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山区风情小记

2017-05-12 09:28 作者:千里日月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深山区风情小记

                                            王重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工作需要,我曾几次到过秦岭深山区。那里的社会风情,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

白果公社是我去的第一站。这里白果树很多,地名也因此而得。我去的时候,正是耕大忙时节,社员们正忙碌着进行春耕播种。白果这个地方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很分散,一个大村子也没有,那里有三五户或者七八户人家住在一起,便叫大屋场。在大屋场周围一般都有几十亩耕地。基于这种情况,这里形成一种挪窝播种的习惯,春耕时全队劳力集中到大屋场,吃住在这几户人家里,吃着大肉,玉米糁子干饭,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男女都挤在一起睡觉。这里种完,又挪另一个大屋场,就这样挪着种着,种着挪着,直到把地种完为止。因为我要在这里召开社员会,所以他们走到那里,我也就跟到那里。在这里召开社员会,男女偷情戏闹,乱摸乱亲,他们很开心,很快乐,这种情况,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

深山里群众的生活,也有其别致的一面。我在结子公社搞过一个月三秋工作,住在大队所在地的生产队,轮流着在一家一户吃派饭。上午饭大都是洋芋糊汤或者红薯糊汤,吃馍的人家很少,下午饭多是面条或米饭,这里人吃面条,不调盐,不调酱油醋,只是炒几个菜端上来,让你用菜就着面吃。吃面的过程中,当你吃到快完的时候,趁你不防,主人又会给你猛子倒上满满的一碗,你若吃不完,那就很难堪,既丢面子,又不好意思。吃下午饭一般都有酒喝。酒都是自己用高粱、玉米、柿子等酿制而成的,你若不会喝酒,就要坚持回绝,否则,他们就陪着你喝,让你喝个够,甚至把你灌醉。在这里的酒席宴会上也是这种规距。这里喝茶水也有讲究。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很快倒上满流流的一杯茶放在你的面前,你怕洒了,赶紧喝上几口,等你刚一喝,主人看杯中又不满了,给你有添得满流流的,你又喝上几口,人家又来添满,这样反复多次,不大工夫,你就会喝上半肚子水。后来我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你若不想再喝了,人家倒水时,你用手将杯子一捂,他们就明白你的意思,便停止倒水了。

深山区的老百姓,几忽家家都有自制的腊肉,一吊子一吊子的挂在墙壁上,有些户腊肉的数量很多。在和他们闲聊中,问他们为甚么不把腊肉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卖些钱回来,可以给家中添置物件,还能给大人小孩买衣服、鞋子穿。她们说,我们这里的人,都有吃肉的习惯,腊肉存放的时间长,啥时候都可以吃。难怪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猪不为赚钱,而是为了过年。腊肉和当地生产的豆豉相炒,吃起来味道不错。但有一种吃法,我却难以接受。他们把腊肉切成又厚又大的片片,和糊汤煮在一起吃,吃得很香,我却觉得一股烟薰味,不好闻,吃不下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曾去茅坪公社作农村社会调查。头天晚上住在一个大队长家里,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洗罢脸,大队长就端来一大碗煮有柿饼的荷包蛋让我吃,我望而生畏,便说,我吃不了这么多,大队长说,你一个年轻人,怎么吃不了一碗,别客气,吃吧!我两推来让去,我感到盛情难却,便硬着头皮吃了下去。事后我在感激他们热情好客的同时心里泛着嘀咕,这一下可能会给我的肠胃惹出麻烦来,果然不出所料,从此扎下了慢性胃炎的病根,也是我产生了厌恶吃荷包蛋的心理。在尔后漫长的岁月里,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亲戚朋友那里,他们要做荷包蛋,我便一口谢绝。

有一年季我到红岩寺公社协助抓冬修工作。有一段时间我住在一个大屋场一户农民家里,房主炒苞谷花给我吃,吃完了又去炒。后来我才知道,当地人都吃苞谷花。出远门时,用小布口袋装着苞谷花在路上当干粮吃,因为六七十年代,外出吃饭要付粮票,农民没有,只好採取这种办法。在那个年代,在长途汽车站,你只要看到手里拿着小口袋,嘴里咬得咔嘣咔嘣响的人,不用问他们定是深山里来的农民,这是不会错的。写到这里我想到深山里农民身上有三向,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两响,一响是冬季穿草鞋,没有袜子,便给鞋中塞些玉米壳,这样走起路来,便发出唰啦唰啦的响声。二响是屁骨上别一个旱烟袋,烟袋杆杆上绑着火廉,走起路来,火廉和杆杆相撞击,发出叮咣叮咣的响声。这三响在深山区好多地方都能看到和听到。红岩寺这个地方,给孩子结婚在晚上举行婚礼。我曾被邀参加过一家人的婚典。晚上新郎倌去把新娘子接回来,拜过天地、高堂,送入洞房,紧接着就是大摆宴席。这里宴席很丰盛,但多是油炸食品,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大家吃着菜,喝着酒,说着、笑着、喊着、闹腾着,气氛十分浓烈,一直要耍到午,方才罢休。这里办丧事,不像其他地方哭泣,而是唱歌,用悲痛的歌声,来表示对死者悼念的情怀。唱孝歌时针对死者及其儿女的情况所唱内容不同,死者一生勤劳,为人善良,儿女又孝顺,则唱赞扬的歌,死者生前品德不良或儿女忤逆者,多唱讥讽或咒骂之词,唱词多是当场由唱者自己编撰的。

深山里人在称谓上也很有意思。他们把自己的父亲称为大老汉,母亲称为细老汉,把父亲叫达、、爷的,把母亲叫娘、姨、牙的,把祖父母称公爹奶婆,把外祖父母称为嘎公、嘎婆。说起兄弟姐妹,总带个阿字,如阿哥、阿弟、阿姐、阿妹。他们一般会说两种话,一是本地话,一是客家话,说起客家话来,外地人很难听懂。比如他们把睡觉叫困醒,把吃饭叫七饭卡饭,把那一个叫拉一个,把啥时候叫几没早,把他们称客们,把做事叫做么事,把竹、祝念作周,把东冬念作登等等。

深山里冬天很冷,老百姓都睡着热炕,炕顶头有三角形炕洞,洞口有一火坑,火坑中的疙瘩火,整个冬天都不息灭。白天在家的人,就坐在火坑边有的做活,有的谝闲传。这里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洋芋糊汤疙瘩火,除过神仙就是我。看来人们对能吃上洋芋糊汤,能烤上疙瘩火,在心理上还是感到满意的。

深山里的风情,要深挖细写,可以写一本书出来,可惜我还了解的不很多,前边介绍的只是凤毛麟角,星星点点,但願没有去过深山的朋友,看后对深山里的风情,能有一个梗概的了解,并觉得还有一点意思,这就是我要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5280/

深山区风情小记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