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来野菜香—谈及《西游记》和《昆虫记》(二)

2017-04-19 06:35 作者:维扬之水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国人对教育的重视闻名世界,教育的功利化更是大大有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凿壁偷光,皓首穷经。学习那么刻苦,出的科学家占读书人的比例却少得可怜。

动植物知识,除了医书中详细介绍着哪些可以入药外,其他的只能靠花匠和兽医们口口相传——也是为了满足上层的奢侈生活需要,如供明正德皇帝淫乐的豹房,清朝老北京引以为傲的暖洞子里出的黄瓜。

建筑方面,能工巧匠们再多,大多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设计建筑出故宫那么伟大工程的好歹还留下个名字——虽然饭饭记不得叫啥。许多伟大的建筑没有留下设计师和建造者的姓名及设计原理。像给纣王设计摘星楼的;给秦始皇设计阿房宫的,给陈后主设计楼台的,给隋炀帝设计迷楼的——据说类似于法国宫殿的镜厅,用的是铜镜,非玻璃镜。铜镜是用特殊方法磨亮的,皇帝与妃子们行乐其中,光可鉴影,不是咱们在博物馆见到的那种盘满绿锈的出土文物。

还有北齐有名精神病皇帝高洋喝醉酒,光膀子独舞其上的那个不用钉子纯木头搭成危楼高台。高洋曾独创一种防贪腐方法,在各官府放上一根大木棍,见到有跑官要官的,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打死。他这种管理方法,比某个正常皇帝,要求凡想做官的必须净身做太监那种奇葩主意要正常仁慈太多,简直不像个精神病皇帝的作为!

又扯远了,还是回到动植物上来。国人功利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大批利蠹官员,也有文学方面的大家,自然科学方面的极少,能吟出一句“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已是难得。记得小时,见到过一个小男孩,撅着屁股,拿玩虫子和蚂蚁,噢,他还用几块砖,垒在一起,烤抓的麻雀肉吃。一沾到吃,对自然生物有再大的兴趣,长大后,也不会成为动植物方面专家,只能泯然众人。

想到法国的科学家法布尔——《昆虫记》一书,写的实在有趣。他小时的学校,不是咱们这种正襟危坐,一遍遍练字抄写的学校。“那间我坐在里面学习字母的屋子,我该称它做什么呢?的确很难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因为那屋子用处太多了。它既是学校,又是厨房;既是卧室,又是餐厅;既是鸡窝,又是猪圈。”“有时候我们会看见老师从楼上捧来一捆干草给驴子吃;有时候也会看见他从楼上提着一篮马铃薯下来,交给师母去煮猪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是炉子并不是为我们生的,主要是为那三只煮猪食的锅子。老师和师母总是挑一个最舒适的位于坐下,其余的人却围着那大锅子,围成一个半圆形。那锅里不住地冒着热气,发出呼呼的声音。我们中胆子比较大的人会趁着先生看不见的时候用小刀挑一个煮熟了的马铃薯,夹在他的面包里吃。我不得不承认,如果说我们在学校里做了一些工作的话,那就是我们吃得很多。在写字的时候剥着栗子或咬着面包,似乎已经成为改不了的习惯了。”

“我每次都能看见小猪们快步地跑着,一边大声地呼叫着,摇着它们的小尾巴。它们用身体蹭我们的腿,把又冷又红的鼻子拱到我们的手掌里面找吃剩的面包屑。它们那细小的圆溜溜的眼珠子望着我们,似乎在问我们口袋里还有没有干栗子给它们吃。它们这样东窜西闻了一圈之后,就会被怒气冲冲的老师挥着手帕赶回院子里去了。

接着就是母鸡带着它的小鸡雏们来看我们了。我们每个人都会热情地剥一些面包来招待这些可的小客人,然后美滋滋地欣赏它们吃东西的样子。”

“别人都说我们的老师是个很能干的人,能把学校管理得很好。的确,他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但他也确实不能称作一个好老师,因为缺少一样东西——时间。他替一个出门的地主保管着财产;他照顾着一个极大鸽棚;他还负责指挥干草、苹果、栗子和燕麦的收获,在天,我们常常帮着他干活。在那个时候,上课才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我们常在干草堆上上课,有时候甚至就利用上课的时候清除鸽棚,或是消灭那些天从墙脚爬出来的蜗牛。这对我来说,倒是正中下怀。”

“我们的老师还是个剃头匠。他那双灵巧的手替我们的抄写本装饰“花边”,也为地方上的大人物剃头,像市长、牧师和公证人等等。

我们的老师又是个打钟的能手。每逢有婚礼或洗礼的时候,他总要到教堂里去打钟

——那时我们的功课当然要暂告停止。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又可以给我们一天的休假,因为那时候必须用钟声来驱除雷电和冰雹,我们的老师责无旁贷地去敲钟了。

我们的老师还是唱诗班里的一员。我们的老师还管着村里教堂顶上的钟。那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工作。只须对着太阳一望,他便可以说出一个准确的时间,然后他爬到教堂顶上尖尖的阁楼里,打开一个大匣子,让自己置身于一堆齿轮和发条中间。这些东西的秘密,除了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露天学校有着更大的诱惑力。当老师带着我们去消灭黄杨树下的蜗牛的时候,我却常常阴奉阳违,不忍心杀害那些小生命。当我捉到了满手的蜗牛时,我的脚步便迟缓起来了。它们是多么美丽啊!只要我愿意,我能捉到各种颜色的蜗牛:黄色的、淡红色的、白色的、褐色的……上面都有深色的螺旋纹。我挑了一些最美丽的塞满衣兜,以便空闲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在帮先生晒干草的日子里,我又认识了青蛙。它用自己作诱饵,引诱着河边巢里的虾出来;在赤杨树上,我捉到了青甲虫,它的美丽使天空都为之逊色;我采下水仙花,并且学会了用舌尖从它花冠的裂缝处吸取小滴的蜜汁,我也体验到太用力吸花蜜所导致的头痛,不过这种不舒服与那美丽的白色花朵所带给我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我还记得这种花的漏斗的颈部有一圈美丽的红色,像挂了一串红项链。

在收集胡桃的时候,我在一块荒芜的草地上找到了蝗虫,它们的翅膀张得像一把扇子,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让人眼花缭乱。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能源源不断地得到精神食粮,自得其乐。我对于动植物的爱好也自然有增无减,日益弥深。

最后,这种爱好促进了我对字母的认识。由于我太喜欢封面上的鸽子,早把封面后的字母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我的认识程度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一个偶然的念头使我的父亲把我从学校里领回家去,这才是我真正读书的开始。这回读的是印得很大的字,花了三角半钱买来的。那上面划着许多五彩的格子,每一格里画着一种动物,这些动物就用它们的名字和第一个字母来教我认ABC。第一个就是“驴”……我进步得很快,不到几天工夫,居然能很有兴趣地读那本鸽子封面的书了。我已经被启发了,接着便懂得语法了,这激起了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我的父母都为我的进步感到惊异。现在我能够解释那惊人的进步的原因了:那些图画把我引入到一群动物中,这恰巧投合了我的兴趣。我心爱的动物们开始教我念书,而以后,动物永远成为我学习研究的对象。”

看到这些,不由的感慨万千。我们的孩子,由于电视和网络的传播,很早就可以搞清天上神仙们的名字和神力等级,能从小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模仿他们的如孙悟空的调皮动作,可却很少能如外国科学家小时那样,深入大自然,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出对自然人文的浓厚兴趣。家长和老师能做的,除了保护好孩子,就是填鸭一样全封闭式教学,除了不让他们被坏人拐卖,别的实在无能为力。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得不悲叹一声。从这方面考虑,或许杨洁导演不该拍出那么美的《西游记》,于有意无意中给孩子们灌输了那些封建落后的腐朽玩意——什么帝王将相,天堂地狱,鬼怪神仙。可没有《西游记》,必然还会有别的,这样的文化背景,这样的社会,又能指望拍出什么好电视剧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0617/

春来野菜香—谈及《西游记》和《昆虫记》(二)的评论 (共 6 条)

  • 鲁振中
  • 芙蓉秋水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雪中傲梅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