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时农村

2017-08-17 16:40 作者:随心随缘  | 1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村 庄

农村,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如果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农村比城市诞生的更早,城市是由农村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城市成为了人类的宠儿,农村被逐渐冷落。说起农村,必然要谈起村庄。从我对农村的理解来看,农民和村庄是农村的基本细胞,农村基本是由农民和村庄合起来的,没有农民和村庄就没有农村,可以说村庄是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标志。

我所走过的村庄都很简单,大部分坐落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依地势走向而建,有的是呈狭长的条状形,有的是规规矩矩呈正方形,更有的是不规则性,以每一条小河或者是某一个标志性物体而分开。不过大部分村庄还是有形状的,这形状就像长久以来形成的村俗村规久久地矗立在风之中。

村庄散漫无矩,不需要各种证件,去留随意。就连村里的猫、狗、羊、牛、猪、鸡也都可以大摇大摆地在泥泞的土路上行走,很少有人对他们进行驱赶或吆喝,甚至都把他们当成了村庄的一员,彼此之间和睦相处。村庄里也没什么秘密可言,张家占了李家的一巴掌地,李家的牛吃了王家的庄稼,谁家的小子考上了大学,即使年轻小两口被窝子里的那些事••••••,太阳刚冒出头,经过村里女人的嘴就开始在村里四散传开;日落西山,也随着女人的嘴悄悄的掩藏在了被窝里。

村庄平时安静,但天然却有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村里的婚白喜事村民困难上,谁家有喜,整个村庄的人都去凑个热闹,男女老少都是桌上客;谁家有白事,整个村庄都去帮忙,男女老少都是帮忙者;谁家有困难,张开嘴就力所能及给予支助,搭起一座度过困难的援助之桥。

村庄发展到今日,路宽了,村民也更加富裕了,村容村貌也更加亮丽了,可仔细回忆总缺失了点什么,这种缺失也许是我们当下共同的弊病吧!也许这不仅仅是村庄的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屋 子

有村庄的地方必然有屋子,屋子是村庄的灵魂。一个村庄里会有各式各样的屋子,土屋、半砖半土屋、全砖屋。屋子可分为正屋和偏屋。正屋都是坐北朝南,一般人家都是三间,一间是住人的,一间是外屋做饭的,还有一间是储粮放置家用物品用的。偏屋基本都是坐东朝西,至于用途那就广泛了,天是牛羊鸡避寒之所,天是柴草牛粪的放置之处。旧时的屋子基本都没有空置的,正屋家家都有人,炊烟每天随风而起。偏屋处处不落空,哪怕是一只鸡也可在此处栖息。

至于正屋子里的摆设,大部分人家很简单,基本都是一样的,红红的木柜是必备的,木柜正中央稳稳当当坐立着一只挂钟,缝纫机也必不可少,一般都会放在与大木红柜相对立显眼的地方,可不要看不起这简单的两样东西,这在五六十年代可是结婚“三大件”必备物品,另一件必备物品就是自行车。它们凸显的价值不亚于今天结婚所需的房子、车子、票子。

无论一户人家是富裕和贫穷,都有屋可住,哪怕只是一间简单的土坯垒砌的房屋,只要能抵挡风雨即可。日出他们走出屋子精神饱满地劳作,日落他们走进屋子美美地休养身体。风风雨雨几十年,几代人,就这样在屋子中欢乐一生,盛开一世。

水 井

有村子的地方必然就有水井,水井是一个村子必需的公共产品。水井一般坐落在村子的中央,水井曾圆筒状,四壁是由精心挑选的平整石头一层层垒砌而成。石头一层压一层,一角倚一角,不留死角缝隙,一直垒砌到井的底部。村子的格局,基本是以它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散开来。没有自来水以前,村子里的世代人都是喝着它的水长大的。它像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蓝蓝的天空,守护着村里的一家一户。无论你家是贫穷富有,还是健康疾病,它都一视同仁,绝不嫌贫富。那时,村东的吃,村西的吃,村南的吃,村北的也吃;饮马饮牛用,洗衣涮菜用,垛墙浇地用……可就是吃不枯用不竭。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村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的去老水井挑水了。老水井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被冷落、被遗忘。老水井的周围也不再有聚集的人群,也看不见玩耍的孩童,听不见女人们东家长,西家短的窃窃私语之声了,老水井旁被人们磨得溜光的石墩也不复存在,但老水井依然矗立在哪里。我相信,喝着老水井的水长大的人们,肯定不会忘记你。因为在曾经那些贫困的岁月里,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里人。

草 垛

草垛是农村一年丰收与否最直接的见证。收成年份好,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草垛堆的像小山丘,生机盎然。收成年份不好,家家户户院子就会空旷寂寞,没有一点气息。

草垛是农民为牛羊准备过冬的饲料和一年做饭的柴火。村里的每家每户一日三餐都是用柴禾煮饭。做饭之事,一般都是女人的事情。你看吧!在农村,天还没有亮,女人们第一件事就是斜跨筐子来到草垛前,整齐地从草垛上拔上一大捆干草放在筐子里,然后便见每家每户的烟囱飘出来滚滚炊烟,一天的琐碎生活由此而开始。

草垛,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曾在无数个冬季,草垛是我们孩子们避风取暖的乐园,我们在草垛的背风一面打沙包、席地而坐玩细沙、甚至钻在草垛里睡觉••••••。草垛除了我们孩童喜欢之外,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家里养的鸡了,鸡在这里寻找草垛下残余的粮食,在这里滚窝下蛋。我们曾经一次又一次在草垛里寻找到了鸡蛋,寻找到了上学的费用。

现在,草垛逐渐的消失在了农村的生活中,也消失在了农村,也许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吧!当农村没有牛、羊、猪这些需要喂养的东西时,草垛也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狗与猪

狗与猪是每个农民家庭必有的产物,我之所以把狗与猪放在了一起写,主要是因为二者都受到主任的宠爱,但最后命运却背道而驰。

狗是农村最为幸运的动物之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杀身之祸的。在农村,狗是用来守卫一家安全之用的,可以通过汪汪……叫声,提醒主人有异客到来,特别是到了黑灯瞎火的晚上,有狗在就多了一份安全,多了一份踏实。狗绝不会谎报情报,平白无故的瞎叫,对主人绝度是忠诚的勇士,这一点就是我们人类也自叹不如。狗不嫌主人是贫穷还是富贵,只要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也对这个家庭不离不弃。所以常言道:“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猪可能是农村最为不幸的宠物之一,一生受尽主人的爱戴,但最后难免杀身之祸,成为了人们桌上的美餐。在过去的年代,家家是必须养猪的,粮食多的人家,家里勤劳的女人都要养两头猪,一头用来卖钱增加收入,一头用来年底杀改善生活。粮食少的人家,家里女人又懒惰的就养一头猪,抑或是卖抑或是年底杀。

不知几何时,农村的猪也受到了城市的影响,疯狂地以饲料催熟剂为主,生长期大大缩短,猪肉味也不再是旧时的那个味道。

猪与狗似乎离农村越来越远了,农村静的寂寞。村里狗叫声越来越少,院子里猪也没有了踪迹,只剩下几个痀偻的老人在墙角处吸着大烟。

牛与羊

牛与羊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的是,牛还是劳力,可以用来耕地,这一点让羊比较汗颜。在我的记忆当中,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养牛,并且以牛为劳力进行耕作,甚至有的时候出行也是靠牛拉车。牛除了当劳力外,一年还可以下一个小牛,可以卖钱贴补家用。卖牛的钱,这在农村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够一家子半年的花销,甚至小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卖牛钱而来。

在乡村长大的八零后一代,或者是比八零后更早的几代,在乡村的那些岁月里,大多与牛扯不清关系,所以就有了“放牛娃”这么一个词语。我就曾在暑假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放过牛。拉上牛、哼着歌,记着父母亲的嘱托“把牛拉好,别跑了人家田地里”,兴匆匆地一天有一天的和牛徜徉在天天白云之下。没有过多的思考,没有过多的想法,把牛放好就是唯一的愿望。牛也不负我的一番心意,一个暑假下来,毛色发亮,和以前大不一般。

遗憾的是牛一生任劳任怨,最后也难逃屠刀的命运。我听说,牛在死的时候会流泪,这泪是哀命运的不公,还是叹人类的无情,也许只有牛自己知道。

羊虽说不是劳力,但所处的地位和牛也相差无几,甚至待遇上比牛还要好一些,这一点从牛、羊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牛一般是没有固定的牛棚,无论是冬夏,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天作被、地做床,露天而居。羊就不一样了,有固定的住所,夏天怕热,会有简易的羊棚;冬天怕冷,会有结实的土房供他们居住。要是遇到产羊羔的母羊,主人们还会为他们改善伙食,把他们引到正房供其休息。羊之所有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主要是他们对农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大部分的农家经济来源羊可以占到一半以上。你说农民对羊能掉以轻心吗?

鸡与猫

鸡在农村每家每户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它所起的作用不如猪、牛、羊大,可每家每户都必须养几只鸡。鸡在经济上虽然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可是遇到勤劳能产蛋的鸡也能补贴家用,孩子平时上学买个铅笔纸墨,做饭用的柴米油盐酱醋基本都是靠鸡下的蛋积累而换来的,这看起来不显眼,可到年底一算账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一个贤惠女人搭理的家,必定会有几只鸡。早晨天不亮,公鸡开始打鸣,一家公鸡打鸣,村里的公鸡接二连三的开始打鸣,叫醒了熟睡的村民,叫醒了安静的村庄,开始了一天的勤劳生活。

猫在农村可谓是最为得意的动物,受到上好的待遇。吃住和主人基本一模一样,住可以和主人一起共眠,吃可以和主人一起端坐。老舍曾经写过一篇散文《猫》,可谓把猫的灵性写的惟妙惟肖,其中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 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

猫确实是这样的,猫既有懒惰的一面,可以在太阳底下睡一整天一动不动,又有执著的一面,可以守在老鼠洞几个小时又一动不动。不过这是以前在农村老鼠横行时代猫的秉性而已,现在的猫秉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老鼠已经不多了。至于老鼠不多的原因,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们家里库存的粮食很少。家家不像以前要备粮,备一年两年,甚至备好几年,以备饥荒年所用,这也许就是乡村的进步吧,最起码农民不用为吃饱饭而备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7861/

旧时农村的评论 (共 18 条)

  • 雪中傲梅
  • 雪儿
  • 心静如水
  • 东湖聚李胤德
  • 王平如是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江南风
  • 襄阳游子
  • 沧海一笑
  • 紫色的云
  • 岁月如歌
  • 雨袂独舞
  • 末路
  • 王小玲
    王小玲 推荐阅读并说 乡村生活图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小时候,每年的暑寒假,都要下乡跟在姥爷屁股后边一段日子,或田埂或地头,或老柿子树下听他背、讲今古贤文、山海经。谢谢老师的佳作把我带回纯真的童年。问好!赞!祝创作愉怡!
  • 浪子狐

    浪子狐点喜欢!

    赞(0)回复
  • 随心随缘

    随心随缘不知几何时,农村的猪也受到了城市的影响,疯狂地以饲料催熟剂为主,生长期大大缩短,猪肉味也不再是旧时的那个味道。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