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山归来不看岳

2017-05-26 10:57 作者:枫叶如丹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黄山归来不看岳

素有“震旦国中第一山”之誉的黄山,令人神往,今日成行喜不自禁。登临黄山谁数第一,翠竹苍苍数目最多。沿途秀挺的毛竹让你浮想连篇,从山脚到半山腰连成一片,你不得不慨叹自然之伟大,造物主这匠心。仰观黄山之崔嵬,有“五千仞岳上摩天”之叹;遍及青松翠竹,南方山的神韵与灵秀塞满眼帘。

不入太空不知天之浩渺;不进山岳不觉得人渺微。登上白云寺,山风猎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是我们没有料到的景观,我脑海里马上涌出清代散文家姚鼐的散文《登泰山记》里的名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原来泰山观日出与黄山观日出如出一辙。古人之述尽矣,吾辈只能效法。白云寺仿佛是黄山分界点,半山以下茫茫苍苍,云遮雾拢;而山上则是独立云海之中岛屿,有蓬莱仙境之比。这是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云海这位神奇的美容师把黄山装扮成“人间仙境”了。白云寺是否因此而得名不敢杜撰。这里有天然的风光,更有人文景观以及现代的科技设施。缆车是一日游的最佳选择,山上突兀难行,从空中观赏美景不亦乐乎?

轰隆一声,缆车一下子将我们摔下山谷,瞬间的下坠,失重的感觉让同行的女生尖叫了起来。缆车倾斜爬行感觉如坠入云海,我们赶紧抓拍这“一览众山小”的风光。深谷浩荡,雾涛汹涌,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被我们踏在脚下。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玉屏峰的迎客松,途中自然省略了许多景观。徒步的兴奋竟记不住走过的景点,有代表性的名胜尚能说出一二。什么“金鸡叫天门”、“童子拜观音”、“猴子观海”石石形像逼真;“飞来石”距离我们甚远,让人联想到《红楼》中的画面。让人产生疑问:“这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后忘在青埂峰下的石头?这是到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走了一遭的石头?”这个巨大的盆景,让人觉得既虚幻又真实。这富有浪漫的意境,如何不想摄入镜头?这些当是黄山四绝之二--怪石。据说这无处不在的怪石,能命名的就有一千多块。行色匆匆,又没有导游;手机的相素太低,只能拍些近景;人多拥挤,不能驻足,兴味渐失,感觉有些累了。只有“一线天”途中的“大块文章”的书法让我留恋,这浑厚有力道的书法出自谁手不得而知,就用手机摄下这人文景观以待后期考证了。

莲花峰曲折难行,光明顶秃秃无生机,天都峰近在咫尺却遥不可攀。这些景观非一日所能及,我们的终极目标仍遥遥无期。同行催促,向玉屏峰进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途中的挑山工小栖于道,这时暂且不表,目标就在眼前,迎客松已伫立于狮石一侧。那高大巍峨的树干;那雍容大度的双臂;更有那以玉为母,以云为乳的品性,我们来不及欣赏,赶紧抢得一个空隙,同行的一起留个影。这是黄山的唯一纪念,几分钟就拿到照片。各具情态,多着异帽,配上有色眼镜,因阳光强烈。车师傅最为自然,他沉稳憨态,不以景惊,不以色变,永远保持着微笑的态式。

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挺立于玉屏峰东侧,寿逾八百年。有诗赞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迎客松蜚声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作为国宝当之无愧啊。一路走来,黄山松的形像深入人心,这是黄山四绝之三--奇松。“无石不松”这是黄山的奇。黄山松都是从坚硬的岩石里生长出来的,具有独特的天然造型。“或倚崖挺拔,或盘曲虬劲,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忽悬、忽横、忽卧、忽起。真是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它的针叶短粗稠密,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每一处松都有一种独特的美。千百年来人们根据黄山松的造型和它的神韵给它起了贴切自然的,典雅有趣的名子。“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妮的连理松;也不说那苍龙探海凌波起的探海松,望眼欲穿盼重来的望客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不觉间红日西沉,暑气散尽,山风从谷底向上涌动,浑身凉丝丝的。倾刻间云涛雾海,万壑千山犹报琵琶半遮面。真是美的幸运偶遇,“烟霞夕照”这是难得的黄山妙境啊。“霞海出现时,则天上闪烁着耀眼的金辉,群山披上了斑斓的锦衣,璀璨夺目。”这些奇峰在飘忽不定的云海烘托下显得扑朔迷离,蔚为壮观。

路越走越慢,人流汇集,游客们都感受到了冷的概念,都急于下山躲进温暧的旅店。夕阳落尽最后一抹余辉,晚风透凉,眼前的景渐渐模糊起来。路灯依次亮了,闪烁在群峰之间,像天上的星星;闪烁在狭路两侧似银河下落。脚下雾涛汹涌,演绎着人间天上的奇妙。

什么时候月牙升上了天空,依稀的星星烘托着山间的灯火,没有了天壤之别,也没有了主次之分。白天的阳光热烈与晚黑的山风阴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游客们冷饿累怨充塞着并不宽阔的山路。缆车像个疲惫的山民,无奈地承载着源源不断涌来的游客,近在咫尺却可望不可及。游客像蜗行的蚂蚁,半天挪不动一步的。

我却庆幸这难得的景,黄山之美半在夜。一弯新月在雾海里浮沉,朦胧地照耀着飞来峰上的飞来石。我即兴口占一绝:“石母云乳立奇松,循崖度壑铭峥嵘。一弯新月谁垂线,飞来峰上钓石头?”同伴议论这诗不够柔顺,有些拗口。只有“飞来峰上钓石头。”得来自然,值得玩味,有一种创意的意境美。

“脚踏光明顶,身登一线天。欲数莲花瓣,更向天都行。”这些批评家又找到了话题,用黄山峰名道出了今日的行程,且有“更上一层楼”的哲理,大手笔有气魄。有的则批评刚性实足欠柔美,直白缺意境,一览无余。各抒己见竟忘了寒冷与饥饿……。

夜深才到旅社来,我们都冻坏了。可几杯小酒下肚,哄得红扑扑的小嘴又畅所欲言了。

“‘黄山归来不看岳,’是累坏了,再不看山之意。”

女同伴兴致全无,她躲在沙发上一动不动。都是高跟鞋惹的祸,其实是“美丽冻人”。

“有点自然之心好不?”另一同伴反驳,“迎客松可是我们的国宝,更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

“‘黄山归来不看岳’是赞美黄山天下名山数第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于是大家的话题又转移到四绝之四--温泉。黄山温泉又称灵泉,传说我们的祖先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有的说温泉的传说;

有的说温泉的流量;有的说温泉的疗效;也有的则在埋怨此次黄山之行怎不安排泡温泉。总之只能带着遗撼离去的。

我的评点却是敬佩那些挑山工,泰山的挑山工与黄山的有别,黄山的挑山工多了根拐杖。这“丫”形拐杖是挑山工休息时支撑低一头担子的,这种方式休息担不离身,且不占道,奇思妙想总是由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最令人景仰的当数黄山的清洁工。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落到深谷或半山腰,这就得靠清洁工去捡。他们没有任何的保险措施,全是长期锻炼出来的胆量和纯熟的技巧。看,清洁工过来了,他们身背垃圾袋,行走在半山腰里,真是令人惊叹。同时也警告自己,谴责那些的不文明行径。我想这捡垃圾的奇景也算是黄山的第五绝了,他们是最美的说教和警言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8074/

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评论 (共 3 条)

  • 襄阳游子
  • 雪中傲梅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