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忧国忧民的文学家范仲淹

2017-06-06 19:42 作者:吉祥鸟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近来笔者有幸参加北京东城第一图书馆“书海听涛”文学讲座活动,北大中文系教授张希清演讲了文学家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光辉的一生。他说,提起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今人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在政治、军事、文学等领域,无人不晓。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千百年来,这句话不知勉励了多少为官者或知识分子。

活动结束,我又专门系统地学习了文学家范仲淹一生的文学成就及军事才能。可以看出他勤政为民,光明磊落,虽是高官,仍写下了大量的深受百姓喜闻乐见的散文、诗歌、词。其文学作品及教育方略、书法成就等。轶事典故为:宽厚仁、严谨治学、只弹履霜、教子扶危、举贤任能、性情中人、三光风范、后世纪念。苦读及第,泰州治堰,秉公直言,高风亮节等等……哦,下面简略介绍他的政治贡献,军事思想及文学成就。

地方治绩:范仲淹出任泰州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这让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盐业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为纪念这位功臣,将所修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实施新政: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针对内忧外患现状,提出了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装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学等,新政实施后的短短几个月,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普遍办起了学校。

军事思想: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奉调西北前线,担任边防主帅。针对西北地广人稀,山各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守边方略,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达到守为攻之目的。

军队制度,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视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让军队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他同时又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训练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队伍仍是宋朝的遗志劲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读者朋友,当您听了这些,有何感想呢?您是否与我有着同样的感慨?立竖大拇指,称赞:“范公是何等的智慧,雄韬伟略,公正廉洁呀!让我辈羞愧,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德才兼备!公益心彰显!确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有了这样宏大的思想,才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啊!是的,天下任何事情,皆不是单纯存在的。正是“腹有诗书自芳华哦!”

范仲淹是苏州人,出生于徐州,去世也在徐州。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无奈,为他能更好的供养,改嫁了名叫朱文翰的军官。他是苏州州里的副职。范仲淹两三岁开始,就随着母亲到了朱家,在朱家度过了童年少年、读书识字,是后父把他培养起来的。他的父亲刚去世的一段时间,生活十分清苦,他只好去庙里学习。每天用两升小米做的粥,隔凝固后划为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分别吃两小块,终苦读成才。后来衍生了一个成语“划粥断齑”。由于争气努力,20多岁时,中了进士,有了功名。随后,他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他做过知州,防守边关,抵抗西人的大举进攻……

我们常说,让孩子从小吃些苦是笔财富。果不其然,历史上有贡献居高位的名人及宰相,如包公、寇准等宰相。皆是从小就失去了父爱,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成长的,吃苦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也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服输的个性。常言道,有志者,在苦难中越挫越勇!知奋发图强!有出头之日后,多是亲民的好官,清官。因他们知道自己的一切来之不易,亲自体验过贫民的艰辛,从而会倍加珍惜。现我们党提倡:选拨重用主要领导前,先下基层锻炼,体验百姓疾苦与生活。如原我党的高级领导胡锦涛、李瑞环,现任高级领导习近平、李克强等,皆曾来自基层,他们对百姓很有感情,所以才是亲民的好领袖。

事实证明:让孩子吃些苦,还会养成勤劳,不自私,遇事能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像韩国、新加坡,以及西方法国等,孩子能做的事,让其自己做。如家务扫地、抹桌子,从这些轻活干起,成年后独立性很强。因此,万事从娃娃抓起,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现在,我们来学习范仲淹大师的文学成就。散文方面:范仲淹洞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张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风俗的醇厚讹薄。国家的兴衰成败,反对宋朝初期文坛柔靡文风,提出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他的文章立足点在于政而不在于文,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起积极作用。其作品以做疏和书信居多,陈述时政,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苏轼曾评价《上政事书》“天下传诵“,《灵乌赋》一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名篇《岳阳楼记》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

诗歌: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把政治教育和为情造文有机结合,批评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符合时事,不为空言。他存世诗歌有305首,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记游山水,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诗意淳、艺术手法多样,用白描、叠字,以清为美的特点,议论化倾向明显。成为宋初诗歌向唐转化的重要一环。

词:范仲淹词作存五首,虽数量少,但首首脍炙人口。在宋词发展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渔家傲秋思》一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者反对入侵,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反映外患未除,功业未建,士兵思乡的复杂矛盾心理。在范仲淹之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来描写边塞生活。诚挚真切,婉丽动人的风格,极大地改变了宋人的创作观念,对后世词的耕耘创作风气转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啊!我辈不能不佩服,身居高官,做过宰相,不仅忧国忧民,还写了如此出色的美文、美诗、美词,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阳楼记》就是他清正廉洁、反贪反腐,遭到保守派竭力攻击。因此,从副宰相被贬职时,写出来的。笔者写此,更觉难能可贵了,试想:一个人的贡献如此多,却遭到不公正对待,还有这么高尚的思想情怀,居然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这是什么精神呢?这是忘我的精神!这是超凡脱俗的精神!不能不说范先生是圣人了。通常人们在挫折面前,悲观失望,多于喜乐,甚或大病不起,这样的事例,生活中并非少见,恕不赘述……

历史前进了一千多年,我们是否遇事能这样超脱呢?社会是向前了,而我们也见的多,听的多了。可有时反而思想狭窄,心灵脆弱,甚至遇点事就牢骚满腹,言如心声,何谈能写出什么宏大思想的作品呢?

笔者另一个感慨:学习范公的大作,让我辈受益匪浅,就拿文艺家来说吧。现今有的人,前期做出了一些成绩,有些作品写得挺不错,被任命为相关领导后,似乎写不出东西了,仿佛江郎才尽了。可能因大会小会多了,社会活动多了,忙应酬,忙开会,从而很少再见作品了。看起来重用了,实际上似乎埋没了人才。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或浮躁,或心用偏了……而文学家范仲淹,身居高位,仍做出了这么多政绩,还依然能写出许多让百姓喜爱的作品,范公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性、廉洁性及孜孜不倦、苦读勤奋的精神,令我辈汗颜。让我们学习并崇敬之余,值得深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0647/

忧国忧民的文学家范仲淹的评论 (共 5 条)

  • 心静如水
  • 东湖聚李胤德
  • 秋韵无暇
  • 鲁振中
    鲁振中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佳作,祝你创作愉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