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何所依

2017-03-27 09:03 作者:江平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欧式风情小镇,别墅配套应有尽有,人到大门,两个英姿冷面保安要求登记,并让与业主联系。自告是想给父母找养老地方,想进去了解了解,和工作人员联系后进入。

一进大门,郁郁葱葱一排竹林,沿大理石幕墙亭亭玉立,像知性修女彬彬有礼,无处不在的自然气息,连绵不断的绿地与原生态环境,绿海碧漾,古木参天、飞徜徉,湖泊流水,郊野公园、山脉连绵成美丽的天际,释放出湿润的空气与负氧离子。

识得山水雅趣,大隐乐居桃源,离尘而不离城。无疑,这是一个顶级养老中心。

沿着人车分流的小径行走,天蓝草绿,鸟语花香,一栋栋欧式别墅阳台绿意盎然,花草芬芳。老人或悠闲漫步,或相携相扶,偶偶私语,或对弈设局捉对厮杀,或阴阳太极,打拳健身,无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转过一楼盘,一草坪圆桌前,坐一老人,白衬衣月白羊毛外套,宽松的深灰纯棉西裤,脚穿黑色老北京手工布鞋。花白头发,消瘦干练,在阳光下闭目养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或许听到脚步声,老人睁开眼,犀利的眼神望望我们,又和颜悦色地笑笑,算是打个招呼。我们围桌而坐,黑色的铁艺桌椅在碧翠草丛围裹下格外醒目。

老人今年86岁,老家安徽,随军南下干部,原在南京某干休所居住,那是国家免费养老院。从两年前搬到这里,全部自费,主要是环境好,服务周到。老人说,这些住宅全是根据老人需求量身定做,卫生间里方便扶手,房间里呼叫系统,手上智能手环,无论在房间,还是在小区,智能控制室都会收到反馈信息,如果出现异常,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现场。小区还有自己的医院和医护人员,每栋楼有负责饮食、健康、生活快乐的工作人员,还有各种兴趣小组,绘画、唱歌、跳舞、音乐等都由专门老师授课。

听老人翘着二郎腿,不无得意的大致介绍,对这种养老模式羡慕不已。

“你们要想到这来,最少再等20年。”

“20年,太长了吧?”

我们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

“能活动的时候多做些事,多走走,多转转。”

“这里面可能住的都是些富人吧?一般老百姓肯定住不起。”

“也有大学教授,部队退下来的,还有儿女在国外没人招呼的。”

心里想:社会养老的主要人群可能就是这一类人。

这个老的居民小区,在建设时就按照养老地产规划设计,院里十二栋楼,除颐养中心外,都是六层,卖的使用权,或出租租赁,没有产权。满60岁你就可以在多层居住,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到颐养中心做护工,帮助招呼没有自理能力的人,赚到一份工资。

我们见到的赵阿姨就自己在这居住,前面楼上做工。

赵阿姨带我们到她家参观,70多平米的房子整洁干净,一尘不染。阿姨说自己本身就打扫卫生,闲不住。去年,到颐养中心打扫打扫卫生,照顾照顾老人,收入基本可以够交房租,自己老两口又有退休费,住在这里子女也放心。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光散落在树间林道,温暖着大地,颐养中心楼前,轮椅上老人好奇地看着我们,可能每天来得人少,一直目送我们进了楼道。

路过音乐室,一个中年女人大声呼喊,谁的轮椅,谁的轮椅,我们好奇地问,怎么轮椅还能丢了。她说,经常丢东西,丢眼镜,丢手绢,丢外套,最担心的就是丢轮椅。老人年龄大了,骨质疏松,走不了长路,一般坐轮椅过来,唱歌唱得高兴,忘记轮椅的事,随着人群走回去的很多。大多数我们都会发现追上,但有的人跑得很快,有时又不至一个。听到老师讲到这,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老人娃娃,老人娃娃,操不完的心。

到楼上书法室和工艺作品室,这里许多老人曾经是获过大奖的书法家和工艺美术师,他们也设课讲座,组成兴趣小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这种养老,费用相对较低,环境和服务一般,但服务人员大多很热情,对老人护理很耐心,多少弥补了专业性不足的缺陷。

智慧坊提出一碗汤的距离,这是都市养老最适用也最为可取的一个方向。这个建成20年的大型小区,当时四五十岁的购房者者如今都已到了退休养老年龄。多年来,在小区有相对熟悉的环境和邻居,不想离开小区。

有了智慧坊养老院,子女可以在小区居住,将老人送进小区养老院,平常由养老中心工作人员护理,有专门的保健医生和食堂。子女可以下班来看看老人,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有益于心理健康,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端到父母跟前,汤是热的,心是暖的。

一个小区会所经过业主同意改建的三层小楼。一进门以为进了美容院,漂亮的医护人员正给一位老人量血压,可爱的笑脸对着老人疲惫的面庞不住地安慰:“爷爷,你别紧张,这两天不高。”老人表情严肃,浑浊的双眼一直紧盯着忽上忽下的血压计。“90、140。”老人也不答言,对小姑娘点点头,算是告辞。

“你们有什么事吗?”

“想给老人找个养老的地方。”

“你是想半托还是全托?”

半托?全托?这是要上幼儿园的架势。心里想。

“半托就是早上送来,晚上接回去,全托就是晚上也住这,但最多只能一个月,现在没有位置。”

还是幼儿园。

“那就登记一下,我们全托。”

“你是几号楼,几单元,几号?”

“我们不在这个小区。”

“不在这个小区我们不接待。”

说着小姑娘已经把脸转向我们身后一个颤颤巍巍的银发老太太。

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方,这种养老无论对老人还是孩子都是双赢,对动不动几万、十几万的房价来说,孩子们既可省去大笔开支,又可床前尽,何乐而不为。

说到底,都市养老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有多少钱,准备多少支出,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方式。要得安度晚年,还得趁早准备,这个,谁也逃不脱。

福利化养老院是目前大多针对孤寡老人的养老,近年来,这一类养老院频频出事。有些是服务人员不够,素质太差,虐待老人,有的是说是公办,其实是私人承包,老人在这里根本没有人权,甚至没有生活乃至生命的保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老人提起进养老院觉得被儿女抛弃,儿女提起送老人进养老院,就会担心背上不孝的罪名的主要原因。

秦岭北麓嘉陵江源头的一个养老院。进去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从路面往下是一段坑坑洼洼的砂石路,转过弯,进了大门,院子静悄悄,以为没人。一个六十岁左右男子从门房出来问有什么事,说想给父母看一下养老院,对方称人不在,就缩回头,关上了门。

在院子里转转,水泥地面上有几堆砂石,一栋灰头土脸的六层楼,有几块过道玻璃看样子已经破碎了很久。有些用纸糊着,有些没有,几个老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目光对视,一瞬间,我的眼泪都要掉下了,那种孤独寂寞,麻木、凄凉的表情让我几宿都难以入眠。我想,这就是人们普遍印象中的养老院,这,就是大家都拒绝排斥的养老院,我们都不想承认,但却是事实。同行者几人都扭过了头一路无语。

有谁刻意打破僵局

“以后咱养老都住一块。”

“好好,就是”

不住地迎合。

是从内心排斥这种孤独的境地吗?

日暖阳下飙脚是一种享受。出左岸向南上河堤,向西走,下河道,过廊桥,到渭河北。

渭河公园经过多年修建已成为最大的民心工程,一路绿树茵茵,草木青青,给大西北的冬日带来无限色彩。天鹅灰鸭在波光粼粼拦河坝形成的湖面觅食嬉戏,几位悠闲的钓者,提着小凳,背着水壶,泡着好茶,相继走进各自领地,拉开架式。不知水平高低,总怕钓的鱼多盛不下,带着的钓箱一个比一个大。

钓鱼图个心境,耐下性子,调匀气息,平心静气地坐一下午,既使毫无收获,也是收获。

穿过城区,向北一直走,过宝平路,群众路。宽阔的柏油马路变成了窄长的乡村路,爬一段不短的坡,到了一个村子。

“姑,姑。”站在门口大喊。

院子里有人搭腔。

走进院落,这是一个东西走向,南北朝向三间二层楼房,靠门处两间平房,一间厨房。声音从靠院门的一间传出,浓浓的麦草味使人留念起小时候烧炕的久违感觉。

进了屋,一个老人在炕上已经坐起了身,老人短小精瘦的坚毅刚强,身子骨看起来很硬朗,声音很大。

“我娃忙滴咋能来啊。”

“赶紧往炕里头坐。”说着抬起屁股一直往里面挪。

“姑,你好着没,来看看你。”

说着把提得牛奶,蛋糕放在炕边的凳子上。

“你一天忙滴跟啥一样还来看姑,姑现在啥都做不了了,光剩吃了。”

“你都快九十的人了,还想做啥,吃两年闲饭吧,让他们把你伺候伺候。”

准确说她今年八十九了,两年前还给重孙做饭,不停地收拾屋子。

老人是农村基层的老党员,一辈子从没听过说谁不好,再苦的日子在她这里都能咂出甜味。

“现在这社会好滴很,今年过年人家村上给每个老人200块钱,一桶油,一袋面,一袋米,现在啥都不缺。”

“我一天天暖和了就围着村子走走,转一圈半个多钟头,回来就坐炕上,老邻居都来围一炕,说噶笑噶一天就过去了。”

“你转的时候不到谁家去吗?在人家屋坐不?”

“我不到谁家去,一家和一家日子不一样,说说是非就出来了,屋里事情说不成。”

“那你咋叫人家到你这说哩?”

“到这是她自己要说哩,屋里人知道了也不怪我。”

老人脑子清楚地很,不愿掺和到家长里短的是非窝里去。

老人又开始说起大媳妇对她多好,二媳妇对她多好,孙子多好,孙子媳妇多好,重孙子多好,孙子媳妇她外甥多好、、、、、、

大媳妇回来接孙子,看到有客人来了,就进厨房和面擀面,不一会一大老碗擀面端了上来,重孙给老人说“你先叫我爷把饭吃了你再说。”

几个小时过去了,四世同堂的农户茅舍其乐融融,笑声不断,在老人夸东家,赞西家的满足中结束。老人站在村口,顶着瑟瑟寒风挥手告别自己的侄儿。

这是中国乡村最传统的养老模式,农耕经济的养儿防老在这里世代流传,老人的两个儿子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简朴的生活中却得到了无限乐趣,和许许多多农村家庭一样,将孝文化发扬光大。

养老方式的变化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持,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养儿防老享受天伦之乐还是一条不可避免的路,社会养老是基于市场经济“我是社会人,社会负责我养老”,在年富力强的时候缴纳税金,到了老年由社会提供服务安度晚年,但目前状况下,这是国家和社会力所不及的,微薄的养老金不能支持打拼一辈子的人体面生活,更说不上大量靠天吃饭的农村人口,社会化养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是少数人群的高消费福利,对大多数人不过是美丽幻影。

养老还是早作打算,在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近三十年,现在老龄化社会已经真正到来,靠人不如靠自己,还是早做打算。靠儿女,儿女压力山大,自身难保;靠社会,没有积蓄,难进大门;靠政府,养老院你不够格,够格不到万不得已,你也不去。

琢磨琢磨,早早盘算,我们的养老到底该靠谁。

2017年3月15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5437/

老何所依的评论 (共 6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鲁振中
  • 傲雪红梅
  • 文庄
    文庄 推荐阅读并说 好文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