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善知恶说良知——试析南怀瑾评王阳明四句教

2017-04-11 09:47 作者:古古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知善知恶说良知

——试析南怀瑾评王阳明四句教

赖 建 青

王阳明先生就所研之心学,在其所著《传习录》一书中有著名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四句教”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然而,台湾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南怀瑾对王阳明的“四句教”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学者认为,南怀瑾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为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其代表作品如《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其中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误解)。

那么,阳明先生的“四句教”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南怀瑾对“四句教”的看法又是否准确呢?笔者不揣冒昧,试着就对阳明先生和南怀瑾之间的歧义来进行判断分析。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南怀瑾上述这段话有两个值得商榷之处,一是“性之体”之说,“他(指王阳明)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二是南怀瑾认为王阳明的‘无善无恶’与中国儒家文化‘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先说第一个问题,“性之体”之说, 在王阳明所著《传习录》一书中 “四句教”第一句应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而不是“性之体”。从汉字的词义来看,“性”属于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类别的语法范畴,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所以说“性之体”之说是不能成立的,王阳明也不可能连这起码的词义也弄错。而 “心”既是人身上一个实在的物体,也可以代表看不见的思维或“精神”。王阳明研究的既然是“心学”,那最关键最值得探究的必然是“心之体”,而不应该是南怀瑾所说的“性之体”。

然后,再来说第二个问题,就是南怀瑾认为王阳明的“无善无恶”之说与中国儒家文化“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的确,儒家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学说,这是一个出于善意的学说。针对这个学说,早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并举例说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的手抓到东西就肯不松开,意在占为己有,其意本恶;而王阳明则认为“心之体”原本是“无善无恶”的。那么,到底哪一种学说更有理呢?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更认同王阳明的“无善无恶”之说。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古代哲学的本体论,还涉及到人类“本能”的问题。本能,是没有定义的,是天生的,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所具有的,是在应急瞬间,当大脑接受第一信息而诞生的第一行为,这不是充分思考的抉择,而是人之本能行为所使然。刚出生的婴儿,用手抓到东西就不松开,并非是意在占为己有,因为刚来到世界上的他(她)根本没有意识,更不知道抓住的东西是什么,是有用的还是有害的,之所以抓住不松开,而是出于一种人和动物与生俱来自我保护的本能,这种本能是自私的。

自私,是人的本性。

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佛说十善业道经》中第二十四集)由此可见,即使是以劝恶从善为宗旨的佛教也提倡“人生为己”是“天经地义”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但自私只要不侵害他人的利益,就不属于“恶”。

再来看南怀瑾对阳明先生的“四句教”第二句的分析:“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南怀瑾在这段话上说的很清楚, “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也就是说他认为“心”(或者是他说的‘性之体’)的本体功能上本来就具有善恶的种子。这里又涉及到了“本体论”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有善有恶意之动”的“意”。

那么,什么是“本体论”什么是“意”呢?

先来说说“本体论”。有资料介绍,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主观精神,如"心"、“意”。

从南怀瑾上面的这段话以及本体论(本根论)的简述来看,笔者认为,无论是阳明先生的“有善有恶意之动”还是南怀瑾“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的观点都说到了“意”或“意志”,这说明主导“善”或“恶”的就是“意”或“意志”。

那么,这个“意”或“意志”是从哪儿来的呢?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没有阐述和说明,可从他“无善无恶”的观点来看,那“有善有恶意之动”的“意”就肯定是另有出处的;但南怀瑾则认为“意”或“意志”是“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而且他还评论说:“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在南怀瑾的这段话中,又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知”和“良知”,它们与本体(心之体)和“意”的关系;一个是他认为“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

南怀瑾的这段话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王阳明是不是犯了“三元论”的错误。

南怀瑾认为:“……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南怀瑾将“意志”和“良知”都归结到“本体”(心之体)上,是与生俱有的,所以才有“三元论”的结论。其实,这只是他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是他强加于阳明先生的。

在“四句教”中,王阳明已经表述得很清楚,“本体”(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由此推论,“有善有恶”的“意”和“知善知恶”的“知”与“良知”并不是“本体”(心之体)上本来具有的。

那么,“意”和“知”是从何而来呢?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其《师说》一文中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也就是说“意”和“知”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要获得“意”和“知”就必须通过学习。

可有古人认为,能够获得“意”和“知”有四个途径。对此,孔子曾解释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也就是说生而知之者是最上等求知方式,因为自身具有的好奇和兴趣,本能地在生活体验中,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学而知之者是一般勤奋好学的人,天赋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通过刻苦学习理论知识,仍然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这是第二等级的人;困而知之者是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为解除疑难问题,而努力求知学习的人,"书到用时方恨少。"按照孔子的看法,他们属于第三等级的人;最后还有一种是困而不学的人,即明明已经在生活与工作中感到非常困难了,却仍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这种人,按照孔子的看法,是属于最下等的不可救药的人。

既然有这样四个等级的划分,那么,被人们认为是圣贤的人属于哪个等级呢?

相传在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被人们认为天生的聪明,自从娘胎里出来就能对天下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曾有学生把人们的这种说法告诉孔子。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孔子这段话,实际上是肯定了“学而知之”,他认为世界上应该没有生而知之的人,也就是无论什么人都只有通过孜孜不倦地不断地学习与研究,才能获取和积累知识,才会懂得那么多的道理的。

毫无疑问,这个“有善有恶”的“意”和“知善知恶”的“知”都是从“学而知之”而来,是从环境影响(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学习教育逐渐形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人是所有动物中最坏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环境影响(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正确学习教育形成的“善意”,任由与生俱来自私本能的发展,就会导致“恶”的萌芽乃至膨胀,使人成为“所有动物中最坏的。”而“知善知恶”的“知”也是由环境影响(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正确学习教育,才使人能分辨善恶,才能到达“知”的境界。而“良知”则是在“知善知恶”的基础上,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才能到达“致良知”的更高境界。

南怀瑾在最后说:“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关于这四句教,我就这样公开讲了几十年。”

对于南怀瑾“我就这样公开讲了几十年”四句教的观点,至少存在着三个值得推敲和商榷之处。一是“性之体”应为“心之体”更准确;二是他对本体(无善无恶)和本能(自私)的概念混淆不清,以致认为“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三是他批评阳明先生四句教的所谓的“本体三元论”不能成立。

笔者认为,南怀瑾评说王阳明四句教的关键,其实就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 王阳明在四句教中没有明确表示。

“生而知之”是天才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在认识论上就是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在历史观上,也就是认为历史是由少数天才英雄所创造的。这种观点一直被辩证唯物主义所批判。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但不能曲解别人的思想,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故且不说是否够得上大师的标准,就算是作为一个学者,南怀瑾先生难道连这起码的道理也不懂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8816/

知善知恶说良知——试析南怀瑾评王阳明四句教的评论 (共 8 条)

  • 雪中傲梅
  • 淡了红颜
  • 紫色的云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雨袂独舞
  • 鲁振中
    鲁振中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