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师,留点诗意给自己

2017-04-11 14:35 作者:蔡东武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距离红尘太远,容易感到孤独;距离红尘太近,容易受到诱惑(罗曼·罗兰)

——题记

中继教培训,接受到的备课任务是《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发展》,参详之余,对诗意略有点滴感悟,姑且当作一毫调料味精,弄斧于同行,晒笑闲暇。

诗意是种距离,是一种带着绿色裹挟着花香的田园与红尘距离,是摆脱凡俗纠结的幽径,是吹荡物欲之凉风,是射透功名的明月

“细湿衣看得见,闲花落地听有声”,典范的幽雅情致,原生态恬静境界追求,有诗意;“少无适俗韵,性本丘山”,人性因子向往美好田园生活,明智脱离官场,复得返自然,诗意味儿更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睨视庸俗小人,冲天一发怒长安,扑入大自然,用旷达落拓心胸,拿豪放自卫人格,是诗意展示。

“诗意”,拆开翻译是“在寺庙旁边阅读或说话”,“站立于太阳下思考也”。寺庙大都在山上,太阳亦喻自然,人在山上阅读、说话或思考,就有了“仙”味。诗意,乃脱离红尘,身心融入自然之谓也。脱离羁绊,回归绿色,才叫洒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陶渊明“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个中俗人态并不削损他“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的飘逸;李白“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滚滚红尘更衬托他“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之旷达;就连“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为百姓兴修水利,调停钱粮的苏东坡,一旦超然,达到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极致境界。

诗意与红尘是绿叶和花朵,构成人间主色调。先哲们居庙堂之高,身系苍生,心挂黎民;处江湖之远,伴随清风明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游”……心境移形换位,诗意绵绵,天衣无缝。

教师是世间最纠结不开的职业,比之封建科举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学生考试成绩,自身评优评先,与功名挂钩;工资得养家糊口、维系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利禄牵连;教师更是普通人,七情六欲、情感波澜伴随日常琐屑,和庸俗缠绕。挂钩,牵连,缠绕绞成一锅粥,那是红尘最红处。吾教书匠脚步匆匆,为一丝一毫奋力争取;咱孩子王身影熙熙,为功名富贵繁忙。只要不被红尘朦住双眼,不迷失自我,能够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弥漫着的烟雾中看得见细雨,能够从车迪声叫卖声争吵声里听得见花落,就能够在霓虹灯下找到内心,摆正自我,抓住淡雅心境,留住诗意感觉。

诗意是一种高地,一种文化的高地。从事文化行列,教师适时跳离红尘,站立高山之巅,才能居高临下,审视芸芸众生,方可分辨清浊,把握人生方向,把握职业走向。知识分子也是人,处于世俗缠绕之中,摆脱不了凡人之烦恼,只要能够用诗意自卫和自慰,便可放松因红尘囿郁带来的拘谨与束缚,回归到一个人最原初和本真状态。如果能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修为靠近,以天下为己任,为苍生忧乐,那是高远境界。

教师思想里充满诗意,举手投足间,就能够将此心境潜移默化给下一代,让弟子们于书山题海中望得见精神圣山,在枯燥、繁重生活环境里有块湛蓝天空,于电子游戏、网络虚幻世界内有块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将来,无论现实多么无奈,无论生活怎样苍白,无论人生多么坎坷,他们灵魂深处有寄托,精神伊甸园有绿色。

有诗意的民族永远灵动,活跃,其民族魂永远青翠,永远碧绿。教师灵魂中的诗意是民族文化一部分,是民族灵魂精髓。传承诗意,就是传承文化;传承诗意,就是传承民族灵魂。让后人吸纳,让幼苗沐浴清风明月,回归自然。

太近切,无美感;太裸露,显苍白;太急躁,心促狭。用诗意,调整距离;用诗意,互换角度;用诗意,湛蓝向往的天空。

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是诗意,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诗意。诗意是草木人生的一缕愿景,诗意是日常琐屑状态中的一份超然,诗意是苍白日子里的一抹绿色。有了诗意,咱孩子王们作为普通人共有的散漫、麻木、黯淡的生命便具备了再生希望。用诗意捍卫心灵伊甸园,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浑浑噩噩,萝卜青菜粗茶淡饭小日子也会变得有光彩,有美感。用诗意审视红尘,无论扑入视野的是美丽是丑陋、是善良是恶毒、是明亮是昏暗,只要抓住,用诗意加工,就能趣味盎然。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9001/

教师,留点诗意给自己的评论 (共 5 条)

  • 淡了红颜
  • 雨袂独舞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鲁振中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