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诸葛亮家书

2017-04-21 15:49 作者:阿能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作为蜀汉的丞相,今山东临沂人诸葛亮是治国之良才和“忠臣”,也是民间传说中的智慧人物。他的为人准则是为国尽忠效力,以天下为心,诸葛亮自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善于安抚百姓,而用严刑峻法约束官员;对己不贪慕虚荣、遵守礼制、慎用权利、务真求实;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光耀后世。为此吴太祖大皇帝孙权赞颂忠武侯曰:“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所以,诸葛亮才能成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诸葛亮自号卧龙,也即盘龙,盘龙卧虎是也。他文有姜尚治国之材,武有孙膑练兵之道,自比管仲,乐毅,他在乘势得主后,便为翔龙。但他的为官准则是:赏罚不避亲仇,仇人立功也加以赏赐,亲信犯法也给予处罚,对诚心认罪伏法之重犯则从宽处理,对巧言令色逃避责任之轻犯也从严治理,褒奖小善小功,处罚小恶小错。所以蜀国上下都怕而敬之,且没有人有一丝怨言,做到了这一点确实不易,所以才真正称得上是千年一出的“明相”和政治家、军事家了。所以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怪不得连清代乾隆皇帝也评曰:“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关于诸葛亮的事迹,经过《三国演义》的敷衍流传,如“借东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等几出故事的演绎,更是为世人所熟知和称赞,诸葛亮也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

对这位坐轮椅、摇着鹅毛扇的诸葛孔明先生的另一个认识,是几十年前读了他的家书《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才产生的。诸葛亮用心端正坦诚,德范遐迩,勋盖季世。而对人的劝戒十分明确正当,且亲疏内外一致无别。他不象一般的儒生俗士见识浅陋,沉湎于书生意气或市俗好恶之中,他是一个真正的识时务者。东汉末年名士、有知人之明的“好好先生”司马徽为之言:“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所以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诸葛亮是46岁才得子的,中年得子,痛爱有加,而他更希望儿子能成俊才立大业。他虽常年征战和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可谓用心良苦。54岁时分别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和二姐子庞涣的诫子和诫外甥家书,成为教子范文。《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可以看出,两封家书是两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他教育儿子和外甥都要懂得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和有远大志向,特别是要心态平和而戒绝欲望,更珍惜光阴和重视学习。文字简洁,短小精悍,哲理性强,读来发人深省。阐述了儒家思想的修养,修身治学心境必须要宁静,保养身体、精神要简单明了,不要搞得太复杂化。也就是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的。人生须有节度,把握定性,不可以太浮躁,即动亦适度,静亦适度,动中有静,兴奋活泼与深思沉默结合,文武之道,需一张一弛。诸葛亮就是一生践行了这样的一个人生哲理——淡泊而勤俭。

十余年前,笔者曾书录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诫子书》悬挂于室壁,作为座右铭,每每读之,几番心得,收益甚多。最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上心养德。谆谆告诫之语,立意玄远,读之,大有借鉴。思之,当躬行自勉。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秋左氏传》曰:“大上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诸葛亮一生“三立”兼备,立德修身为先,身教更重于言教,有了静心和恒心,则有了求学与修身之道,才能得以明志和致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1081/

读诸葛亮家书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