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追寻生命的意义------阎灵娣先生长篇小说《生之门》读后

2017-05-19 17:26 作者:馨儿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年富力强的大学副教授顾祝峰被选拔到吕梁山南端、汾河北岸黄河以西姑射山区的煤炭大县——方鄂县当县长。新官上任,顾祝峰信心百倍,准备做一个为民服务的好官,他依次点燃了“煤炭整合”“第三中学教学楼修建”“成立企业家协会”这三把火,却没想到事事遭遇掣肘,最后让自己深陷困境,“无论是开会还是下乡,似乎听到的都是嘲讽声音,看到的都是不屑的眼神”而给他使绊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方鄂县委书记李红旗!

想当一个好官咋就这么难?上任不到一年顾祝峰即被折腾得精疲力竭、疲惫不堪,他甚至在思考“挂冠归去,还是继续尸位素餐”?

正在困惑之时,遇上方鄂县文管所前所长、考古工作副研究员———执着于考古事业的老专家周原铜怒气冲冲地前来叫板:“县长在吗?知不知道方鄂在哪座山上坐着。顾县长,方鄂啥时候就东临姑射了呢?

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山,居汾水之阳’,地理位置上看就卡死在咱们这儿了。我曾经提过几次,建议考察论证,但没人理,还继续胡说八道,继续‘东临姑射’。顾县长,这要是钓鱼岛,不把日本人美死啦?真叫人生气、无奈,只得找上你的门来理论。”

顾祝峰长期郁闷的心情,被“姑射山在方鄂”这一发现一扫而光!他好像找到了当好县长的突破口,并决定沉到乡下,认真做一番调研。真正地开始研究方鄂的历史。

方鄂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方鄂县的百姓身上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钟灵毓秀、敏捷聪慧的优秀品质使顾祝峰深受感染。特别是看到偏远农村闭塞的交通、落后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他更是忧心如焚,下决心要为偏远的黄花峪修一条好走的路,同时下决心开发方鄂县的文化旅游产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顾祝峰准备正式和李红旗开战”其结果是和县委书记李红旗彻底闹翻了,虽有老成稳重的副县长张作成支持,但因县委书记李红旗再也不召开研究工作的会议,顾祝峰想为老百姓办的事情就是办不成。不仅如此,李红旗还借着市里要县领导下乡包村的机会故意整治顾祝峰:打发他到路远乡穷,谁也不愿意去的西交乡和安王乡。但是到那里蹲点却合了顾祝峰继续了解姑射山的心思。

在没有道路、通讯和电力的地方,顾县长再次接触了基层的干部、群众、了解底层人群的生活与生存之艰难,体会劳动人民的忠厚、睿智、勤劳与宽容的美德,在农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找到了解决老百姓“生活”与“生存”困难的方法,找到了为老百姓服务的突破口,在弱势人群中投入了希望和阳光。县委书记李红旗因处处刁难县长顾祝峰,造成恶劣影响,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更重要的是他看到顾祝峰是个一门心思为方鄂县办好事的官员,最终改变态度开始信任和支持他的工作。党政一把手带领四大班子考察藐姑射山,决心把方鄂县打造成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资源的旅游胜地。方鄂县百姓看到了希望。

基于对鄂邑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生存状态、衣食住行、寒暖疾苦和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基于对当下官员百姓赖以生存的政治生态的深切关注;基于对千百年来鄂邑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探索、了解和体察,在县级领导工作岗位上尽职多年的阎灵娣先生,释数载之积累,历一载之光阴,创作出了这部沉甸甸的力作。

《生之门》是一部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鲜明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 小说以姑射山深处的方鄂县的自然环境、政治生态和历史文化为背景,以新任县长顾祝峰及其一行干部和文化人下乡调研民情发掘历史文化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为读者塑造出一群个性鲜明的县级干部形象。通过他们的见闻感受、所作所为、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展现出方鄂县一幅幅鲜活的社会生活画卷:优美的田园风光,原生态的农村生活,瑰丽神奇的历史传说,玄妙迷幻的奇人异事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把读者引入一道道胜景、一层层危局、一重重思索。

《生之门》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顾祝峰这位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福谋利的好县长的形象。从播撒人类文明之火种的大学校园转身来到整治斗争波诡云谲的方鄂县政府做县长,迎面而来的困难不单是职业的陌生、角色转换的磨练,更严重的是顶头上司的压制和刁难。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牵挂永远都是方鄂县老百姓的苦和为他们解除痛苦的事情。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他心地纯正、儒雅谦逊,对长辈敬、对妻子体贴、对同事坦诚、对方鄂县事情投入全部身心,对方鄂县百姓疾苦充满同情。方鄂苦难深重的人民呼唤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积弊重重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好干部,我们艰难前行的国家离不开这样的好干部,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就是无数个这样的好干部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创造的。《生之门》形象地表现了这样弘扬正能量的主题。

《生之门》又是一部有见地、有胆识、有担当、有强烈时代责任感的力作。文章无论是义愤填膺地呐喊,或者锋芒毕露地鞭挞,热情洋溢地讴歌,都没有模糊的观点,没有暧昧的语言,始终表达了鲜明的憎。作品对官场的阴暗、吏治的腐败、政府官员懒政怠政、玩忽职守、制度的不公等丑恶现象给与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而对于憨厚的百姓、淳朴的民风、方鄂县优美的山水风光,人民的劳动成果,农村的一草一木却表达出无比的珍爱,总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总是不吝笔墨由衷地赞美,对百姓疾苦总是忧心如焚地焦虑,对古今的仁人志士的美德与政绩总是心悦诚服地追随 ,这样的思想感情在当代的官场和文坛已经是凤毛麟角,所以弥足珍贵。

《生之门》还是一部充满智慧、给人深远启迪的优秀作品。主人公顾祝峰的执政经历及其周围一群官员所作所为,把一连串深刻的问题留给读者:做一个什么样的官,活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命才更有价值?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官需要付出怎样的执政成本、适应怎样的政治生态才能安全有效地做点事情?至今仍挣扎在贫困和愚昧泥潭中的农民百姓,他们的幸福生活在哪里?一代又一代辛苦劳作的农村人,他们的出路又在何方?这不仅是作品中顾县长心头的困惑,老教师愤慨的质问,更是压在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心头的顽石!只有解开它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完成命运的凤凰涅槃,才能让窒息的命运化茧为蝶,绽放光华!这是《生之门》给读者的思想启迪。

《生之门》的思想意义还在于它那种海纳百川的精神境界。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和事物,它所塑造的人物从性格到思想都是发展变化的。顾祝峰经过工作环境的磨练,渐渐变得成熟起来,坚强起来,也逐渐富有了政治智慧;李红旗一方面被顾祝峰为老百姓办事义无反顾的精神所感动,一方面在上级领导的批评教育下,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内心开始反思,作风开始转变。允许人犯错误,也允许人改正错误,这是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度是风常长物,心如秋水不染尘”这是作者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在作品中的集中体现。也是《生之门》这部作品体现出的又一层积极意义。

以上是《生之门》在思想意义上的成就,限于自己的认识水平,我说得很不深刻也很不全面。一下谈谈艺术方面的感受。

巧妙的构思,使《生之门》集中了笔墨、突出了重点。作品内容所呈现的社会生活,其时间跨度是很长的,上自远古时代的“尧天舜日”,庄子笔下的“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下至今天的官场、民间社会现实,各种人物群体显现。但由于抓住了主人公顾祝峰的下乡和见闻感受这个主线,作品便集中了笔墨浓缩了情节,把无比丰富、厚重的内容浓缩在这短短的三十一章。虽然字数上看洋洋洒洒二十四万,但绝对没有水分,没有闲笔,全部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知识的结晶,都是高密度的信息,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锦绣。这样的好书,不可囫囵吞枣枣地浏览,它的每一处都值得我们驻足品味、细细咀嚼,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

精练 典雅 富有特色的语言,使《生之门》始终充满艺术感染力。作品塑造人物叙述故事主要用的是语言描写,而且是经过加工了的乡宁方言,读起来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物,他们口中说出的本地口语一字字一句句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异彩。周原铜的率真、执着只认真理、不畏权贵的专家学者风骨,晋古宁 浑身上下都活跃着艺术细胞、嬉笑怒骂都是戏的艺术家气质,其他人物的鲜明个性特征首先是通过人物富有特色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其次作品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在塑造人物上也运用得生动传神恰到好处,例子比比皆是,细读作品随处可见,这里就不多举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6863/

追寻生命的意义------阎灵娣先生长篇小说《生之门》读后的评论 (共 7 条)

  • 襄阳游子
  • 相心
  • 三角梅
  • 西风舞
  • 鲁振中
  • 芙蓉秋水
  • 魏兵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