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生追逃

2017-04-08 17:23 作者:江平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个连续贯穿半个世纪的追逃,一个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一个横跨美国加拿大多个城市的躲藏和追捕,一个复杂浓烈而纠葛漫长的感情延续。

约翰-欧文在《绞河镇的最后一》中,以主人公父子人生际遇为主线,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全书五个章节看似层次分明的结构安排,按年代顺序依次排列,相邻章节间出现较大的时空跨度,每开启一个新章节,主人公父子已经跨入了新的时代、新的天地。然而,对于主人公在“新旧时代”之间有过何种经历、作者往往先引而不发,吊足读者胃口,给读者以突兀之感,再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与联想,采取倒叙、插叙等接续断裂的线索,从而使读者在领略新鲜感之后找回了熟悉感,借由时空交错的叙事,营造出前尘往事与当下一刻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小说着力挖掘了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是父子之情与男女之情;二是世事与人生的变幻无常;三是背离道德习俗的逾矩之举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三大主题相互交织,谱写出一曲悠长动人,荡气回肠的歌。

主人公父子因为误杀栽赃而逃亡,为了躲避“牛仔”警官的追杀,狼狈地东躲西藏,然而同样拜”牛仔“所赐,他们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他们的人生并未黯然失色,反倒倍添精彩,每一站都会遇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感动,特别是主人公父子之间不离不弃的真挚感情,更是叫人唏嘘感叹。

小说涉及人物众多,但最为丰满的还是重情重义,铁骨铮铮的硬汉“凯彻姆”,自始至终,硬汉给人留下海明威《老人与海》与生俱来的英雄主义色彩。

从与主人公一家复杂的感情纠葛到对未尽到保护职责而内疚自责,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几十年来,凯彻姆无时无刻不为这对逃难的父子操心,这种超越普通朋友,父子感情的关系从小说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无时无刻不给读者带来感动。他还因为一句承诺而在晚年时,带来在河道中溺亡的小伙的母亲,完成老人的宿愿。这个看似粗犷爆烈的伐木人,有一种勇于克服困难,直面迎接挑战,甚至为了朋友牺牲自己的勇气,这种人类最淳朴的感情,对于当下现代化发展,金钱至上的喧闹都市尤为可贵。(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作者在描写森林、河流、山谷、码头等无不显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自然主义风格,文笔简洁淳朴,大多采用白描平铺直叙,时而平静安详,时而洪水滔天,时而水流潺潺的河道;高笋云天、密不透风、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漫天积,冰封冻的林海雪原;原始自然的码头岛屿等等,有时不免有些繁累,但细细品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细节描述更加添彩,给人身临其境的享受。

小说以“熊”为暗隐,从主人公父亲用平底铸铁锅打烂与妻子偷情的“凯彻姆”的头,到主人公用同一口锅失手打死与父亲偷情的父亲情人“简”,从而踏上逃亡的不归路,两次都是把偷情者误认为向亲人发起进攻的残忍凶暴的黑熊,在自有和性开放盛行的美国,或许是意图向读者说明一个复杂的偷情或者三角关系出现的戏剧性,必然的风险性足以改变人生轨迹。

父子俩都长时间没有建立家庭,大多数时候只是寻找性伙伴而已,这在当时的美国可能是性解放的掠影,虽然在其后事件发展中总是朝阳光的一方发展,但主人公儿子“乔”年纪轻轻而在一次事故中丧生,以及最终“牛仔”亲手开枪将“父亲”打死,结束了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逃亡与追逐,不知是否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对这种生活多少有些质疑或忏悔的含义在内。

机械化的伐木,使传统的伐木和河道放木已成历史,随着代表这一落后生产力文化的绞河镇的消失,人类现代化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想起来,逃亡者最终变成了一位知名作家,父子俩相依为命,并且在不同时刻都有不错的伙伴和朋友,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种逃亡被追杀的过程就如每个人的人生历程,我们都在和环境,和人,和事,和时间赛跑。

把握机会,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都可以活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是尤为重要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如何,都要对当前,对明天,充满希望,积极进取,绝不能在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中耗费生命,也是拜读此书最大的感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8449/

一生追逃的评论 (共 6 条)

  • 鲁振中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襄阳游子
  • 白山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