“有深度”这一百姓所共同企盼的方向。

看高度,看出胸怀和品位;看角度,看出理念和方向;看尺度,看出智慧和取舍;看深度,看出内涵和底蕴;看速度,看出团结和力量。德江,大德如江。看德江,就要看咱德江的胸怀与品位、理念与方向、智慧与取舍、内涵与底蕴、团结与力量。在城市建设方面,德江拥有了“德江速度”,我们更期待德江的高度,德江的深度,德江的厚度,德江的文明度和幸福度——能够相互补充,共同绽放,熠熠闪光

美哉,德江。走,一起看看德江,一起看看德江的人民公园。走进人民公园,你会看到:精心点缀在园内的各种花儿花团锦簇,争妍斗艳;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相互混杂,错落有致;常青树与落叶树相互映衬,天然成趣;小径在园中曲折蛇行,蜿蜒如画;野生厥类和人工草皮比邻而居,浑然成了一家;热带棕榈树和亚热带金竹林相聚在城南人民公园,它们和其它花草树木一起,加上傩韵十足的浮雕、刀山、仿真塑像,共同展示了德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好;人工湖畔的长廊和玉溪河上的风雨桥,建筑古朴、绘画精美,人们在那儿或小憩,或读报,或避雨,或者促膝长谈,或者观园林美景,或者三五人一起静静纳凉,也有人在桥上独自把人生的路静静地思考;夜幕降临,闪烁的园林灯光与不远处城市霓虹以及天幕下的月色星光交相辉映,更是如同正在上演的人间童话……

这一切,把城市的繁荣和与乡村的静谧浓缩成了和谐靓丽的城南新家。

漫步园林,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花香芬芳四溢,让人陶醉;散落在园林中的小广场绿树掩映,造型别致;林立的楼群与沿河绿化带遥相呼应,相映成趣;林间小径的铺路石或相互对称或自然衔接,不时还横上一排两排白色鹅卵石,曲径通幽,自然流畅;天然的斜坡与人为的高地有机结合,有人为的修饰,更有自然的杰作;清脆的声与哗啦的水声及游人的笑语相互应和,和谐而又显得生机勃发。

这一切,让你感觉身在城市却又仿佛置身于山清水秀的绿野山乡。

小草青青,绿树葱葱;小径幽幽,长廊曲曲;溪水潺潺;河堤长长。所有的景致都不单调、不雷同、有层次、讲配合、重映衬,看似随意,其实蕴含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仿佛神笔马良挥动手中大笔,城南玉溪河左岸园林景观带,在神笔之下灼灼生光。

美哉,城南。美哉,德江。

德江的城市建设继续以“德江速度”飞速发展。如今,城南新区人民公园、商住高楼、经济适用房、学校、医院、车站、街道、广场、桥梁和写字楼等,其设计、布局和建设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都大大超出了人们当初的想象。

笔者喜欢去城南,喜欢在夜幕下独自漫步城南人民公园的河堤观光道,静静地听玉溪河潺潺的水声与不远处广场舞强烈的旋律相互碰撞后和谐而又有些不协调的混搭音乐,静静地把工作暂时放下,渐渐地把牢骚暂时放下,任河水冲走自己可能有的不快与烦恼。

笔者喜欢去城南,喜欢一个人在城南人民公园曲曲折折的林间曲径散步,看叶草儿绿的淡定,看花儿鲜的美艳,看落叶飘的从容,看翠竹站的坚定,看推磨仿真人像凝固的时间与空间。

笔者喜欢去城南,更喜欢在字汝力,号西麓,关心家乡文化建设,在贵州兴办学堂,在贵州申办科考,在德江潮砥乌江岸边巨石上留下“黔中砥柱”手迹的贵州历史文化名人田秋塑像前,穿越时空,去探寻先贤的足迹……

德江德江,大德如江,大美如江。大德若如江,江水永浩荡。美哉,德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8360/

美哉,德江的评论 (共 11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襄阳游子
  • 浪子狐
  • 心静如水
  • 魏兵
  • 晓梦芳菲
  • 荷塘月色
  • 倪(蔡美军)
  • 亓方文
  • 雪儿
    雪儿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