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5)

2017-05-17 05:42 作者:宜昌石头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5)

五、移民

站在三江桥上看得很明白,这座横跨三江的大桥将西坝一分为二,一边是西坝的老街区,也就是俗称的下西坝,而另一边有三分之二强的地方原来都属于葛洲坝工区,也叫上西坝。而在西坝的地图上也可以很清楚的看见,那条建设路从葛洲坝大坝一直延伸到西坝四路,这也就是说,西坝三路以下才是原来西坝的老街区,其余的都是葛洲坝工区的地盘。不由得叫人想起,原来住在现在已经消失的那座和西坝一样的葛洲坝上面的那些渔民、菜农和其他居民都到哪里去了呢?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无意中查到了一篇史料,记载了葛洲坝原住民搬迁的情况。

葛洲坝长约3里,宽1里左右,当时属西坝公社管辖,名为幸福大队,分为6个生产队。从坝尾到坝头依序排列,小岛上有260多户,1000多人,邹姓居多。解放前,岛上的居民大多以打渔、水上运输、跑码头做生意为业,少数人家以种地为生;解放后,坝上的主要居民常年种植蔬菜,农闲时那些菜农也可以打渔为生。

葛洲坝历来就是一块宝地,共有300多亩土地,虽然四面环水、虽然从未筑堤防洪,可是既无内涝也不怕干旱,由于整个小洲是泥沙堆积而成,酥松透气的土地十分适宜蔬菜生长。解放后,政府组织引渠开沟、挖掘水池,还专设抽水站将江水直接送到田边地头,既能抗旱又能自流浇灌,资料上说:“沙地里长出来的萝卜又脆又甜,广椒青翠欲滴,一棵白菜上十斤,绿色蔬菜满足全市人民的需求。”当然,那个时候的宜昌总人口也就在十万上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由于得天独厚,生活优裕,一个劳动力月收入可达七八十元,在当时平均工资不超过四十元的宜昌属于高收入的档次。所以葛洲坝的小伙子根本不愿进厂当工人,而乐意留在坝上当农民,平时种种菜、闲时到河里打打鱼,也是逍遥自在。可是葛洲坝工程改变了他们的生活。1970年10月,葛洲坝的第一批施工部队进驻工区后,西坝公社便在一周内率先迁出“四类份子”(备注:当时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和坏分子的统称)32户,160余人。

1970年12月30日在葛洲坝开工典礼的大会上,时任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工程副指挥长的张体学就搬迁问题专门进行了动员。于是在1971年3月,葛洲坝230多户在国至上、顾全大局、支援国家建设的口号声中分别搬迁到当时的伍家公社洋坝(本质:也就是今天的共勤村)、临江坪(备注:也就是今天的共联村)和江南十里红公社(备注:也就是今天的点军区)范家湖。他们是宜昌为葛洲坝工程搬迁的第一批移民之一。

葛洲坝搬迁的时候,当时的宜昌市革委会专门成立了搬迁办公室,据当时负责搬迁的人回忆:房屋搬迁费每平米18元,既没有青苗费也没有果木补偿金;搬迁费也不分发到户,由生产队统一结算;优惠政策是给每户安置一个青年进厂当工人。值得自豪的事就是拆迁时由部队派车负责运送到落户地。本着“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的原则,那些搬迁户当时有的借住在原著的农户家里,也有的暂住在当地生产队的猪栏牛棚里,将那些从葛洲坝拆下来的梁柱、屋瓦和板壁等建筑材料堆码在当地农户的屋檐下。

搬迁去的那三个大队虽然和葛洲坝一样属于城郊,可本来就不富裕,一个劳动力每天拼死拼活只有六七角钱,个别生产队甚至只有几分钱;那三个移民安罝点本来就不是蔬菜基地而是以种杂粮为主,历来以烧火土为当家肥,从而造成土壤板结,加上离长江远、供水困难。而改种蔬菜土地一要园田化,二要水肥充沛,所以三个安罝点想要改种蔬菜,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困难可想而知。于是,那些葛洲坝人修路搭桥、自架电线、开沟引水、改造园田,后来那三个地方能够成为宜昌市民新的菜篮子基地,那些移民的功不可没。

搬迁到新的安置点半年或一年以后,那些葛洲坝的移民们开始陆陆续续的兴建自己的房屋。生产队以13元/每平方米的标准与各户清算,由生产队统一划地,各搬迁户自行建屋。当时新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用旧利废,建成以干打垒和土坯砖为主的平房,政府给每户提供2个立方的木料计划,但没有资金补助。于是,葛洲坝人自已动手盖起了搬迁后的第一批住房。一晃就是40多年过去了,那些移民小区的住房已经经历了三轮翻新或者重建,那些联排成栋、三四层楼高的大楼已经如笋般的拔地而起了。

历史不应该忘记那些勤劳善良又淳朴坚强的葛洲坝移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6368/

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5)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