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川西乡村文化漫谈

2017-03-27 19:03 作者:公孙强子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川西乡村文化漫谈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无心大放厥词的谈乡村文化如何如何,也无心是用外来人的眼光批判教育乡村居民的地方性文化,而是笔者先前有这样的认识,但是片面的,只是局部的认识,最后根据芬芳书院牛见老师研究,去除其中不认可的部分,根据自己的研究观察写了这样的文章,意在分享给我们的文化小组成员。

我们的乡村居民对于地方性知识存在于生活的经验之中,而对于文化的起源来历,其实并不知道,笔者长期观察,少数乡村居民知道一些来历掌故,大多数人都是因循前人,你问的话就会说,老祖宗留下来的,祖祖辈辈都这样。村民只是囿于习惯而已。所以本文也不是盲目狂妄自大再给村民解说乡村文化,而只是让他们了解这些东西来龙去脉。了解了这些,懂得了这些才真正称得上乡村文化导赏员、

乡村文化的核心是伦理秩序、信仰崇拜、审美艺术。

以伦理秩序为核心,以民间崇拜为精神,以审美艺术为教化

伦理秩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华有始以来,汉人传统就是以宗族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因为小农社会只有聚族而居才能共同抵御风险,水旱灾害,盗匪灾患,还有内部的互助活动。在农忙时节需要相互帮忙,盖房子等,还有婚丧嫁娶生等方面。如果这样没有一个秩序这岂不乱套了。所以就又有了伦理秩序。伦理秩序是以道为核心。而这种伦理秩序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这些又有三纲来限定,何为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里的纲就是主从关系。儿子小听父亲的,臣要听君的。所以皇帝也被叫君父。一个人不仅要为父母尽孝,也要为君父尽孝。所以在一个大的宗族内部,每个人都遵循这个伦理秩序,而也是这种伦理秩序使得大家更加紧密。伦理秩序是乡村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乡村居民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伦理秩序而进行。而伦理秩序又通过宗族来体现,所以往往宗族内部异常团结,一致对外。我们庙圷就很明显,挂在堂屋中间的“天、地、君、亲、师”,这个意思是天生我,地载我,君管我,亲养我,师教我,所以需要感恩,对他们要孝。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国、尊师重教价值观念。同时在伦理道德上也提出了五伦五德的要求,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德就是忠、孝、节、义。而这些所有的都是有次序的所谓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及朋友。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呢?是以血缘为核心的日常交往秩序,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杨家的辈分排行桂万兴福崇,汝景尚廷滔,秀莲如宗体,奇文全肇怀。还有世绪宏开,家永平安,广学茂起,代立朝端。这些都是规定了杨氏族人的伦理秩序。不管那个人辈分排行出来,你就知道你是哪个辈的,你得喊什么,不能瞎喊乱喊。比如你开字辈,见了怀字辈,你就知道高了4个级,你就得乖乖喊阿祖,你不能喊阿。如果不按照这个规定来,若干年后,像我们那些没有这个的就现在全乱套,只能以年龄来判断。这就是乱了伦纪。也不亲近。这个伦理辈分排行就是儒家最大的文化,也是我们现在乡村保留的儒家文化,城里人只能通过电视了解。

信仰崇拜

我们庙圷这个地方对于传统的祭祀活动很多,也很敬畏。比如灶神、土地、庙宇、还有测日子、官煞、认干等。这都属于乡村文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福和寄托。当然这个歌未来是充满不确定的,有好的,又不好的,就是我们说的顺不顺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仪式来祝福我们的未来能好一些。我把庙圷的这些所有都分了类。

管自然的:土地公、龙王、山神、牛王、马王、风雷电神

管生活的:灶王、门神、药王、财神、送子观音、风水选址,祖先神

管行业的:鲁班、杜康、陆羽、泰山、刘伯温

管功名的:文曲星、魁星、文昌

管死后的:地府诸神,诸位佛祖

还有城隍

俗话说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正式大家有了信仰崇拜的东西,也使得每一个人有了从善之心,不做恶事,多做好事,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而在这些诸多神灵之中,这些也是有伦理秩序的,每一个神灵在哪个位置都有规定的清楚。天上的神其实和地下的官家级别对应的。每一个都能找到对应的,不信你们说,我都能对应上。这是人们为了美好寄托按照人们需求想象出来的神灵,所以这就是崇拜了。在信仰崇拜中也有伦理秩序,也是在强化这个观念核心。这也就是规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未来的关系。

审美艺术

乡村文化除了伦理秩序是现实界定人与人之间关系,信仰崇拜中又有很多是规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关于审美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很多器物都有这些,我们一些竹编的花纹,还有传统木结构房屋的门窗图案,还有大家经常说的雕花镂层,这些图案符号也在传达出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不管多子多孙的期待,还是关于长寿的期待,都反映出伦理的内容,还有那些戏文里面的,反映出忠孝节义等教化内容。而这些戏文,以及还有雕刻的二十四孝的内容都在向人们传达一些正统观念,孩子们也是在这些故事背后成长起来,家长也是这样教育孩子,审美艺术是教化百姓,还有我们庙圷唱的山歌,都是在教育人民。而这个就在反映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应该怎么做。

以上三者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主要集中表现在节日习俗和生命礼仪中体现。还有庙会中体现。

儒释道

中国农村没有单一的信仰,从来都是多神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三教合一的。三教合一的倾向在宋朝形成,典型的就是儒学融合了佛道的思想,成为新儒学。庙圷村就很明显,中堂天地君亲师是关于儒教的,堂屋却还有八卦镇宅、土地爷是道教的,观音菩萨、如来佛是佛教的。都是来劝化人向善,不过儒家是出世的哲学,强调怎么为社会,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道教是让人长生不来,祛病消灾。佛教主要是死后可以去哪里,去天堂还是地域。这就是乡村文化的核心。

参考文献:

牛见春:《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与人文价值》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强朝兴:《从庙会到乡村治理》

在这里,你将透过我的文字,用你独具的慧眼和我一起发现、了解、探讨社会、人生。且行且思。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luxin201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5729/

川西乡村文化漫谈的评论 (共 5 条)

  • 雪灵
  • 雪中傲梅
  • 文庄
  • 坐看云起
  • 鲁振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