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房子、车子、孩子

2017-05-11 14:51 作者:难得糊涂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房子、车子、孩子

文/樊文博

一、房子让人们恐慌

听到这样一则故事:几位名校毕业的年轻人在出租车上聊天,有人提到某同学前些年就在这座城市买房了,可谓人生赢家。自己辛苦多年,还在租房。出租车大哥皱着眉头,默默听了很久插话道:“我家拆迁分了好几套房,但我就是一个开车的,名牌大学毕业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的人生目标就是在城里买套房,而不是思考国家的未来,那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想必大家都会对出租车司机的话若有所思吧?我却非常理解这些青年人的焦虑。应该是从二零零三年开始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活跃起来。蜗居多年,生活改善的人们开始渴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一直在城中村租房的我也在网上关注起房价来,犹豫了一年后终于在西安的最南郊咬牙付了首付买了房,那里当时的房价是古城最低的。记得是三月份看好房,筹集好房款到五月份购买的时候,每平米又涨了三百多,仅仅两个月时间,三万元从腰包硬生生又被掏走。当时买的是毛坯房,找装修工人设计如何装修,自己去建材市场买材料,和媳妇在几个月的争吵中把这些事情搞定。一直感觉买亏的我发现房价如脱缰的野马一样不断攀升。身边没有买房的朋友都紧张起来了,看房的人越来越多,媒体充斥着温州炒房团,连排队买房这些标题,到处都是涨!涨!涨!那时就有经济学者呼吁中国的经济不能被房地产绑架。

零八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好像房价稍微降了一点点,零九年四万亿救市政策就来了,房价又重新攀升,一路突飞猛进,随之带动了各种生活成本的提高。比如三元一碗的面食开始翻倍,大家感觉收入虽然增加,但物价涨的让人心发慌,各种奇葩怪论让人瞠目结舌。有人竟然说房价是让丈母娘给逼得涨起来的,身边经济条件好的人开始囤房、炒房,以致全民谈房。有些人孩子还在上学,家长就提前给买好了婚房,有些人工作好多年,因为没有房子结不了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们开始浮躁起来,有人说这是泡沫肯定会破的,有的人说中国人多地少,房价会一直涨下去!特别是悲催的八零后从小因为家里孩子少,在蜜罐里长大,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后当头一棒,遭遇到高房价。大多在父母的帮助下只能凑个首付,背着沉重的贷款,不停歇的忙碌还贷,所谓的房奴越来越多,也出现不少的啃老族。买了房就有了安全感,好象房子成了人立身的基础,一些等房价跌的人肠子都悔青了。政府一直在调控,口口声声说的只是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好多等待买房的人一直在内心挣扎、观望、和房价博弈,希望泡沫破灭,可是不断攀升的价格让大家恐慌起来,似乎现在的人们都相信了房价永远涨的神话。

据说一个真实的案例:上海金山一个工厂的工人,去年四月份在金山区买了套婚房,当时是一百零五万,六月初涨到一百六十万,八月底市价二百三十万。工厂里的工友都眼红的发疯,没人安心上班了。要知道这个工厂职工的年薪也就是四五万啊!

最近各地的房地产调控又在加码了,但愿这不是饥饿营销。不能让房子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更不能让房子成为束缚年轻人的枷锁。让勤劳致富的祖训重入人心,让炒房兴邦的调侃不要影响青年人的价值观。让网上流传的最兴家行业“各类一线城市买房!”最败家行业“卖房创业!”的现象不要在继续下去。

二、车子成了国人的脸面

曾几何时,私家车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奢侈品,如今早已时过境迁了。解决了居住问题的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车。私家车成了重要的代步工具,买辆车的价格和高房价相比便宜太多了。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街道两边的非机动车道几乎全被侵占了,停放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各色汽车,行人走路都明显不便了,更别说骑行的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人们骑车上班的壮观场面悄然无踪了。买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一大主题,开辆好车好像成了成功人士的标志。车成了国人的脸面,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老远看到一些好车的标志,也常常会惊呼出车的品牌。好多人房贷还没有还完,也硬着头皮买辆车。而有些实在经济困难而又需要用车,选择了购买二手车。我所在城市西郊的二手车市场周末很红火。各个地方的驾校里挤满了学车的人。这让我想起听到的一个笑话:有人刚拿到驾照就买辆二手车,下班捎朋友回家,经历多次起步、熄火,好不容易启动上路了。快到朋友家的时候,他对朋友说:“哥,你看我起步这般艰难,到你家门口我就不停车了,开慢点你跳下去,跑两步帮我关上车门。”这简直就是特种兵训练啊!

换越野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奥迪、宝马这些原来很少见的豪车,马路上也多了起来。有些做生意的朋友即便资金不济,也要设法借钱或者贷款买辆价值不菲的好车来彰显实力。要不没人和你放心谈生意、签合同。小区里的车位越来越紧张,平时和睦的邻居开始为了停车位争吵翻脸。许多小区的车位是不租只卖的,动辄十几万,购买后每个月还有几百元的管理费。一些小区因为晚上乱停车,早上业主起来发现自己的车被堵住走不了,误时误事是常有的事,车多了道路却变得拥堵了。

有车以后,你发现自己的活动半径大了起来,自驾游成了旅行、郊游的主力军。每逢节假日,城里的人们开车向乡村出发,赏景休闲、吃农家乐,成了时髦的事情,感觉自己成了真正的中产阶级,自豪、虚荣、劳累并快乐着。就说我所在城市南面秦岭北麓的沣峪口,每到周末,浩浩荡荡的车流涌向那里,进山玩乐。到了下午返城的时候,出山的车辆多排并列密密麻麻,后面的车流间距太小,显得很是亲密,挤作一团动弹不得。常常会看到不少人把头探出车窗,焦急地查看路况。农村的人们则向着相反的方向,开车进城消费,“土豪”的感觉也不错啊。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一些城市开始限牌了,摇到号才能买车。没有限牌的城市,人们也开始担心了,暂时没有必要买车的人也不得不提前买车了。随着中国城市环境的恶化(雾霾天气的增多),特别是北方的城市限行限号是常有的事,对此大家意见也很大。年年月月的修新路,拓宽旧道,还是无法解决车辆出行拥堵的问题,这也成了城市的一大弊病。城市环保的问题日益严峻。公交优先,地铁出行低碳生活,新能源环保汽车开始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青睐。地下车库,立体车库成了城市基建的必然选择。各种共享单车被更多的城里人接受。

三、孩子承载了太多的希望

由于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缘故,据说我们国家在世界孩子溺指数排名中“勇”夺第一。我们的孩子一生下来,不光是爸、妈妈疼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立刻捧为手心宝贝,老人们也是争着宠。“再穷不能穷孩子!”中国的父母都在践行着这一诺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中国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了人们的共识。上班族无法母乳喂养的,购买高价进口奶粉成了年轻父母们的第一选择,一个月上千或者几千块钱的奶粉开支很正常。两三岁的孩子就纷纷送进了高价的品牌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公立的有补贴的幼儿园,一般的老百姓找不下关系很难进得去的。从这个时候起,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的无忧童年也好像过早结束了。家长们会安排孩子们上音乐、美术、跆拳道等各种才艺班。大家都在攀比,你家孩子上,我家小孩也必须上,甚至学更多。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到该上小学了找关系掏钱上名校又成了年轻父母的不二选择,现在小学孩子要学的东西比我们小时候不知要多多少,除了学校的课程,奥语、奥数,英语辅导等,都占用了孩子本该玩乐的时间。好不容易到了小升初,重点中学又成了父母们的期望。

幸运考进重点中学却发现孩子学习越来越辛苦,每天写作业到很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也不断在孩子耳边督促他们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们的孩子几乎没有休息日了,比大人还忙,个个成了学习的机器。我们的家长也没有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意识了,学习成绩、名次成了家长们谈论的中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门口接孩子,一个家长和我聊天笑着问:“现在的男孩女孩学习都太忙,家里什么活都不让他们干,除了学习之外,都是我们伺候他们,以后他们长大结婚后谁做家务啊?”我哑然失笑,无言以对。

好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处于电脑、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孩子,思想比我们小时候要活跃的多。可我们把太多的希望都附加给了孩子们,经常会看到这样教育孩子的鸡汤:“我们现在努力,就是为了以后,我爸我妈在散步遛弯的时候,有了可以吹牛的资本!”

现在的学校分等级,进入同一所学校班级也分层次,无形中也给老师、孩子、家长增加了好多压力,现在节假日不去补课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就连幼儿园大班结束的暑假,也出现幼升小所谓衔接班。孩子们累,家长也累,有些年轻的妈妈,从幼儿园开始陪伴孩子,孩子在哪里上学,就在附近租房陪读,直至高中毕业。等孩子上了大学,结果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和社会脱节了。

都说现在的孩子太叛逆,可是这和我们大人过多的关注不无关系。我们可能因为生活、工作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产生的焦虑,不经意就把压力转嫁给孩子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有出息,将来的路走的顺些。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精英,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心,和责任担当意识。我自己也是这种畸形教育的实践者。

我们包办了太多孩子自己必须做的事情,给了他们太多的特殊待遇,也剥夺了他们太多的独立,所以有很多的孩子和家长对抗。试想想我们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要轻松有趣吧,我们的父母何曾给过我们那么多希望和压力?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多一些自由的时间,多些童趣,健康快乐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房子、车子、孩子,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可不少。从农村出来租住在城里的人急切的买房,好多是为了接孩子到城里上学。许多年轻的父母买车也是为了接送孩子上下学方便,现在的择校现象,早已改变了我们小时候就近上学的习惯。孩子上了大学,父母们还不能丝毫的喘息,给孩子提前付首付买一套房,又成了家长们奋斗的目标。

近几年我常常看到,乡村的人为了孩子上学,去县城买房。县城的人为了要上好一点的中学,而选择去市里安家。市里的人们为了追逐名校,则去省城置业。距离远了,买车也就更显得重要起来,车辆销量近些年都在一路飙升。大家都感到焦虑,也感到累,可是能有多少人能洒脱的回避这些?

本文文博写于2017-5-9日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5048/

房子、车子、孩子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