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可文:“责任状”泛滥折射形式主义之困

2017-05-24 22:17 作者:网络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几天,“责任状”成了热词。一位领导干部在谈及作风时指出,一些基层存在责任状、责任状满天飞的现象,有些不符合实际:“这种所谓的 层层压实责任 ,实际上是 层层不负责任 。”是否应该签责任状,如何压实责任,如何负责尽责?一时间,这些问题成为话题焦点,需要各级政府予以正视。(5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如今,责任书几乎已是落实责任“标配”,不管有没有必要,是否“接地气”,让下级先签了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再说。由此以来,一级一级签订,最终落脚到基层,数量庞大令人吃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党风廉政等等,皆需签责任书,有的基层一年内就能签下多达33份责任书。泛滥的背后,折射形式主义之困。

过犹不及,签责任书的本意,是为了促进责任的落实,便于工作开展,取得成效,在重大事项面前确有必要,可以通过签责任书促进落实。但如果“把鸡毛当令箭”,脑洞大开随意让下级签责任书,就可能适得其反,走入“签归签、做归做”的形式主义误区。

诚然,大多数上级要求下级签责任书,初衷是为了传导压力,便于工作开展,确保工作质量,但也有一些党政干部以“签”为名,推脱责任,只借助行政权力层层加压,而没有扑下身子抓细节、抓落实,把责任书当成了规避自己风险的“万能药”。殊不知,一旦责任书签订沦为形式,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

工作的推进,尤其是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要保证预期的进度,仅靠一纸责任书是远远不够的,指望责任书能解决问题,是纸上谈兵,异想天开。在签订责任书之后,上级应加强对下级工作的指导、督促、考核、表扬、问责,既要让责任清单明确“担何责”,而且要公布权力清单以明确“如何为”,为责任的落实奠定基础。

不管怎样,治理责任书泛滥尴尬,不能停留于“头痛医头”的思维上,而是要从根上想办法,彻底遏制形式主义作风,才是一劳永逸的上上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7819/

可文:“责任状”泛滥折射形式主义之困的评论 (共 8 条)

  • 浪子狐
  • 荷塘月色
  • 淡了红颜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 春暖花开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