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珍爱生活才能珍爱生命——缅怀那些自杀的诗人(附名单)

2017-04-04 12:08 作者:朱晨辉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每每听到有人自杀的消息,我都非常惋惜,心情也异常沉重。自杀的人,有名或者无名,熟悉或者陌生,大体上和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对我们的人生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名人的自杀对我们正常的生活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影响,好奇心的本能会驱使我们想一探究竟他们为什么自杀?比如对于写诗的人,著名诗人的自杀就影响深远,总不能学习他的诗之后,继续学习他的自杀吧!

就职业而言,相比于诗人的自杀,自然科学家的自杀就极为罕见,诗人似乎是一种更容易导向自杀的职业,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单就自杀诗人的名字,最近一百年来就已超过了个位数,外国的有俄国诗人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茨维塔耶娃,德国诗人保罗·策兰,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哈特·克莱恩、塞林顿,日本诗人北村透谷,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等等;中国自杀的诗人也很多,当代的海子、顾城、戈麦,比如现代的朱湘,近代的王国维,古代的屈原……这还不包括老舍、赵树理、吴晗、杨朔、三毛、莫泊桑、杰克·伦敦、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卜拉斯、梵高等一大批中外自杀的作家或艺术家,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说起自杀的诗人,不能不提及诗歌好者都绕不过去的两个中国诗人:一个是吟唱过“今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的诗人海子,一个是吟唱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诗人顾城。二位诗人与世界告别的方式都很其所,都很决绝。海子去世之后,人们在海子的遗物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怎么可能无关?写这句话可以无关,但是付诸行动就有关了,关系重大。导致海子走向死亡或者说使自杀情结放大的真正原因,是他的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以及爱情生活出现了巨大的障碍。顾城的问题就更大了,顾城自杀后不久,我曾在北京青年报开辟的《是诗人之死还是凡人之死》的专栏中撰文分析过:从文学史的角度看,用一千多首诗创造了作为“童话诗人”的顾城,诗歌是他的时代也是我们时代的精神财富。顾城以真诚的歌唱穿越年代和人心,而他的杀人行为也成为人格与文本分裂的个案。不管顾城的自杀是否美丽,就算有很多理由为顾城开脱,就算死亡是一种绝对的勇敢,但毕竟不可以成为流行,不应该贯彻和发扬。事实上,文学创作和哲学研究中一度推崇的后现代主义、唯美主义已然流露出明显的消极和颓废倾向。

选择轻生的理由固然很多,但对生活极度绝望则是绝大部分自杀者的诱因。帕斯捷尔纳克在回忆自杀的几位一流俄罗斯诗人时说,他们“对自己表示绝望,抛弃了过去,宣告了自己破产……由于忍受不了那不知属于何人的烦恼,忍受不了没人感到痛苦的痛苦,忍受不了这徒然的、令人绝望的期待,而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茨维塔耶娃,俄国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之一,在献给里尔克的一篇散文中,她开篇便超然地说道:“每一个人的死,都必定融入到别人之死的行列,都必定在死亡之列中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 尽管看待生命如此之轻之淡也是一种境界。

在著名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当中,抑郁症的发生率很高,据统计比广泛的人群高出10—30倍。想必诗人在寻短见之前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内心痛苦,为了达到自杀的目的,诗人们选择义无反顾地投向死亡,选择让身体消失,让心灵解脱,让作品光大,让活人伤感。对诗人来说,诗歌就是一场烈火,燃烧自己也燃烧别人,但最终太过于猛烈的燃烧也会让肉体的生命焚毁,让精神的生命变成永恒

纵观所有走上绝尘之路的诗人,究其根本,是诗人们思想意识深处生长着根深蒂固、郁郁葱葱的悲观厌世情结,包括一小部分不堪生活重负、精神重压的诗哲。詹姆士说“哲学能鼓舞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勇敢起来”。尽管这种勇敢可能也包括在特定的情境下选择自杀。不过我还是更赞成加缪说的“自杀是一种轻视自己的态度。荒谬的人只能穷尽一切,并且自我穷尽”。事实上,西方诗人的自杀起于启蒙精神遭到深刻苦涩的怀疑之时,起先是诗人的发疯:荷尔德林疯了,斯威夫疯了,尼采疯了,多少诗人濒于疯狂和精神燥狂的边缘;没有宗教信仰或崇高理想的虚无主义的生活时,诗人因价值观毁灭而走投无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悲观的人看人生总是有无数堵墙,有无数条死胡同,轻率地视死亡为儿戏。但对死亡的这种形而上的刻意追求必将给自身和至爱亲朋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我相信,没有人内心深处真的想死,凡是产生死亡意愿的人都是因了“恶劣”的客观环境或客观事物造成的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是外因起作用影响到内因的结果。每个人都没有理由轻视自己,既然我们没有选择主动问世的权利,也就同样没有选择主动离世的权利,无论到了怎样落魄的境遇,无论汹涌怎样决绝的心情。

人在年轻的时候,意志相对薄弱,前进中难免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容易产生挫败感,对生活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直到万念俱灰、结束生命的想法渐渐在脑海中占据上风,成为别无选择的选择。而在一小部分追求死亡是一种崇高的献身而不是一种怯懦的轻生的诗人和哲人身上,透着一股壮烈和苍凉的味道。然而真正意义上伟大的诗人和哲人,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

一个不珍爱自己生活的人是不完整的,在于他有憎恨生命、憎恨世间万物的想法和举动。而一个真正珍爱生活的人是任何外力都无法把他搞垮的,只要他自己不垮。这样一门艰深的课程,惟有意志坚强、品质卓越的人才能掌握,才能身体力行、笑傲江湖。有位哲人说:学会受了痛苦而不抱怨,这是唯一实际的事情,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学到手的一门课程,是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的办法。

珍爱生命的前提是珍爱生活,那么珍爱生活的前提又是什么?我以为是珍惜当下,珍惜现有的一切,珍惜每一段读书和工作的机会,以致热爱并珍惜这种热爱。沮丧甚至极度沮丧的时候,不妨选择旅游,选择和三五好友推心置腹一浇胸中块垒。

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目叫“热爱生活才能热爱生命”随笔,收录在十年前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最坏的是没有爱》一书中,现在想想,仅有对生活的热爱还不够,还要珍惜、珍存,视热爱为珍宝,这也就是珍爱了。在此奉劝每一位活着的诗人们,请你们以诗歌的名义,以诗歌的美丽的名义,好好活着!死去的诗人们,只能惟愿那个世界待你们宛如天的轻柔,让被缪斯青睐过的诗人继续在天堂里写出好诗来!如果你们还有来生,也要好好活着!

珍爱生活才能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看世界时才能发现,在我们面前,有很多漂亮的门是敞开的,有很多美丽的路是畅通的。其实它们早已存在。

附:100多年来自杀的部分诗人、作家

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1905年,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

1914年,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曾因开枪自杀被送进精神病院,而后服药过量自杀。

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病债在卧室注入过量吗啡自杀,年仅40岁。

1923年,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在轻井泽管别庄与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缢。

1925年,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

1927年,俄国诗人叶塞宁的情人、现代舞之母邓肯于叶死后,在汽车上用围巾勒死自己。

1930年,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4月14日开枪自杀,并留下《致大家》遗书。

1932年,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跳海自杀。

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南京采石矶投水自杀。

1933年,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代尔自溺在纽约寓所的浴缸里。

1937年,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自杀。

1937年,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在12月3日卧轨自杀,年仅32岁。

1938年,意大利女诗人安东尼亚·波齐自杀。

1941年,前苏联女诗人玛·茨维塔耶娃回国后不久,在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身亡。

1941年,前苏联女诗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杀。

1941年,饱受精神分裂折磨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夫在3月28日投入马斯河。

1942年,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寓所与自已的妻子一起服毒自杀,时年61岁。

1950年,意大利作家塞何立·帕维泽自杀。

1956年,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于5月13日自杀。

196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海边把双筒猎枪放进嘴里,扣动了扳机。

1963年,美国自由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经历四次自杀,最后一次在厨房拧开煤气。

1965年,南非女诗人英格立德·乔科自杀。

1965年,美国诗人伦德尔·嘉雷尔撞车自杀。

1966年,中国的现代作家老舍投太明湖自杀。

1966年,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家不堪文革9月3日自杀。

1967年,智利女诗人维沃莱塔·帕拉自杀。

1968年,著名作家杨朔,文化大革命中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70年,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日本自卫队总监室剖腹自杀。

1971年,著名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用煤气自杀。

1972年,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由于生活与理想极度矛盾,服安眠药自杀,时年35岁。

1974年,美国维亚·普拉斯的好友诗人安·塞克斯顿在她的汽车里吸一氧化碳轻生。

1972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自杀。

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台北自己寓所的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72年,美国现代自由派诗人约翰·伯利曼在明尼苏大学自桥上跳下自杀。

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自杀,年仅33岁。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1990年,诗人方向服毒自杀,死后葬于千岛湖畔。

1991年,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河自杀。

1994年,顾城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不治而亡),继而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1996年,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从六楼病房阳台上跳楼自杀,时年82岁。

2004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于汽车内自杀,年仅36岁。

2005年,美国作家崔斯坦·伊格夫5月17日在家乡宾州的兰卡斯特自杀,年仅33岁。

2006年,日本女作家鹭泽萌前在其独居的家中自杀身亡,年仅35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7307/

珍爱生活才能珍爱生命——缅怀那些自杀的诗人(附名单)的评论 (共 4 条)

  • 心静如水
  • 鲁振中
  • 芙蓉秋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