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斑竹提梁壶点评】

2017-04-26 09:17 作者:氿的风景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有关文历记载中了解到“紫砂壶自诞生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发展历史,“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正是这一丸珍稀的紫砂土,赋予了宜兴这座城市独到的艺术和人文韵味, 而宜兴紫砂壶更是名闻天下,有人说“我的名字叫紫玉金砂,流光溢彩陶都锦莎”,又有人讲:“世界上只有一把壶,她的名字叫~宜兴!”。紫砂壶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能工巧匠充分运用大自然赋予宜兴独特的紫砂五色土,创造出了千姿百态、 精彩缤纷的壶艺作品,这些作品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超越了一般壶器的审美功能,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规律,从而让人百看不厌、百玩不蔫, 直至痴迷其中”

壶身圆润如毛竹一般,稍微的倾斜宛如曲水流觞,光彩夺目。告诉人们:未出土时已有节,及云端处仍虚心。灵动出竹枝竹节的斑驳情怀,艺术的奇葩,在紫玉流金中渲染出提梁壶的光亮,一双竹枝扭曲成自然的流畅,片片竹叶与香茗散发出恬然的清香,墨绿的蝉栖息在壶盖上,悠然自得,讨人喜欢,仿佛领奏的畅想,紫玉金砂斑竹壶镌刻蝉响喝行云的歌唱。

阳羡芽带给你我夏日里醉美的凉爽,琥珀色的壶泥,珠光宝气里绽放陶醉中华的风采,雕琢出一款充满宁静淡泊生活的清欢,紫砂开创陶艺典范,梅林深处七彩珠鬟。竹的海洋,茶的绿洲,陶的古都,雕刻出艺术世界的绚丽奇葩,雕刻出巧夺天工的美轮美奂,蔓延出小小紫砂走遍全球的无限遐想。

陶都的沃土,中华的金砂,世界的紫玉,人们心中的紫玉金砂。陶都宜兴,醉美中华。让我邀来江南小桥流水的似水柔情,摇来丁蜀镇既来之不曾离去的无限眷恋,蘸铜峰叠翠之青翠欲滴,舀玉潭凝碧的晶莹剔透,温婉中沁阳羡雪芽的清香滋润人们的心房。徜徉在紫玉金砂的原野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附一款汪寅仙精美绝伦的斑竹提梁壶代表作,以供欣赏;正观此壶,静谧中藏有动势。壶身为圆竹段,竹节壶身采用倾斜的曲线,提梁把手为双枝交叉,其竹稍延长线化于壶身竹节之中,给人以流畅抒怀之感。一段三节弯竹为流,向外伸展,欲吐香茗。双枝提梁壶把节间交叉富于变化,以明接手法处理,清秀挺拔。

壶身装饰以陶刻刻画出斑驳竹之伤痕,以泥绘螺旋纹饰壶,在米黄色段泥料的壶身上,跳跃出一个个紫红色的斑点,打破单色的沉闷,使壶体上增加几分色彩,平添一段人文故事。细品此壶,其造型中由两根细竹弯成的提梁,柔中带韧,动势逼人,使此壶增加轻盈之感,自然之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再观壶盖,以圆形嵌入,严丝合缝,盖面虚起,贴塑一组修竹作装饰。其竹以正、侧、反、残、嫩等姿态为之。一把壶的壶眼,其点睛之处还在于壶纽的设计。此壶纽为一墨绿色的鸣蝉,鸣于高枝。隋人卢思道《和阳纳言听鸣蝉篇》云:“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此情此景,似乎更暗合壶身之吴地湘妃竹之典故。

晋代陆机在他的《寒蝉赋序》中认为蝉有六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居巢,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古代文人雅士,宗教大德高人们更是结合社会现象、自身经历和感受,寄托了诸多意象,使原本微不足道的蝉,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尤其是佛家从蝉的诞生、化育、离世之中,作参悟对象。因与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之禅音韵相同,蝉也受到了人们的钟

有人说,孔子是以有为求有为,老子以有为求无为,庄子以无为求无为,禅宗以有为求无为。在一壶清茗中,茶之清苦况味,应和了人生苦途。斑竹提梁壶饱含了人生故事,寄寓了高洁的操守,在一壶苦荼之外,我们不难从蝉悟出如此的感悟:蝉在经过一次次蜕皮即禅的身、心脱落的过程,彰显了新生命,振翅高飞,走向生命中的一个精彩的程。人生之禅与蝉有似有相同之处,看得破,方能放下,才能自在自得。以茶修行,读壶悟道。平常心即是禅,万事随缘,让一颗向善的心归于淡泊、安宁、空灵。

汪寅仙的斑竹提樑壶为其独创器形,被公认为佳作,曾作为其典型代表作捐赠给南京博物院。斑竹提梁壶造型取自竹段,壶身为圆竹段,竹节壶身采用倾斜的曲线,提梁把手为双枝交叉,其竹稍延长线化于壶身竹节之中,给人以流畅抒怀之感,提梁的大跨度前无古人。为表现竹子的老性和干裂,汪寅仙在竹身上刻上纤维裂痕。壶盖上的壶纽被作者巧妙制作成“知了(蝉)”,利用“知了”与“竹子”的谐音,传递了孔老夫子“知足常乐”的古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1816/

【斑竹提梁壶点评】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