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丽乡村只是婚外情人

2017-04-12 11:31 作者:驿外荒泉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透过城市的取景框看,现在的山村随便一处荒草中的破木屋在三寸屏慕上都惊艳得不要不要的,仿佛陶潜的世外桃源。游子们从画布或屏幕上看到自家的村子,都惊叹于家乡竞也能如此婀娜!可要是屋里走出个老头老妪,人们只会把他当作一个贫苦农民;蹦出个孩童,便一定是留守儿童;要是俊男靓女,想必只是来拍婚纱的;几点五颜六色的红男绿女就是游人……我们已经习惯了城镇中心的思维,很难再相信乡间的烟火了。只有搞画画的似乎总是怪癖性。都市万丈高楼,明窗净几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却到乡间去画破木屋。

当一个事物离实用越来越远,它的归宿就开始分化。要不成为垃圾,要不就进入博物馆成为艺术或非遗。说洋气点就是从满足人的物质生活演化成满足人的精神生活。象许多传统的活计,比如石磨豆浆,陶艺之类。甚至钓鱼也成了休闲消遣——如今宠大的钓鱼群体,有多少是为生计的呢。从实用角度,肯定是不如机械化网鱼或电捕鱼的了。乡村似乎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分化——纠结在垃圾与艺术之间。

自从城乡的差距被我们意识到的那一天起,我们对奢华的向往和对前程的忧虑就打败了一切与乡村有关的诗意生活。山村已成童话,很难与现实照应了。当下的乡村似乎是越可得让人生疼。在都市水泥楼上眺望它,人会感到安逸温暖,充满苍桑岁月的人情味。但若是算起经济帐来,就瞬间落寞。所有乡村有关的诗意和美丽背后都衬上了无奈和苟且。

我也常在网上看到情怀文青们到乡下去建一所小屋,或改一所老屋……都诗意得撩人。我却是看到了情怀君子的无奈和背后都市资本的痕迹。这景致若不是在商业开发的成熟的景区是难以存在的,一算经济帐就足以明白。若以我目前的境况来看,即便送我一套这样的房子住着,我也难免日焦躁,除非我是亿万富翁或至少已实现了“财务自由”。

乡村的诗意如今只能存于旅人的眼里了。在原住村民的眼里基本成了干巴巴的鸡胁,走进任一栋乡下的老屋就能感受得出来。有趣的是如今认识到乡村仍有价值的除了艺术家就是极具商业头脑的投资商,最理想的是综合二者的艺术投资商。现在乡村开发似乎风头正盛。很多地方评‘最美乡村’‘传统村落’之类。我所在的村镇旅游开发已经很成熟,。很多小乡下的老屋都有了商业运作的痕迹,常见到各种推广和包装。但面对那些百年老屋,各方的态度分化是很明显的。革新派与守旧派针锋相对。有艺术或商业情怀的持保护态度,其中有些是象我这样离开乡村一段时间而又有怀旧倾向的本地人,而大多是外地人。好象本地的原住百姓中除了迁居它处荒弃不管外---其中多数人在城里已有“正室”,相当大一部分的居民是希望推倒重盖新楼,因为老房已经不太适合现代居住习惯了,而他们也买不起或不习惯商品套房。即使是有钱一族因为政策的限制也很难买到宅基地盖房,在旧地基上重建是较现实的选择。可是现在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人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些老屋集群的可贵(对旅游发展有益),出台一些政策,禁止拆房重建。但对那些摇摇欲坠的老屋的修缮无论是政府还是百性都心有余力不足,由此难免引起一些冲突。老屋也在这拉锯战的风中静默地站着,慢慢朽去。

眼下的乡村老屋就象一个守寡的妇人,只剩了诗意的荒凉。那些有点姿色的村落若能包装成资本的情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出路。但乡村的诗意在资本面前也是脆弱的,如今从两方面讲那些老屋都面临危机,只要政策一声令下允许拆房重建,那些老屋在短时间内就分崩离析,变成一栋栋崭新洋房。而城市开发资本的介入却也可能掏空乡村诗意的本源,成为移入乡村的一座座城市会所,里面居住着流动的精英。没有了晴耕雨读的土壤,乡村的开发永远是一场情怀文青与资本短平快的游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山村的娴静清纯是它的本性,只是在城市实用标准之下就显得值不了几个钱了。当下的乡村若要继续保留和存在最终还是不得不委身于人的怀旧和猎奇心态---以客居的轻松享受短时的异乡情调。哪怕是真心看好她的人也不太情愿与她相守到老,都象是对待婚外的情人。

高世麟(2016.11)

本文原载《台湾好报•西子湾副刊》(2016.11.29)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9117/

美丽乡村只是婚外情人的评论 (共 4 条)

  • 鲁振中
  • 雨袂独舞
  • 淡了红颜
    淡了红颜 推荐阅读并说 好文,推荐共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