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遥远走来的碎片(7)

2017-06-15 14:56 作者:宜昌石头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遥远走来的碎片(7)

七、1762(上)

这一年是中国农历壬午年,生肖马年,也是清乾隆二十七年;那一年的二月初四这一天,是宜昌官方组织的文庙祭祀之日。

那个字儒珍、号平园、江西分宜人的林有席在春天二月初四这一天在走下官轿、抬脚迈进那座位于文昌门内的东湖县文庙的门槛的时候,心情十分愉悦。这个被称为“读书别有会心,尤工经史”的童生因为受到督学的赏识,被送到豫章(南昌)深造;又因为受到江西巡抚亲阅试卷的垂青,从而在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3年)中得进士,被任命为东湖县(也就是现在的宜昌)知县。所以,他才有可能在一年前、也就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主持并领导了对这座文庙的重修与扩建。

文庙祭祀源于尊孔,因为文庙就是孔庙。尤其是到了清代,那个孔夫子更被尊为“万世师表 ”、“圣集大成”,自然就被列为各级官府祭祀之首。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夷陵州升为了宜昌府,原来的夷陵县也被改名为东湖县。所以自乾隆初年开始,这座城就有了两座文庙,宜昌府和东湖县的文庙,而且规制较为统一,庙貌和建筑都很庄严典雅。不同的只是州府的那座文庙在文昌门外,而县府的文庙则在城门以内,还有日常的祭祀、经费的拨付和建筑的维护都是各顾各的。

这一年是东湖县文庙经过重修和扩建后的第一次祭典,林有席自然十分重视。祭祀的前二日就已经指定了正献官、分献官,张榜公布了执事生和乐舞姓名;前一日,自己还穿着官服检查过祭祀仪式的准备情况,也看过了教官率领的乐舞生入庙预习乐舞的彩排。据《宜昌府志》引用《通志》记载,此前这座文庙“亦无考”;宋代以后“代有修葺”;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曾多次“相继修葺”,尤其是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兵部尚书郎、节镇彝陵李尧佐“又大修葺”,工部尚书、夷陵人刘一儒为之记。林有席心里有数,他的这次维修扩建,一定也会青史留名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座始于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或者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335-1340)之间的历史悠久的东湖县文庙,经过此番扩建,就形成了既有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宰牲亭、教谕署、训导署等建筑群、又被修缮一新,自然就显得雄伟壮观、呈现出一派巍峨之态。大成殿中祭奉着先圣孔子,旁边自然是东配“复圣”颜子、“圣述子”思子;西配“宗圣”曾子、亚圣“孟子”,还有孔夫子的十二哲。

据史料记载,东湖县文庙大成殿的殿前丹墀左右为东庑、西庑。东庑祭祀的是先贤蘧瑗至先儒陆陇共62位;西庑祭祀的是先贤林放至先儒蔡清共61位。庙内戟门东面为名宦祠,祠内祭祀着曾在宜昌做过官、还有些名气的唐代许绍;宋代朱庆基、欧阳修、丁宝臣;明代汪善、李芳、匡铎、李允等 以及清代的鲍孜、张忠。猜都不用猜,后来肯定会有林有席的大名。戟门的西面为乡贤祠,祠内祭祀着宜昌籍的那些很有名望的所谓“乡贤”,其中有宋代何参,明代袁泰、王杰、王燧、郑元、刘一儒、雷思霈、陈禹谟、王桥等。

不管这里供奉的名宦和乡贤是否名副其实,不过比起文昌门外的那座宜昌府的文庙里东庑所祭祀的范仲淹、司马光、文天祥、方孝儒;西庑所祭祀的董仲舒、诸葛亮、韩愈、韩琦、胡安国等,是不是更接地气一些?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2243/

遥远走来的碎片(7)的评论 (共 6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荷塘月色
  • 鲁振中
  • 浪子狐
  • 晶湖
  • 贾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